《在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中,内皮IGF-1受体信号通路的作用》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内分泌代谢
  • 编译者: 李永洁2
  • 发布时间:2015-12-22
  •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症状会大幅增加动脉硬化引起的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内皮功能障碍是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阶段,是一个有潜力的治疗靶点。在血管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涉及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本文总结最近研究IGF-1的调节是如何影响血管疾病,并且其与胰岛素抵抗有何关系。通过改变的胰岛素和/或IGF-1信号的模型对比数据,我们强调这些系统在健康和疾病的复杂时空相互作用。胰岛素抵抗疾病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动脉粥样硬化有关。胰岛素和IGF-1信号是高度相互关联的,部分原因是由于它们的进化相关同源受体形成杂合受体。血管的IGF-1信号调制可以减轻胰岛素抵抗性的不利血管的影响。

相关报告
  • 《内皮素Fcγ受体IIB激活减弱胰岛素传递至骨骼肌从而引起胰岛素抵抗》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内分泌代谢
    • 编译者:李永洁2
    • 发布时间:2016-07-08
    • C-反应蛋白(CRP)适度升高与2型糖尿病相关。以往的研究中,小鼠C-反应蛋白升高引起胰岛素抵抗以及小鼠中的CRP受体Fcγ受体IIB(FcγRIIB)的缺乏会使得小鼠免受胰岛素紊乱。 FcγRIIB在许多细胞类型,包括内皮细胞和B淋巴细胞表达。在这里,我们研究内皮FcγRIIB如何影响糖代谢,利用小鼠CRP升高表达或缺乏内皮FcγRIIB。而增加的CRP引起在表达内皮FcγRIIB小鼠胰岛素抵抗,内皮受体缺陷小鼠得到保护。内皮FcγRIIB激活胰岛素抵抗性是由于引起减毒胰岛素递送骨骼肌葡萄糖摄取受损,并用在骨骼肌钝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化相关联。总的来说,这些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抑制eNOS的,内皮FcγRIIB活化CRP减弱胰岛素传递至骨骼肌引起胰岛素抵抗。因此,在血管内皮细胞的一系列机制,可能有助于发现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 《大米中的化合物具有抗糖尿病的潜力》

    • 来源专题:农业科技前沿与政策咨询快报
    • 编译者:乌吉斯古楞
    • 发布时间:2017-11-28
    • 糠是一种富含生物活性的食物化合物。美国农业研究局(Agricultural Research Service,ARS)的科学家们近期对彩米糠(colored rice bran)进行了研究,以探究其在糖尿病控制方面的潜力。糖尿病是一种因患者体内无法产生足够的胰岛素,而造成血糖水平升高的代谢疾病。 美国现今的糖尿病患者数量是20世纪50年代的6倍。糖尿病影响了2,900多万美国人,全世界受糖尿病困扰的人数达4.22亿。此外,近7,900万美国成年人都面临严重健康问题,如II型糖尿病及其他严重疾病。不恰当的医疗护理,可能引发糖尿病并发症,如心脏病、中风、失明、肾脏衰竭以及神经损伤等。 位于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市(New Orleans,Louisiana)ARS南方地区研究中心(Southern Regional Research Center)的化学家史蒂芬·博伊(Stephen Boue)和他的同事们一直在想方设法提升大米以及其他农产品的健康效益。ARS阿肯色州斯图加特市(Stuttgart,Arkansas)大勒邦普国家水稻研究中心(Dale Bumpers National Rice Research Center)的化学家陈明轩(Ming-Hsuan Chen)也加入了此研究,共同对彩米糠提取物对老鼠脂肪细胞吸收葡萄糖的促进作用进行了调查研究。 博伊的研究表明,红色和紫色米糠提取物对老鼠脂肪细胞葡萄糖的吸收能力有增强作用。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控制是必不可少的。人们用药物来改善血糖吸收,但药物可能会产生诸如腹泻或其他肠道问题等副作用。药物的这些缺点促使人们去寻找能有助于控制这一疾病的天然食物和补充物。 博伊表示:“控制糖尿病的另一种方法就是在消化期间通过靶向酶来减少淀粉分解为葡萄糖的量。”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农业与食品化学》(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期刊上。博伊和他的团队在研究中调查了棕、紫和红色米糠提取物对两种消化酶—α淀粉酵素和α糖苷酶的影响及其对葡萄糖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接触红色米糠提取物的老鼠脂肪细胞,其葡萄糖吸收量增至近3倍,而接触紫色米糠提取物的细胞其吸收量翻了一番多。博伊表示,米糠中的一些酚类化合物将这些酶结合在一起,改变了其活性。 尽管科学家们证明了红色和紫色米糠提取物对老鼠脂肪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能力有促进作用,但还需要开展更多的人体相关研究来证明是否在人体上也能产生同样的积极效果。 (编译 乌吉斯古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