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农业兴起带动植调剂市场,预计2031年市值将超54亿美元》

  • 来源专题:现代化工
  • 编译者: 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4-09-19
  • 根据Meticulous Research最新的市场研究报告,植物生长调节剂市场预计将呈现显著增长。到2031年,该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4.1亿美元,2024年至2031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9.0%。就数量而言,市场预计将达到126,145吨,同期CAGR为6.6%。
    这一增长主要由几个关键因素驱动:可持续农业实践需求增加、有机农业发展、有机食品需求上升、行业领先企业加大投资,以及高价值作物需求增长。然而,新进入者面临的监管和财务障碍,加上农民对植物生长调节剂认知有限,可能会制约市场发展。尽管如此,具有农业多样性和广阔耕地的新兴国家仍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增长机遇。产品登记和批准程序冗长则是影响市场增长的主要挑战。
    市场细分分析显示:
    按类型:2024年细胞分裂素预计占最大份额(39.3%),但赤霉素细分市场在预测期内CAGR最高。
    按剂型:2024年水分散粒剂预计占最大份额,且2024-2031年CAGR最高(9.6%)。
    按功能:2024年植物生长促进剂预计占主导地位,预测期内CAGR也较高。
    按作物类型:2024年谷物预计占32.3%的主要份额,但水果和蔬菜部分在预测期内CAGR最高。
    从地理分布来看,欧洲主导植物生长调节剂市场。2024年欧洲预计占38.4%的最大份额,到2031年市场规模将达20.335亿美元。欧洲的领先地位归因于人口增长、可耕地减少、提高作物产量需求增加、农业技术进步,以及政府支持有机农业的举措。法国预计将占欧洲最大市场份额,这得益于其广泛的作物种植面积、粮食生产大国地位、最大的有机生产规模,以及对提高产量的可持续农业实践需求增加。
    亚太地区预计将成为增长最快的区域市场,2024-2031年CAGR达12.0%。该地区对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都很重要,高质量农业和有机产品需求增长,以及提高农业生产力的需求,预计将推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消费,尤其是在中国、印度和日本。中国预计将占亚太地区主要市场份额,这归因于人口增长、可耕地减少、高质量作物需求增加、精准农业实践采用、可持续农业重视度提高,以及技术和产品创新。
    在北美,美国继续主导植物生长调节剂市场。这得益于可耕地减少、政府支持有机农业的举措增加,以及提高农业生产力的需求。美国政府积极支持精准农业,如美国农业部国家食品和农业研究所(NIFA)投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项目,参议院农业委员会推出法案扩大农民获得精准农业设备的机会,这些举措预计将增加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美国的使用。
    AgroPages世界农化网
  • 原文来源:http://cn.agropages.com/News/NewsDetail---32725.htm
相关报告
  • 《美国农业部将投资3亿美元用于新有机转型计划》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李晓妍
    • 发布时间:2023-03-13
    • 美国农业部长汤姆·维尔萨克(Tom Vilsack)宣布了美国农业部(USDA) 3亿美元投资的细节,其中包括美国救助计划(American Rescue Plan)的资金,用于新的有机转型计划(Organic Transition Initiative),该计划将帮助农民和生产者建立新的更好的市场和收入来源。有机生产使生产者在市场上占有独特的地位,从而在食品市场上获得更大的份额。根据美国农业部国家农业统计局的数据,自2008年以来,积极过渡到有机生产的非认证有机农场数量下降了近71%。通过这项计划提供的全面支持,美国农业部希望扭转这一趋势,为新农民和初学者提供机会,并通过增加产量扩大消费者直接获得有机食品的渠道。该计划将提供全面的技术援助,包括农民对农民的指导;通过保护财政援助和额外的作物保险援助提供直接支持,并支持目标市场的市场开发项目。维尔萨克说:“农民在向有机生产过渡的过程中,甚至在成功获得有机认证后的头几年里,都面临着具有挑战性的技术、文化和市场变化。”“通过这个多阶段、多机构的计划,我们正在扩大美国农业部对有机农民的支持,帮助他们完成过渡的每一步,因为他们努力获得认证,并为他们的产品确保市场。”美国农业部农业营销局(AMS)、风险管理局(RMA)和自然资源保护局(NRCS)是支持该计划的主要机构,该计划将侧重于三个领域。
  • 《2020年农药需求用量走势发布 预计植调剂需求量较大》

    • 来源专题:农业立体污染防治
    • 编译者:季雪婧
    • 发布时间:2019-11-27
    • 一、农药使用总趋势: 1. 总量基本持平,但农药使用量负增长方向不变(政策、经济、技术、社会化服务等)。 2. 植物生长调节剂、农药助剂、种衣剂均呈现一个上升的趋势,特别是植物生长调节剂需求量较大。 3. 杀鼠剂需求下降,且幅度较大。但受鼠疫的影响,不排除使用量上升的可能。 4. 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量占比逐年上升。 5. 生物农药品种多样化、生物杀菌剂用药量稳步上升。 6. 保护剂、免疫诱抗剂、植物健康产品越来越受欢迎。如:氨基寡糖素、植物蛋白、异噻菌胺、噻苯隆、矿物油等被市场认可。 二、杀虫剂农药需求走势 1. 预计杀虫剂需求将总量小幅上升。 2. 乙基多杀菌素、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虫螨腈、高效氯氟氰菊酯、四氯 虫酰胺、茚虫威、氟铃脲、噻虫啉、杀螺胺、四聚虫酰胺、噻虫嗪、氟虫脲、氟啶虫醇胺、醚菊酯等品种与上年相比增幅较大。 3. 二嗪磷、呋虫胺、除虫脲、甲氧虫酰肼、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吡虫啉、苏云金杆菌、甲拌磷、噻虫胺、高效氯氟氰菊酯增幅在30%以上。 4. 由于种植结构调整,要预防棉铃虫在玉米、大豆、花生等作物发生危害,预防盲蝽对棉花、果树、茶树等多种作物危害。 5. 预计绿色防控产品前景看好,2018年性诱剂(近100种——斜纹夜蛾、二化螟、绿盲蝽和梨小食心虫)使用面积2800万亩,食诱剂使用面积达440万亩,因此绿色防控产品看好! 三、杀菌剂农药用量走势 1. 2020年杀菌剂用量上升,其中生物杀菌剂用药量显著上升(凡是统计到的生物农药品种其使用量全部上升,这在以往是没有的)。由于籼粳杂交稻的推广,稻曲病成为很多地区一个很重要的病害,相应品种用药量上升。 2. 种子包衣成为防治根部病害最好的手段。近年来个别省份秋播种子处理面积占种植面积的90%以上。 3. 从品种来看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除了能防治外,还能诱导作物的生理变化,尤其能提高禾谷类作物产能,延缓植物衰老,这是其它杀菌剂所不及的,这类杀菌剂的用量会进一步增加。 4. 目前用于防治小麦茎基腐病的药剂偏少,在我国部分地区有逐年加重的趋势,预计用于防治小麦茎基腐病的药剂需求量上升。 5. 稻瘟病近年来也有回升的势头,因此其防治药剂需求上升。 6. 设施蔬菜连年种植同一种蔬菜,大量施用化肥,土壤有机肥缺乏,白粉病、霜霉病、立枯病、根腐病、枯萎病、灰霉病等土传病害越来越严重,相对应的药物会有所增加。 7. 据统计,2020年烯肟菌胺、枯草芽孢杆菌、武夷菌素、丙硫菌唑、肟菌酯、丁香菌酯、氰烯菌酯、中生菌素、春雷霉素、香菇多糖、烯酰吗啉、丙森锌、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极细链格孢激活蛋白、三唑醇、氟环唑、咯菌腈、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嘧霉胺、戊唑醇、腈菌唑、蜡质芽孢杆菌等需求上升幅度较大,平均上升幅度达51.63%。 四、除草剂农药用量走势 1. 除草剂在经历了之前几年的飞速发展,自2018年开始逐渐回落,预计2020年与今年相比仍是下降的趋势。 主要原因:从政策层面上看:一是北方旱田区域大面积补贴更换喷头及喷头体,有利于除草剂的进一步下降;二是除草剂的用药大省黑龙江,从2015年开始提出农业“三减”(减肥、减药、减除草剂),据最新预测,该省2020年农药使用量预计减少20%。从推广层面上看:一是我国部分地区大力推广果园生草技术,以减少除草剂在果树茶园的用药量。二是生物制剂的推广应用,水田无人机的快速上升,无人机的推广使用都有利于水田除草剂用量的下降。 2. 预计2020年增幅在10%以上品种有:苯噻酰草胺、麦草畏、禾草丹、氯嘧磺隆、精异丙甲草胺、绿麦隆、野麦畏、噁唑酰草胺、2,4-滴丁酯、异丙草胺、甲草胺、唑草酮、丙草胺、异丙隆、草除灵、异丙甲草胺、莠去津、氟唑磺隆。 3. 大吨位的增幅产品有:草甘膦(铵盐、钠盐、钾盐)、乙草胺、莠去津、丙草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