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究团队体外构建“骨痂”类器官,促进超速骨再生》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网络监测与评估
  • 编译者: 闫亚飞
  • 发布时间:2022-11-25
  • 据生物谷网9月8日消息,浙江大学研究团队3D打印出含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的GelMA水凝胶微球,可促进骨再生。该团队提出的基于水凝胶微球的3D培养系统具有出色的充质干细胞(BMSC)体外软骨分化能力,可实现载有BMSC的水凝胶微球的高效生产,以及BMSC在微球中的聚集凝结。载有hBMSCs的水凝胶微球在诱导过程中表现出软骨内成骨阶段特异性基因表达模式,软骨诱导21天的水凝胶微球称为骨痂类器官。在兔子的长骨缺损修复实验中,骨痂类器官仅在4周内就有效实现快速骨修复,远短于常规骨缺损愈合时间。该研究表明基于发育工程的骨痂类器官仿生策略是提升骨再生质量和速度的有效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转化医学》期刊。
  • 原文来源:https://news.bioon.com/article/2eece3860812.html
相关报告
  • 《三维打印构建骨/软骨一体化修复支架研究获进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2-02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药与技术研究所人体组织与器官退行性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阮长顺课题组,与天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刘文广团队合作,在三维打印构建骨 / 软骨一体化修复支架研究中取得进展。该团队首次运用直接一步法 3D 打印技术构建生物活性梯度的高强度水凝胶,实现一体化仿生骨 - 软骨双相结构,并证实其体内外具有同时促进骨 - 软骨修复能力。相关研究成果以 Direct 3D Printing of High Strength Biohybrid Gradient Hydrogel Scaffolds for Efficient Repair of Osteochondral Defect 为题,发表在 《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 上。      关节软骨本身没有神经及血管支配、且所含细胞量极少,损伤后很难实现自身修复。一旦软骨受到损伤,会累及软骨下骨,进而导致骨 - 软骨缺损。由于软骨和软骨下骨的生物学特性不同,导致骨 - 软骨一体化修复极具挑战。通常先分别制作骨和软骨组织仿生支架,再组装成骨 - 软骨一体化再生支架,实际中骨与软骨之间的界面结合力比较弱,难以满足应用需求。因此,如何快速构建仿生骨 - 软骨再生修复的一体化再生支架具有较大挑战。      该研究团队发明了一种可直接 3D 打印的氢键增强的高强度水凝胶墨水。该墨水是基于丙烯酰基甘氨酰胺( PNAGA )共聚物超分子聚合物水凝胶, PNAGA 共聚物水凝胶具有比其均聚物水凝胶更低的熔融温度和更好的流动性,可直接 3D 打印,无需光交联,打印后可快速固化成型并保持完好的宏观和微观结构。同时,研究团队模拟软骨 - 骨一体化结构,利用多喷头交替打印制备成底层含有 β-TCP ,顶部含有若干层负载生长因子 TGF-β1 的梯度支架。该生物杂化梯度水凝胶支架长期浸泡 PBS 后,仍保持稳定的孔隙结构和良好的机械强度,在高孔隙率下,压缩强度仍超过 1MPa ,循环压缩 100 次后,未发现强度下降和剥离。体内实验表明,该杂化梯度水凝胶支架可以同时促进软骨和软骨下骨再生。      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基金、深圳市孔雀团队、广东省青年拔尖人才及深圳市科创委等的资助。
  • 《微生物催化陶瓷材料 可促进骨组织再生》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1-11-24
    • 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获悉,该所吴成铁研究团队,提出了微生物催化活性矿物诱导成骨的思想,并利用微生物催化作用构建出用于骨组织再生的生物陶瓷支架表面微纳米结构。相关研究成果以“微生物催化生物陶瓷用于骨再生”为题发表在最新一期国际学术期刊《先进材料》上。   受自然界中微生物矿化现象的启发,吴成铁团队通过微生物催化作用使传统陶瓷材料(硅酸盐)表面生长出具有生物活性的纳米碳酸钙矿物,将传统陶瓷材料与微生物基活性材料相结合用于骨组织再生。   骨骼是一种复杂的生物矿化组织,由微纳米尺度的有机(细胞、蛋白质)和无机(羟基磷灰石、碳酸钙)物质组成。理想的生物材料需要具有优良的骨传导性与骨诱导性,能高效促进新生骨的形成。   越来越多研究表明,生物材料表面的微纳米形貌及其化学特征能有效调控细胞的成骨活性。然而,传统的三维打印陶瓷支架的表面改性主要基于水热法、有机模版法等化学方法,这种非生物调控的矿化过程不利于晶体尺寸与结晶度的控制,从而限制了其生物学效应的高效发挥。   研究团队利用产脲酶菌的代谢作用在陶瓷材料表面诱导出均匀的生物矿化层。微生物在陶瓷材料表面构建的纳米碳酸钙矿物明显抑制了硅酸钙陶瓷的快速降解,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粘附、铺展、增殖、迁移和分化等细胞生物活性具有更好的促进作用。在皮下植入和大块骨缺损修复动物实验中,经微生物催化的生物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表现出显著的促骨组织再生活性。   除了用于骨组织再生,这种微生物与组织工程相结合的策略,还为生物医学材料的制备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