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主蛋白NLRX1促进HIV和病毒DNA的复制与传播》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者: 门佩璇
  • 发布时间:2016-04-21
  • 日前,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UNC)医学院和桑福德-伯纳姆-普利贝斯医学探索研究所(Sanford Burnham Prebys Medical Discovery Institute, SBP)的研究人员开展研究,明确了为何人体不能针对HIV发起高效的免疫反应从而阻止其传播。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2016年4月13日的Cell Host & Microbe期刊上。

    先天免疫反应主要通过一系列信号化学分子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从而杀死病原体。研究表明,越早启动强效免疫反应,控制HIV感染的效果越好。本研究证实,人体宿主蛋白NLRX1是HIV感染所必需的,而NLRX1缺乏会降低HIV的复制。提示我们,开发调节先天免疫反应的小分子能够抑制病毒的传播,激活对病毒感染的免疫反应等。

    总的来讲,该研究发现对于改善HIV病毒治疗和开发有效的病毒疫苗等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关报告
  • 《植物弹状病毒毒孔蛋白P9促进大麦中昆虫介导的病毒传播》

    • 编译者:李周晶
    • 发布时间:2024-07-10
    •       植物弹状病毒是具有包膜的负义RNA病毒,侵染多种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引起严重的病毒病害,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田间,植物弹状病毒主要由昆虫介体以持久增殖的方式传播,其中病毒由昆虫递送到植物细胞后,如何从病毒包膜中释放复制元件并建立侵染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       2024年5月31日,中国农业大学植物抗逆高效全国重点实验室王献兵课题组在《The Plant Cell》期刊上在线发表了题为“The plant rhabdovirus viroporin P9 facilitates insect-mediated virus transmission in barle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了植物弹状病毒编码的孔蛋白(viroporin)形成的通道在病毒包膜上介导胞质中钾离子内流,促进病毒释放复制元件建立侵染的分子机制。       该研究首先分析发现细胞质弹状病毒属的病毒编码一个保守的单次跨膜小蛋白,由45~70氨基酸组成,这类蛋白具有病毒孔蛋白序列特征。以BYSMV P9孔蛋白为研究对象,发现P9能够增加细菌细胞膜通透性,并在酵母互补实验中具有钾离子通道活性。和野生型病毒相比,孔蛋白P9的缺失突变体不影响病毒在介体灰飞虱中的侵染增殖,但在健康植物中不能建立侵染。体外实验证明,BYSMV病毒粒子在200 mM 钾离子的条件下,才能有效转录病毒mRNA;同时发现BYSMV侵染后能够增加寄主植物K+水平,进一步促进病毒侵染。这项研究建立了植物弹状病毒侵染与植物钾离子营养的联系,发现的病毒孔可作为病毒防控的分子靶标。
  • 《宿主RNA有助于促进病毒复制》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张玢
    • 发布时间:2017-12-04
    • 病毒可以通过调节宿主代谢网络进行生存。王等人发现一种长的非编码RNA(lncRNA),可促进小鼠和人细胞中多种病毒的复制。这种细胞质lncRNA是由病毒诱导而不依赖于I型干扰素。lncRNA直接与代谢酶谷氨酸 - 草酰乙酸转氨酶结合并增强其活性。这种病毒可能与代谢功能障碍和病毒感染的临床疾病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