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ey加入印度“One Nation One Subscription”计划》

  • 来源专题:科技出版市场动态监测
  • 编译者: 崔颖
  • 发布时间:2025-04-07
  •     Wiley与印度政府的“一国一订阅”(One Nation One Subscription,ONOS)计划签署为期3年的许可协议。根据该协议,Wiley将提供近2,000种期刊的访问权限,惠及全国超过6,300所政府高等教育机构和研究中心的大约1,800万学生、研究人员和教师。

        Wiley印度地区负责人Ritesh Kumar表示,“这次合作是印度学术和研究领域的一个关键转折点。我们很荣幸能够与政府合作推进这一倡议。ONOS不仅是为了访问期刊,它旨在创建一个统一的国家研究生态系统,使印度研究人员能够在国际科学对话中发挥领导作用,打破传统知识壁垒,并加速印度的研究产出。”

        印度政府首席科学顾问Ajay Sood教授表示,“‘一国一订阅’计划体现了印度总理提出的‘Jai Anusandhan’号召——庆祝研究和创新。通过为研究人员提供支持,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全国性的创新网络,这将推动我们的国家愿景。此倡议真正目的是在Amrit Kaal期间将印度定位为科学发现的全球领导者。”

        印度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秘书长Vineet Joshi博士表示,“印度政府的ONOS倡议是一项变革性举措。无论规模大小或预算如何,ONOS确保中央政府及所有州政府的高等教育机构以及中央政府的研发机构都能充分参与到印度的研究革命中来。通过使世界一流研究资源的访问民主化,我们使印度各地这些机构的所有学生和研究人员都能为我们国家的知识经济做出贡献。”

        该协议期限为2025-2027年,这项为期3年的Wiley协议与印度政府的愿景相契合,该愿景旨在建立印度作为全球研究和创新枢纽的地位。它计划提供全面的数字访问学术出版物,支持二三线城市的研究人员,并增加开放获取出版的机会。

  • 原文来源:https://newsroom.wiley.com/press-releases/press-release-details/2025/Wiley-Joins-Indias-Landmark-One-Nation-One-Subscription-ONOS-Initiative-Expanding-Research-Access/default.aspx
相关报告
  • 《印度One Nation One Subscription倡议分析》

    • 来源专题:科技出版市场动态监测
    • 编译者:崔颖
    • 发布时间:2025-06-09
    •     一、印度ONOS政策演进与核心架构     ·构想溯源(2019年)     印度三大科学研究院联合专家委员会发布报告,首次提出通过全国统一订阅优化期刊采购支出。报告估算印度年度期刊订阅支出为150亿卢比(约1.8亿美元),建议通过限制出版商收取的文章处理费(APC)推动开放获取。     ·实施路线图(2022年)     2022年,PSA办公室启动ONOS两阶段实施计划。第一阶段合并10余家图书馆联盟为单一实体,预期通过集中谈判节省资金支付APC;第二阶段预计将访问权限从学术机构扩展至“印度每个公民”。     ·最终方案(2023年)     印度联邦内阁批准三年期投入600亿卢比(约7.23亿美元),覆盖30家出版商的1.3万种期刊,惠及6,300所机构的1,800万用户。年均支出较2019年估算值高出25%,是2023年预估值的两倍。     印度“ONOS”计划引发学术出版界激辩。这项斥资7.5亿美元的全国性订阅协议,既被视作提升学术资源可及性的突破性举措,也被质疑可能延缓全球开放获取(OA)进程。以下分别是支持方和反对方的观点。     二、支持方:资源民主化的突破     1.规模空前的覆盖能力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图书馆馆长丽莎·欣奇克利夫指出,“这是发展中国家首次实现学术资源的全国性集中供给,1,800万师生将突破付费墙限制。”     计划协调机构INFLIBNET主任德维卡·马达利证实,部分资金将直接支付APC费用,形成对金色OA的间接支持。     2. 现实优先的务实逻辑     犹他大学出版专家里克·安德森强调,“当15亿人口需要即时获取全球知识储备时,意识形态必须让位于现实。订阅模式与OA共存才是健康生态。”     欣奇克利夫补充,“ONOS可能释放高校原有订阅预算,未来或可转投开放获取领域。”     3. 出版生态的范式创新     欣奇克利夫认为需超越“开放/封闭”二元对立,综合评估金色OA(出版商平台)、绿色OA(知识库)、订阅、单篇付费(如MIT模式)、维基百科编辑访问等多元渠道。     安德森同样补充,“鼓吹‘全球OA转型’可能摧毁生态多样性。ONOS的价值在于证明,当系统惯性阻碍理想时,阶段性务实策略具有破局意义。”     4. 发展中国家的示范意义     安德森预测“中央统筹模式将吸引高等教育集权型国家效仿,尤其在政府资金杠杆效应显著的欠发达地区。”     奇克利夫提出核心矛盾反思:“该计划迫使学界重新评估——信息获取优先级应是意识形态纯洁性,还是现实可及性?”     三、反对方:八重系统性批评点     批评点1:政策执行偏差与进程拖延     印度政府组建的谈判委员会与70家期刊、标准及数据库出版商展开磋商,原计划于2023年4月完成谈判,但因框架协议难以达成一致,进程严重拖延。     批评点2:预算膨胀与成效存疑     三年后,印度联邦内阁最终批准的“ONOS”方案仅覆盖30家出版商,标志着愿景的失败,并默认“一国多订阅”的现实。根据该方案,政府将在2025年起的三年内投入600亿卢比(约7.23亿美元),为6,300所公立高等教育及研究机构的1,800万师生、科研人员提供30家出版商的1.3万种电子期刊访问权。这一支出(年均200亿卢比,约2.41亿美元)是印度教育部前国务部长Subhas Sarkar 2023年预估值的两倍以上,较2019年三大科学院专家估算金额高出25%。     批评点3:集体谈判机制失效与资源错配     政策执行成本的大幅攀升暴露出集体谈判机制的失效。政府虽宣称将扩大资源覆盖面,但实际签约出版商数量不足原计划半数,且年均支出远超早期模型测算,引发对资金使用效率的担忧。学术界批评该方案实质沦为“高价订阅捆绑包”,未能实现降低成本和开放获取的双重目标,反而因过度集中采购削弱了机构自主选择权。     批评点4:核心目标落空与重复付费争议     “印度政府计划在2025年起的三年内投入600亿卢比(约7.23亿美元)用于订阅,年均支出200亿卢比(约2.41亿美元),是2023年预估值的两倍以上。”     ONOS的核心目标之一——通过整合订阅节省资金支付开放获取文章处理费(APC)——已然落空。 图1.2014-2023年开放获取与非开放获取文章占比(WoS数据库收录论文)     图1显示,过去四年发表的论文至少半数可免费获取,2024年开放获取论文比例已近50%。 图2.2023年参与ONOS协议的出版商各类开放获取与非开放获取文章占比分布     图2进一步揭示,参与ONOS协议的多数出版商2023年发文的开放获取比例显著。     这一现象引发核心质疑:印度政府为何要为已开放获取的论文重复付费?此外,“Anusandhan国家研究基金会”对作者付费开放获取的资助,使出版商得以“多重收费”,造成公共资金的巨大浪费。     批评点5:垄断博弈与出版商主导困境     与营利性期刊出版寡头的谈判,无论采取单独或集体议价策略,始终是出版商主导的“稳赚不赔”游戏。由于学术期刊并非传统市场商品,购买方议价能力薄弱。ONOS谈判委员会成员Devika Madhill近期坦言,该政策未能为印度政府实现成本节约。所谓“扩大覆盖即物有所值”的说辞,实为出版商抬高费用的惯用话术,缺乏说服力。在此背景下,投入巨额资金为大量科研能力薄弱的小型机构购买专业性强、使用率低的学术资源,显然并非明智策略。     批评点6:国际经验忽视与战略失误     过去二十年间,全球众多学术图书馆已意识到“期刊大宗交易”的弊端并积极寻求替代方案。SPARC的“大宗交易取消追踪”显示,89所高校(主要来自美国)已终止类似协议,尤其是与ONOS方案涉及的营利出版商巨头。典型案例包括:麻省理工学院(MIT)图书馆2020年因爱思唯尔(Elsevier)的版权限制取消订阅,转而采用“单篇付费访问”模式,在保障科研教学需求的同时实现年度成本大幅缩减。印度若忽视这些国际经验,执意推行过时且有缺陷的战略,将深陷“危险的大宗交易博弈”困局,重蹈资源错配与资金低效的覆辙。     批评点7:系统性资源错配与效用不足     根据InCites 2023年数据,印度约1,326家机构的研究人员在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收录期刊发表过论文,但仅470家机构年发文量超过百篇,且包含大量私立机构。即便在科研密集型机构,订阅期刊的实际利用率也显著不足:印度科学研究所(IISc)研究人员使用的期刊不足订阅量的半数(Giridhar Madras研究);联合大学、CSIR实验室及原子能部下属机构的学者,通过联盟或机构订阅获取的期刊中,实际使用(发表或引用)比例低于20%(Ramamoorthi与Jeyashankar研究)。这些数据揭示出“重采购轻效用”的系统性资源错配。     批评点8:政策制定信息失灵与定位矛盾     ONOS方案折射出印度科学政策制定的信息失灵。向外国营利出版商妥协,却将其标榜为变革性举措与“自力更生”(atmanirbhār),实为莫大讽刺。鉴于该政策存在的重大缺陷与潜在危害,印度政府亟需重新评估这项基于“质量与效用幻觉”的决策。
  • 《 ACM通过开放转换协议加入印度ONOS计划》

    • 来源专题:科技出版市场动态监测
    • 编译者:崔颖
    • 发布时间:2025-04-30
    •     2025年4月17日,ACM宣布通过达成阅读和出版转换协议,加入印度“一国一订阅(One Nation One Subscription, ONOS)”计划。该协议将为印度6,500所政府资助的高等教育及研究机构提供ACM数字图书馆(ACM Digital Library)的高级访问权限,同时允许参与机构的研究人员以开放获取形式在ACM期刊、会议论文集及ICPS(国际计算机学会出版物服务)中无限量免费发表研究成果,且无需支付文章处理费。     这一战略协议标志着印度在扩大全球计算研究成果访问权方面迈出重要一步。通过该协议,印度全国范围内的机构将能够访问ACM数字图书馆,ACM数字图书馆是全球最全面的计算与信息技术文献库。研究人员还可通过开放获取形式发表论文,显著提升印度研究的国际可见度和影响力。     ONOS计划由印度政府支持的“信息与图书馆网络(INFLIBNET)”推动。通过该协议,印度机构将全面访问ACM的研究资源与工具,包括80万篇以上学术文献、高级检索功能、ACM计算文献指南以及科研工作流支持工具。     ACM开放模式将访问和出版整合到一个协议中,消除了印度作者的成本障碍,扩大了其作品的传播范围和读者群体。文章一经发表即可在全球范围内免费获取,促进国际科研合作与交流。     自2020年1月启动以来,全球已有超过8,000家机构加入ACM开放获取计划。此次与ONOS的协议进一步推进了ACM的目标,即在2025年底前实现全部内容的开放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