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印太珊瑚比大西洋珊瑚更能适应气候变化》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liguiju
  • 发布时间:2023-09-17
  • 6月9日,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研究发现,与大西洋相比印太地区珊瑚礁共生关系可能更灵活,最终能够适应更高的海洋温度。这项研究使用分子学、生态学和形态学证据来验证珊瑚共生藻属中五种新宿主物种的存在。论文收集了括帕劳、泰国、坦桑尼亚桑给巴尔、菲尼克斯群岛、澳大利亚大堡礁和新喀里多尼亚珊瑚礁在内的整个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珊瑚样本。它们的地理分布和流行程度与区域和地方范围内的普遍环境条件相对应。每个物种对宿主生理的影响部分解释了珊瑚群落之间热敏感性的区域差异。耐高温环境物种的增加是应对海洋变暖的必然生态反应。优势共生体的大规模转变可以确保珊瑚礁在短期内的持久性和生产力。(熊萍 编译)

  • 原文来源:https://new.nsf.gov/news/indo-pacific-corals-more-resilient-climate-change
相关报告
  • 《石珊瑚:适应极限-气候变化时期珊瑚生长的新研究》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19-09-20
    • 数百万年来,珊瑚一直是礁石结构的主要框架建造者,为各种物种创造了栖息地。众所周知,小珊瑚虫从海水中提取碳酸钙,并用它来建造自己精致的骨架。但是,随着水温上升和海洋酸化的加剧,气候变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珊瑚的生存条件。他们是否能跟上这些变化并适应这些变化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基尔亥姆霍兹海洋研究中心和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调查了自然环境中硬珊瑚Porites astreoides对低pH值和高溶解碳含量的反应,为该问题提供了新的见解。该研究由奥地利科学基金和美国自然科学基金联合资助,研究成果已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 经过数百万年的进化,珊瑚经历了重大的环境变化,并幸存下来。就像树木的年轮一样,研究人员可以通过珊瑚骨架了解它们的过去。从珊瑚骨骼的化学成分的微小差异中,可以得出关于以前环境条件的结论。然而,珊瑚骨骼形成过程的控制和调控的许多细节仍然未知。 为了更多地了解这些过程,研究人员使用了墨西哥东海岸的一个自然实验室。这里的海水比普通海水酸性更强,但含有更多的溶解碳,与未来的海水具有相似的条件。尽管有这些不利的条件,Porites astreoides还是定居在这些洞穴中,但是它们的生长速度比其他区域的类似物种要慢。该研究的合著者、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的Adina Paytan教授说:“与实验室只暴露在酸性环境中几周到几个月的珊瑚不同,我们取样的珊瑚一生都生活在这种环境中。”从较早的研究可知,珊瑚骨骼中硼和碳同位素的比例提供了骨骼形成时钙化液的化学性质的信息。调查显示,所有样品的化学成分几乎是恒定的。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 Marlene Wall说:“每个珊瑚虫创建一个钙化流体,在很大程度上独立于它周围的海水条件。在pH值较低的环境下,此处的珊瑚必须付出更多努力,把pH值提升至可观测的水平。这个过程可能会消耗它们更多的能量。” 由于珊瑚必须把它们的能量储备分配到许多重要的功能上,例如获取食物、消化、繁殖或抵御疾病,所以它们的生长速度较慢。将来需要进一步研究其他影响,如钙化液中的钙浓度或珊瑚共生体的作用。“这项研究还表明,要了解海水变化和珊瑚生长之间所有的相互作用,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Wall博士总结道。 (张灿影 编译) 图片源自网络
  • 《美学者在大西洋深处发现深海珊瑚新物种》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19-04-23
    • 最近,DNA分析证实了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OceanX、康涅狄格大学和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在2018年一项针对东北峡谷和海山纪念碑的联合考察中发现的两种深海珊瑚是新物种。 该研究小组由WHOI的深海生物学家Tim Shank领导,探索和调查几个独特的深海栖息地,其中包括三个比大峡谷更深的水下峡谷。在为期两周的考察中,科学家们利用Nadir潜水器在Lydonia峡谷369米至903米的深处采集了29个珊瑚样本。这是自1982年以来载人潜水器首次下潜至此,也是针对Lydonia峡谷的第三次深海潜水任务。 Shank表示,通过目前正在进行的基因条形码研究,已经鉴定出至少两种珊瑚物种,它们与世界DNA序列库中目前已知的任何物种的基因都不具有足够的相似性。研究人员称这种软软的深海珊瑚为泡泡糖珊瑚(bubblegum corals)。研究人员在Lydonia峡谷海底发现了至少24种珊瑚种类,包括粉红色的、红色的和白色的泡泡糖珊瑚,而且通过基因分析,种类还在持续增加。 Shank指出,峡谷900多米深处的珊瑚种类与较浅水域发现的非常不同。在三次下潜中,他们总共采集了大约200个珊瑚、海绵和其他海洋生物的样本。虽然目前仍在分析数据,但在不同的深度和不同的峡谷中都发现了令人惊讶的物种多样性模式。但在这些深处发现的珊瑚生长速度极其缓慢,一英尺高的珊瑚可能有500年的历史。 此外,研究人员还在科考过程中测试了一种新的无脊椎动物通用条形码。条形码技术是一种在基因水平上利用生物体DNA的特定片段识别不同物种的技术,而不是通过分析生物体的物理特征。康涅狄格大学的O'Neill和她的团队通过在一个混合样本中区分所有不同的樽海鞘物种,验证了新条形码的有效性。樽海鞘是一种凝胶状的、自由游动的动物,在开阔的海洋中很常见,在地球气候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该次航行科考的纪念碑由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于2016年创建,是大西洋上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国家海洋纪念碑。然而,它目前正面临失去其受保护地位的威胁。OceanX副主席Vincent Pieribone认为,东北峡谷代表着大西洋中一些最独特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栖息地,探索和了解这些峡谷对提高人们对它们的认识和保护至关重要。这次下潜任务发现的新的珊瑚物种将帮助更好地了解海洋,海洋是地球上最重要、也最未得到充分研究的自然资源。 (张灿影 编译) 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