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用于CO2捕集的高性能吸收剂/吸附材料及技术”项目年度交流会在杭州召开》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7-02
  • 2018年6月15日,由浙江大学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重点专项2017年立项项目“用于CO2捕集的高性能吸收剂/吸附材料及技术”,在杭州召开了项目年度交流会。项目咨询专家组陈健、梁志武、张建、张香平,项目牵头单位及参与单位科研管理部门代表、课题负责人和骨干成员,专项总体专家组组长姚强和责任专家马新宾,以及专项办相关负责人约6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项目负责人王勤辉从项目目标、考核指标、技术路线、课题设置、项目进展等方面介绍了项目基本情况,报告了项目年度任务及考核指标完成情况,总结了项目自2017年7月至今的阶段性成果。5个课题分别报告了年度研究进展、指标完成情况、阶段性研究成果和后续工作计划。与会专家在认真听取相关报告基础上,与项目团队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重点围绕结合实际工程的烟气参数,加强吸收剂/吸附材料的循环/吸附容量、再生能耗、降解速率、磨损率等性能评价和经济性评价;进一步研究吸收剂在塑料填料塔、超重力CO2再生反应器和低能耗蒸汽直接抽提CO2再生工艺中的匹配技术;加强吸附材料在双流化床反应器中的性能评价;根据吸收剂关键参数构建、优化吸收剂体系模型等方面给出宝贵建议。

    专项办负责人在讲话中希望项目团队进一步认真领会专项指南意图,把握项目总体目标,聚焦重点研究内容,总结阶段性研究成果,凝练项目创新点。他表示,要深刻理解国家战略需求,研究成果要与国家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同时,项目团队作为项目实施、管理的主体,要积极开展交流,实现智慧的管理;专项办将继续深化放管服,在项目管理中少管多服务。

    该项目拟开发新型吸收剂和吸附材料,形成低能耗烟气CO2吸收/吸附捕集新工艺和技术。拟开发有机胺、功能化离子液体、非水基胺吸收剂和高温钙基、低温钙基、固体胺基吸附材料,强化CO2吸收/吸附分离传质过程的超重力床、双流化床等反应器设计研发和放大研究,并进行10万吨级/年烟气CO2吸收工业装置示范和千吨级/年烟气CO2吸附工业验证,为CO2捕集技术工业化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 原文来源:http://www.most.gov.cn/kjbgz/201807/t20180702_140376.htm
相关报告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高性能热界面材料基础研究”项目启动会在上海召开》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7-11-14
    • 10月28至29日,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牵头承担的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重点专项“高性能热界面材料基础研究”项目启动会在上海南郊宾馆召开。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汪正平,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陈弘达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邓涛教授,集成电路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石瑛,国防科技大学白书欣教授,北京大学白树林教授、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曹立强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李清文研究员,北京科技大学乔利杰教授,浙江大学吴勇军教授,云南大学柳清菊教授,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周彬教授,西北工业大学顾军渭教授等13名专家,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材料处负责人史冬梅、杨斌、何大方一行,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处长付广义,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材料处副处长傅岳敏,先进院科研处处长李烨以及项目组成员出席启动会。项目负责人孙蓉研究员主持会议。   项目负责人孙蓉研究员代表项目组全面介绍了项目概况、实施方案、内控制度、管理规划,明确各方主体责任,强调过程管理、宣传管理和监督制度等。项目组内各课题组负责人也对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做了进一步介绍。项目责任专家组和咨询专家组对项目实施方案和内控制度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从项目研究目标、课题难点、风险控制以及应用前景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对项目实施方案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和建议。   会上,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研究中心“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重点专项办主管杨斌介绍了专项组织与落实的情况并对项目的实施提出了希望和建议。他就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管理有关要求及问题进行讲解,希望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成员务必进一步明确和细化课题及任务目标、考核指标、研究方案、预期成果及效益等;进一步明确项目研究方向及目标任务;加强项目组织的实施管理、认真履行项目牵头单位法人责任、加强项目预算经费管理、落实项目保障条件、加强课题组之间的组织协调、积极配合管理部分、认真履行项目的调整程序、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和成果转化工作、主动做好信息公开和宣传工作、积极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重点专项“高性能热界面材料基础研究”(项目编号:2017YFB0406000)由先进院牵头,项目负责人为孙蓉研究员。项目由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东南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7所高校和研究所共同承担。项目团队由28名科研人员组成,包括5名国家青年千人和 2 名国家千人、1名相关人才计划获得者和2名“相关人才计划”等。“高性能热界面材料基础研究”项目面向高功率密度电子器件高效热管理的迫切需要,通过微观界面热传导新机制与分子结构设计、微观界面原子级精准热测量与界面热阻调控、热界面材料的宏观设计与热性能调控等关键科学问题的解决,实现高导热聚合物基和超高导热碳基热界面材料的制备、热界面材料与电子器件内部各级界面的匹配及其热阻表征、高功率密度电子器件整体界面热设计等关键技术的突破。项目将建立高精度微观热界面测试系统,阐明微观及分子层次界面热传导机制,开发高性能聚合物基和碳基热界面材料,实现其在高功率密度电子器件中的典型应用,为我国新一代战略性电子器件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强力支撑。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专项新型显示技术发展研讨会在闽召开》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9-04-02
    • 为了推进新型显示核心材料的关键技术和重点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发展,梳理卡脖子技术、变革性技术和未来显示技术,受科技部高新司委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专项总体专家组于3月14、15日在福州组织召开了新型显示技术发展研讨会,共有专家学者、企业代表130余人参加会议。科技部高新司曹国英副司长,科技部高技术中心卞曙光副主任,福建省科技厅有关领导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由福州大学承办。 会议邀请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欧阳钟灿院士、理化所许祖彦院士、物构所洪茂椿院士,苏州大学李述汤院士等24位新型显示技术领域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就新型显示技术与产业发展、LED显示技术发展动态、新型显示产业关键技术、未来显示技术等作了全面阐释和系统分析,还对显示领域技术发展方向、未来产业模式、全产业链协同创新等战略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此次研讨会的召开,对于聚焦国家发展重大需求,把握显示领域科技创新发展方向,提升我国原始创新能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具有积极意义和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