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兴疫苗可有效应对变异新冠病毒》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21-04-12
  • 近日,巴西圣保罗州布坦坦研究所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中国与巴西合作研发的克尔来福新冠疫苗能够有效对抗在巴西、英国及南非出现的变异新冠病毒。

      参与研究工作的布坦坦研究所(巴方合作机构)传染病专家特尔内多博士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称,病毒的变异一直会存在,人类无法阻止病毒变异。在巴西、英国及南非发现的B.1.1.7、B.1.315和B.1.1.28三种变异病毒,现均已在巴西新冠肺炎患者身上被检测到。在玛瑙斯市发现的源自B.1.1.28的P.1变异病毒是目前巴西国内传播最广的毒株,其基因组携带E484K、K417T、N501Y等多处突变,较普通新冠病毒具有更强的传染性。

      特尔内多介绍说,病毒变异是疫苗研发和生产单位高度关注的问题。布坦坦研究所利用克尔来福疫苗Ⅱ期、Ⅲ期临床试验后的血清,对上述3地发现的毒株进行了交叉综合实验。研究人员从已接种疫苗的志愿者体内提取血清,将其与变异病毒一同置入培养皿,结果显示血清中的抗体能够有效对抗变异病毒。他强调指出,中国疫苗中的灭活病毒具有新冠病毒的完整结构,与其他利用病毒刺突蛋白引发免疫反应的疫苗相比,灭活疫苗能够产生更全面的免疫反应,“结果令人鼓舞”。

      目前巴西仍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许多国家疫情已显现出减缓势头的情况下,巴西的确诊及病亡数字反而不断打破先前的纪录,连续创下新高,变异病毒的快速蔓延是该国疫情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面对严峻疫情,特尔内多指出,疫苗接种对控制疫情非常重要,疫情未来的发展态势取决于疫苗接种速度。

      今年1月18日,巴西正式在全国开始新冠疫苗接种,克尔来福新冠疫苗是巴西目前疫苗接种计划中使用最多的一款疫苗。特尔内多表示,中国新冠疫苗采用成熟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巴西现有疫苗储存和运输体系,有助于实现广泛接种,缓解巴西疫情。他还透露,目前布坦坦研究所正在兴建一座疫苗生产工厂,以保障克尔来福新冠疫苗在本地的大规模生产。预计工厂建成后,疫苗年产量将达到1亿剂。

  • 原文来源: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21-04/09/content_465642.htm?div=-1
相关报告
  • 《AI助力研发冠状病毒“通用疫苗”》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2-05-16
    • 由于新冠病毒不断变异,人们开始担心之前使用的新冠疫苗是否依然有效。究竟有没有一种能够应对各种新冠病毒的“通用疫苗”?为防范下一场全球大流行病,很多国家都在推进相关研究,科学家们更是用上了“大杀器”——人工智能。   “通用疫苗”:防患未然   今年1月底,美国白宫冠状病毒工作组成员、总统首席医疗顾问安东尼·福奇在国会上介绍了美国开发一种冠状病毒“通用疫苗”的努力。福奇表示,该疫苗旨在对抗新冠病毒和未来几年可能出现的其他类似病毒。   福奇对参议院卫生、教育、劳工和养老金委员会表示:“开发一种冠状病毒通用疫苗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这种疫苗将有效对抗所有新冠病毒变体,并最终对抗所有冠状病毒。”   福奇说,从长远来看,一种冠状病毒“通用疫苗”的开发可能有助于防止全球下一次大流行病——新冠疫情无法根绝,可能还会定期出现。此外,人类还可能遭遇来自动物的未知冠状病毒的感染。   日本《朝日新闻》网站在10日的报道中指出,这种“通用疫苗”的效果即便比不上针对特定病毒的疫苗,但对其他冠状病毒仍有一定的防护效果。   比如,去年12月,美国国防部下属沃尔特·里德陆军研究所宣布研发的一种名为“刺突铁蛋白纳米粒子”的疫苗,“不仅能引发强有力的免疫反应,还可能为人们关注的新冠病毒变体以及其他冠状病毒,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毒提供广泛的保护。”   据报道,该疫苗今年年初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人体试验,目前正申请开展第二和第三阶段的试验。   日本弘前大学病毒学副教授森田英嗣表示:“这种蛋白很稳定,而且外形酷似病毒,能够长时间高效地发挥免疫效力。”   AI助力:事半功倍   为了更好、更快地研制出这样的疫苗,人工智能工具“临危受命”。   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日本NEC公司正在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研发下一代疫苗。   目前使用的针对新冠病毒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将含有编码抗原蛋白的mRNA导入人体,形成相应的抗原蛋白,从而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达到预防免疫的效果。但是,奥密克戎毒株的刺突蛋白中出现了大量变异,导致疫苗的防护效果下降。所以NEC公司的战略是,将刺突蛋白以外的病毒蛋白都作为候选抗原,排除那些容易变异的部分。为此,研究人员通过让AI学习免疫反应的实验数据来确定候选抗原。   无独有偶,总部位于英国牛津的生物技术初创公司Baseimmune在借助AI开发冠状病毒通用疫苗方面的表现也可圈可点。   据英国《科学焦点》杂志网站报道,该公司研制疫苗的工作原理是训练免疫系统识别特定病原体(如病毒、寄生虫或细菌)的感染并作出反应。每种疫苗的核心都是抗原(一种基于部分病原体的小而安全的分子),它能触发保护性免疫反应。大多数疫苗抗原基于单一病原体成分,如冠状病毒的刺突蛋白,或疟疾寄生虫的外壳蛋白,而这限制了疫苗应对新变体的有效性和能力。   为解决这个问题,Baseimmune公司的疫苗设计算法将基因组、流行病学、免疫学等综合在一起,创造出全新的合成抗原,其中包含病原体中所有“最有可能引发强烈的保护性免疫反应”的组成部分。   Baseimmune公司表示,这些“挑选和混合”抗原将向免疫系统提供关于如何识别和应对特定病原体的一切信息,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无论是否变异。设计出来的抗原可以被注入任何疫苗技术平台,包括mRNA、DNA和病毒载体,从而创造出适用于所有当前和可能变异的通用疫苗。   该公司已与DNA疫苗先驱Touchlight合作,开发一种冠状病毒通用疫苗,旨在应对新变异的出现,防止未来的大流行病。据悉,该公司在最新一轮投资中获得了350万英镑,他们计划用这笔钱帮助为包括冠状病毒和疟疾在内的几种主要疾病研制通用疫苗。   此外,mRNA本身存在稳定性差、易分解等问题,所以在保存、运输过程中及体内表达时很容易失效。因此,如何稳定mRNA,提升研发效率,成为了全球科研机关、防疫机构和生物医学公司亟须面对的难题。   中国百度公司在解决这一问题方面贡献了一臂之力。据媒体报道,2020年,百度研究院推出全球首个mRNA疫苗基因序列设计算法LinearDesign,这是专门用于优化mRNA序列设计的高效算法。针对新冠mRNA疫苗序列,LinearDesign能在16分钟内大大提升疫苗设计的稳定性和蛋白质表达水平,有效解决了mRNA疫苗研发中最重要的稳定性问题。   《朝日新闻》在报道中指出,备受期待的冠状病毒通用疫苗能否很快面世并应用于人体还是未知数。不过,即使不能赶在新冠病毒下一个变异株出现之前诞生,也可能成为预防其他冠状病毒引发的下一场大流行病的有力候选工具。
  • 《土耳其称中国科兴生物的新冠疫苗有效性为91.25%,其他国家呢?》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12-28
    • 12月24日,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中国科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Sinovac Biotech Ltd.,简称:科兴生物)将2019冠状病毒病疫苗Ⅲ期试验结果的公布推迟到1月份公布,因为科兴生物公司需要整合巴西、印度尼西亚、土耳其三个国家的临床实验结果。巴西Butantan研究所表示:“科兴要求再给15天时间来分析这些数据。”研究所由圣保罗州政府支持。 巴西地方肯定中国科兴新冠疫苗有效 “一种疫苗不可能有三种效果。”Butantan研究所主任Dimas Covas说:“推迟接种与疫苗的效力无关。预计这种疫苗将是首批获准在巴西使用的疫苗之一。虽然不能宣布试验结果,但科兴疫苗的有效性已经超过了50%,这意味着监管机构可能会开绿灯。”Covid-19肆虐了巴西,造成近19万人死亡,死亡人数仅次于美国。 相关疫苗的巴西传染病专家希望能获得Moderna公司、辉瑞公司和BioNTech 联合开发的疫苗结果,后者在测试的最后阶段分别显示了94.5%和95%的有效性。传染病专家说,相较于mRNA疫苗,这些传统的疫苗往往效力较低,但传统疫苗可以保存在2~8摄氏度的普通冰箱温度下,这使得它更容易在较贫穷和欠发达国家运输和储存。辉瑞与德国生物新科技(BioNTech)公司合作研发的新冠疫苗需要在零下70摄氏度左右的环境中存储。-70℃这种极低温度储存在研究实验室中很常见,但许多医疗中心没有这样的设备,发展中国家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更缺乏这样的设备。 巴西圣保罗政府计划在7月底之前使用这种传统疫苗为此州接种。研究所也计划在明年5月份开始将CoronaVac(科兴生物新冠疫苗)运往阿根廷、玻利维亚、哥伦比亚、洪都拉斯、秘鲁和乌拉圭。哥伦比亚卫生部长Fernando Ruiz在接受采访时说,从巴西进口疫苗要比从中国进口容易得多。哥伦比亚和该区域的大多数国家一样,缺乏自己生产疫苗的能力。 除了在巴西的临床试验数据待揭盲以外,科兴生物的实验性疫苗也正在土耳其和印度尼西亚进行测试。 土耳其称科兴疫苗有效率91.25% 根据亚洲新闻台报道称,在土耳其进行的一项后期试验的中期数据,中国科兴生物技术研发的COVID-19疫苗的有效性为91.25%,这一结果可能比在巴西进行的疫苗试验报告的结果要好得多。 土耳其研究人员周四(12月24日)表示,在他们的试验过程中,除了一名患者出现过敏反应外,没有出现重大副作用,因此被认为是安全的。研究人员称,疫苗引起的常见副作用是发烧、轻微疼痛和轻微疲劳。 今年9月14日开始,土耳其研究人员纳入7000多名志愿者,而24日公布的结果是基于1322人的数据。 土耳其卫生部长Fahrettin Koca表示:“我们确定科兴生物的疫苗在土耳其人身上是有效和安全的。”他补充说,土耳其政府将采纳这些数据为科兴生物的疫苗颁发许可证。土耳其现已同意购买5000万剂科兴生物公司的疫苗,卫生部长透露,他们将先为约900万人接种,首批是医护人员。土耳其还将与辉瑞公司签署一项协议,在明年3月底之前交付450万剂疫苗,后再订购3000万剂。 截止到24日晚,土耳其卫生部网站更新的数据显示,土耳其新冠肺炎累计确诊2100712例,新增254例死亡病例,累计死亡19115例。 印度尼西亚收到中国科兴生物首批120万剂新冠疫苗 路透社6日报道,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维多多(Joko Widodo)当天表示,已经收到来自中国的首批120万剂新冠病毒疫苗,待审批通过后将在国内开展大规模接种。“我想传达一条好消息,政府收到了中国科兴生物公司的120万剂新冠疫苗。”维多多在一场视频会议中透露。 今年8月份,印尼与科兴生物就第三阶段疫苗临床试验展开合作。据中国驻印尼大使馆消息,8月26日,印尼疫苗生产商Bio Farma与北京科兴生物签署了首批新冠疫苗交付协议。 维多多补充,预计明年1月初,印尼将收到来自科兴生物的第二批180万剂疫苗。今明两个月,科兴生物将陆续提供足够生产4500万剂疫苗的原材料,供Bio Farma在印尼本地生产疫苗。 不过,中国疫苗依然需要接受印尼食品药物管理局的评估。维多多则说,印尼政府已经在好几个省开展为期数月的疫苗接种模拟。“我相信一旦决定可以开始接种,一切都会就绪。” 除科兴生物外,印尼卫生部12月3日宣布,允许采购中国国药控股、英国阿斯利康制药、美国辉瑞与Moderna等公司的疫苗。 当地时间12月24日,印度尼西亚卫生部宣布,过去24小时该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7199例,累计确诊692838例;新增死亡病例181例,累计死亡20589例;累计治愈563980例。 我们在和病毒赛跑,不仅仅是疫苗 不难发现,各国的新冠疫苗正在进行紧张的数据赛跑。当科兴生物公司的灭活疫苗使用传统了成熟技术时,辉瑞公司mRNA疫苗使用了从未使用过的全新技术,到底哪一种疫苗会面临更多问题?可能还需要时间去验证。谷君认为,新技术可能更有效,但是使用它的风险肯定更大。 对人类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是度过这场迫在眉睫的危机。中国疫苗可以发挥的积极作用及其做出的贡献对所有人都是显而易见的。每种疫苗的强强联合将为扭转这一局面做出积极的努力,而不是因为其劣势影响到我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