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对以色列的高科技投资呈快速增长趋势》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0-04-02
  • 以色列是全球高科技投资热点国家,2019年共吸引全球外资投入约9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2020年1-2月,全球对以色列高科技投资持续增长,共有80个投资与并购项目,其中投资项目64个,并购项目16个(含以色列本土投资)。   2020年2月,以色列投资并购项目达55个,包括投资项目44个,并购项目11个,投资项目总额约9.1亿美元,同比增长45.85%。   

    从交易国别看,2020年2月发生的44个投资项目中,美国投资达19个,占比近一半,其余项目主要来自英国(5个)、德国(5个)、日本(3个)以及中国(2个),部分项目的投资人来自多个国家。在11个收购项目中,绝大部分来自美国和以色列,包括总部位于波士顿的垂直支付企业Flywire Payments公司对以色列医疗保健支付初创企业Simplee公司的收购(交易估值一亿美元)、以色列网络监视公司NSO集团对以色列开发反无人机技术的初创公司Convexum的收购(6000万美元现金收购)等。   从交易量看,投资并购前十领域依次为软件、科学工程、医疗健康、硬件、信息技术、数据分析、隐私安全、金融服务、生物科技和人工智能。

相关报告
  • 《传感器市场爆发式增长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
    • 编译者:icad
    • 发布时间:2019-12-24
    • 随着物联网信息和集成电路的不断发展,传感器成为了现代信息产业的重要支柱。在世界各国普遍的重视和投入开发下,全球的传感器市场在不断变化创新中呈现出了快速增长的趋势。   我国的传感器产业如何突破发展瓶颈?   利好政策推动行业快速发展:多项战略性、指导性政策文件,推动我国传感器及物联网产业向着融合化、创新化、生态化、集群化方向加快发展。   下游应用发展迅速,带动传感器需求:传感器应用范围涵盖工业、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物联网等多个领域,下游应用的蓬勃发展将提高对信息感知的需求,带动传感器的需求增加。   我国传感器朝着“四化”方向发展,有望实现弯道超车:传感器系统向着微小型化、智能化、多功能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我国企业仍有弯道超车的机会。   产业集群化发展:我国传感器企业正努力追赶国外企业,并出现了区域性的传感器企业集群。当前传感器的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并逐渐形成以北京、上海、南京、深圳、沈阳和西安等中心城市为主的区域空间布局。其中,主要传感器企业有接近一半的比例分布在长三角地区,其他依次为珠三角、京津地区、中部地区及东北地区等。   其中,长三角区域逐渐形成了包括热敏、磁敏、图像、称重、光电、温度、气敏等较为完备的传感器生产体系及产业配套;珠三角区域形成了以热敏、磁敏、称重、超声波为主的传感器产业体系;东北地区主要生产MEMS力敏传感器、气敏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京津区域及中部地区则以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模式发展,主要集中于新型传感器的研发创新。   在各种新兴科学技术呈辐射状广泛渗透的当今社会,随着智能时代逐渐到来,作为现代科学“耳目”的传感器,成为人们快速获取、分析和利用有效信息的基础,传感器将变得愈加不可替代。   传感器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未来,在经济环境持续好转的大背景下,传感器市场的需求量会不断增多,传感器将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社会建设和生活的各个领域。据高工产业研究院预测,未来几年全球传感器市场将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   自2014年以来,国家就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性、指导性的文件,有效推动了我国传感器及物联网产业向着创新化、融合化、集群化以及智能化的方向快速发展。智能传感器具备一定的通信功能,并且拥有采集、处理、交换信息的能力,可通过软件技术来实现高精度的信息采集。   物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离不开传感器设备的存在,传感器也将朝着可移动化、微型化、集成化以及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在此环境下,本土企业一方面要面临传感器产业链薄弱、技术条件跟不上等挑战,但有望加大技术投资,攫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并在产业资源整合上做出行动,增强国内传感器产业竞争力。   传感器的MEMS制造工艺是未来智能化、微型化、集成化和可移动化的基础。目前,能够有能力在传感器芯片领域做到MEMS制造工艺的只有广州奥松电子有限公司,其3寸晶圆生产线以及在建的6寸晶圆生产线,从传感器芯片的设计、制造、封装和应用,实现了全产业链的发展,打破国外同类企业的垄断地位,为国内的物联网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再不会遭遇到“芯片”卡脖子的困境。
  •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快速增长》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7-21
    • 7月19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6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6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24.4亿千瓦,同比增长8.1%。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3.4亿千瓦,同比增长17.2%;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3.4亿千瓦,同比增长25.8%。多家光伏、风电企业半年报业绩预喜则从侧面印证了新能源行业持续快速发展。 产销两旺 风电行业高景气度持续,大连重工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5亿元至1.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主要系风电零部件产品和物料搬运设备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明显。 兴业证券表示,政策助力风光大基地项目建设提速,下半年“抢装”趋势明朗。2022年5月底,风电领域多项利好政策密集发布,主线就是加快风电项目建设,尤其是风光大基地项目。同时,风电项目核准制调整为备案制,将促进分布式风电产业发展。新能源建设成为稳经济促增长的重要抓手,预计全年风电行业开工量有望达到70GW。 在光伏领域,双良节能预计,2022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2亿元至3.9亿元,同比增长212%至281%。双良节能表示,得益于公司光伏设备订单实现历史性突破,整体业绩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同时,公司在包头的单晶硅项目快速推进,投产顺利,光伏硅片产品受到客户普遍认可,开始为公司收入和利润增长作出贡献。 上机数控预计,2022年半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5.6亿元至16.6亿元,同比增长83.65%至95.42%。上半年,上机数控单晶硅业务按计划拓展,产能顺利释放,并保持较好的产能利用率及产销率,使得公司销售收入增长。随着公司自有切片产能的逐步释放,切片成本降低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盈利能力。 此外,昱能科技预计,上半年实现营收4.9亿元至5.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1%至96%;净利润为1.15亿元至1.2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6%至243%。 扩充产能 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1-6月份,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2158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太阳能发电631亿元,同比增长283.6%。电网工程完成投资1905亿元,同比增长9.9%。 在此背景下,相关公司持续扩充产能。7月19日晚间,光伏电池组件公司晶澳科技公告,拟对公司一体化产能进行扩建,由全资子公司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宁晋5GW切片、6GW高效电池项目,预计投资额25.32亿元。公告显示,晶澳科技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6亿元至18亿元,同比增长124.28%至152.32%。 据PV InfoLink的统计,2021年晶澳科技与天合光能组件出货量并列全球第二。财报显示,晶澳科技2021年电池组件出货量25.45GW,其中海外市场出货量占比60%。截至2021年年底,晶澳科技组件产能近40GW,硅片和电池产能约为组件产能的80%。 今年以来,晶澳科技已发布5份关于投资建设一体化产能的公告,涉及投资金额合计为198.82亿元。 中原证券表示,下半年为传统光伏装机旺季,在能源结构转型加快以及硅料供应逐步宽裕、系统成本有望降低的背景下,预计2022年国内外光伏行业景气度较高,装机有望高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