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测量装置:二氧化碳作为地热测量仪》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 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9-05-22
  • 有史以来第一次可以使用新型激光仪器同时并极其精确地测量四种罕见的二氧化碳(CO2)分子变体。因此,能够在形成结合CO 2的碳酸盐和碳质化石的过程中完全独立于其他参数来测量温度。作为一种新型的地热测量仪,基于激光光谱的测量装置对于研究地球历史上的气候条件等科学学科具有重要意义。它由德国 - 法国研究团队开发,并得到海德堡大学环境物理学家的大量贡献。

    科学正在研究二氧化碳原子结构单元的分布,以便更好地了解地球上关键的地球化学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气候过程。关于地球历史上冰期冰期和间冰期暖期的知识主要基于这种方法。二氧化碳的同位素分布的分析也用于其中CO 2被矿化的碳酸盐。一种新方法涉及检查同一分子的不同变体之间的同位素分布,尤其是稀有分子变体。

    仅在最近几年,才有可能使用高精度质谱法测量CO 2和碳酸盐的原子组成,使得碳酸盐的形成温度可以从分子的多个变体出现的相对丰度直接推断出来。在热力学平衡中,不同变体之间的同位素分布仅取决于温度,并且不受其他参数的影响。 “因此,这种方法在地球物理学和气候研究中被证明是一种特别强大而独特的物理温度计,”海德堡大学环境物理研究所同位素物理学研究员Tobias Kluge博士表示。

    为了最精确地量化稀有二氧化碳变体 - 大于1万分之一 - 德国 - 法国团队首次使用红外激光,克鲁格博士将其作为基本技术突破。在对莱茵河上游海沟的不同热液系统进行的初步研究中,科学家们使用他们的新激光仪器根据二氧化碳确定了与当地地下水相对应的温度。 “测量的温度也与同步质谱分析的结果一致,”该研究的主要作者Ivan Prokhorov解释说,他在Ruperto Carola的海德堡基础物理研究生院获得博士学位,现在在德国国家计量研究所工作。 (PTB)在不伦瑞克。

    ——文章发布于2019年5月20日

相关报告
  • 《新颖的两步二氧化碳转化技术》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09-27
    • 特拉华大学催化科学与技术中心(CCST)的一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型的两步法来提高二氧化碳(CO2)电解效率,这是一种由电流驱动的化学反应,可以帮助生产有价值的化学品和燃料。 研究小组的研究结果于8月20日星期一发表在《自然催化》杂志上。 研究小组由化学和生物分子工程副教授冯姣和研究生马修·朱尼和卫斯理·吕克组成,他们通过建造一种特殊的三室装置获得了研究结果,这种装置被称为电解槽,利用电力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更小的分子。 与化石燃料相比,电力是一种更经济、更环保的方法,可以驱动化学过程生产商业化学品和燃料。其中包括乙烯(用于生产塑料)和乙醇(一种有价值的燃料添加剂)。 “这种新型电解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以令人难以置信的反应速率获得更高的选择性,这是迈向商业应用的重要一步,”焦说,他同时也是CCST的副总监。 而直接的CO2电解是降低二氧化碳的标准方法,焦的团队将电解过程分为两个步骤,将CO2还原为一氧化碳(CO),然后将CO进一步还原为多碳(C2+)产品。焦健说,这种分两部分的方法比标准方法有很多优点。 焦博士说:“通过将这一过程分为两个步骤,我们获得了比直接电解过程更高的多碳产品选择性。”“序贯反应策略可以为设计更高效的二氧化碳利用过程开辟新途径。” 焦健和他的同事、化学和生物分子工程助理教授徐秉俊也在推动焦健的研究。在天津大学的研究人员的合作下,焦和徐正在设计一个系统,通过使用碳中性的太阳能发电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焦说:“我们希望这项工作能让人们更多地关注这项有前途的技术,以便进一步研发。”“仍有许多技术挑战有待解决,但我们正在努力解决它们!” ——文章发布于2018年9月25日
  • 《亚洲最大二氧化碳直接空气捕集装置通过验证》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7-25
    • 记者23日从中国能建集团获悉,亚洲最大的年600吨级二氧化碳直接空气捕集(DAC)装置“碳捕块CarbonBox”成功通过百吨级模块满负荷可靠性运行验证。 “碳捕块CarbonBox”由中国能建集团所属中能建(上海)成套工程有限公司联合上海交通大学组成的研发团队研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这一研发成果填补了我国在超大吨位高浓度工业级DAC工程装备领域的空白,标志着我国在二氧化碳直接空气捕集技术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DAC是一种新兴的碳捕集技术,可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低碳能源,直接从空气中捕集二氧化碳,并实现二氧化碳的净负排放。”该研发团队负责人朱莉军介绍,“碳捕块CarbonBox”采用团队自主研发的具有高选择性、快速吸附动力学的高性能捕集装置,可实现直接从空气或不同浓度的排放源中高效捕集二氧化碳,并根据后端应用需求直接输出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碳。单个模块可从空气中直接年捕集99%高浓度二氧化碳超100吨。 据介绍,“碳捕块CarbonBox”由捕集单元和处理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尺寸均为集装箱大小,可在现场对模块进行直接吊装,无需二次组装。同时,该装置也可根据工程需求进行捕集单元堆叠和处理单元集中式设计,通过标准化成组集成,二氧化碳年捕集规模可达百万吨。 “我们聚焦DAC高能耗、高成本的世界性难题,通过捕集装置结构的创新设计、工艺流程的精准优化和核心配套件的研发,实现了二氧化碳捕集能耗的设计目标。同时,确保捕集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及使用寿命,综合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朱莉军说。 据了解,“碳捕块CarbonBox”可广泛应用于绿色甲醇、绿色航空燃油等绿色燃料合成和碳交易服务等领域。通过该装置直接空气捕集得到的二氧化碳是绿色环保的碳源,有助于实现绿色碳源大批量、稳定供给,从而打通当前绿色燃料合成中面临的碳源瓶颈,为我国能源绿色转型提供重要的装备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