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油进口量逐年递增自俄进口额仍为第一》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 cncic
  • 发布时间:2018-03-08
  • 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 2017年全年, 中国原油进口41957万吨, 同比增长10.1%; 进口金额11002.86亿元, 同比增长42.7%。俄罗斯连续两年成为中国原油进口第一来源国。2018年, 中国自俄罗斯进口的原油可能大幅攀升。2017年, 我国的原油进口总量和单月进口量创历史新高, 2017年4月份触及全年高位3895万吨, 全年单月最低进口量出现在2月份和10月份。相关专家表示, 2月份正值中国农历春节, 各行业基本歇业。10月份有7天的国庆长假, 国内除旅游业和运输业外, 其余工农基建的开工率有所下降, 也导致10月原油进口量降低。观察近6年原油进口数据可以发现, 中国原油进口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对此, 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张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一是经济的持续增长, 带动对原油需求的增长; 二是我国原油产量持续下降, 且短时间内无法逆转。老油田产量的持续降低是客观且不可抗拒的规律, 而新油田无法补充产量降低的部分, 导致中国原油产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相关报告
  • 《中国原油进口量增长趋势不变》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20-09-07
    • 今年前7个月,中国原油进口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出现增长。业内人士预计,随着国内市场需求的复苏,中国原油进口量仍将有所增长。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7月,中国原油进口量5129.1万吨,进口金额1016.5亿元;1-7月,中国原油累计进口量32003.8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2.1%,累计进口金额7431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21.3%。   “7月份中国原油进口环比下降3.55%,同比增长24.99%,主要是由于全球经济数据走强以及美元贬值,需求迹象好转等因素提振市场乐观情绪,国际油价走强,但中国国内成品油消费能力相对疲软,炼厂利润空间缩窄,7月份原油进口量相对6月有所下降。”隆众资讯分析师刘红香表示。联创原油分析师韩正己认为,7月原油进口比6月小幅减少,一方面,随着原油价格自历史低位反弹,原油进口将逐步减少。另一方面,此前中国的港口已经难以卸载和储存购买的所有原油,因此沿海的储油罐目前已几乎装满,港口仍然拥挤不堪。为了缓解这一压力,原油进口有所减少。“今年1-7月中国石油进口的大幅增长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国内经济和消费增长的驱动。”韩正己表示,上半年,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中国经济遭受较大冲击,但目前,对于疫情的管控已经放松,经济也进入复苏状态。中国海关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外贸进出口好于预期,6月份出口、进口双双实现正增长,可以看出疫情冲击之下的经济正慢慢重回正轨。此外,由于疫情以及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此前价格战的影响,今年上半年期间原油价格暴跌,为原油进口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促进了中国原油进口量的增加。“1-7月中国进口原油价格比同期明显下降,主要是由于需求复苏相当脆弱,全球疫情造成历史上最大的石油需求暴跌,在需求前景仍然暗淡之际,国际油价依然承压。”刘红香表示。韩正己认为,5月之后原油期货价格反弹,原油现货价格也随之上涨。其中7月31日布伦特原油现货离岸价格为43.13美元/桶,比6月30日的41.64美元/桶回升3.6%。未来中国原油进口将呈现怎样的走势?韩正己表示:“随着下半年国内经济进一步复苏,下游需求会出现反弹,但由于此前低油价时期原油进口量大增,以后或将出现一定的减少。但长远来说,随着经济的复苏,中国国内的需求将进一步复苏,进口量仍将呈增长的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贸易局势的变化对原油进口有较为明显的影响。“三季度炼厂受高油价、低利润的影响,未能呈现以往‘金九银十’的乐观预期。整体来看,预计四季度原油进口量将延续下降的趋势,这主要取决于前期原油配额的消耗和炼厂利润空间。”刘红香表示。
  • 《中国能源进口量涨跌不一》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2-14
    • 2021年,中国能源产品进口量有涨有跌,原油进口量同比减少5.4%,天然气进口量同比增长19.9%,煤及褐煤进口量同比增长6.6%。 原油进口量下滑 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1~12月,中国原油进口量51297.8万吨,与2020年同期相比减少5.4%。过去的一年,导致中国的原油进口同比出现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2020年国内原油进口量刷新历史纪录,导致国内资源充裕,库存与港口压力显现。2021年以来,国际油价破位上涨,导致进口原油的成本大幅度走高,因此抑制了部分进口需求。”金联创原油分析师韩正己表示,去年4月份起,中国政府整治地炼规范使用进口原油,并一再削减了地炼原油进口配额,导致地炼原油进口量下滑。 从中国原油进口来源国分布来看,去年排名前十位的依次是:沙特阿拉伯、俄罗斯、伊拉克、阿曼、安哥拉、阿联酋、巴西、科威特、马来西亚、挪威。 国际原油价格在过去的一年整体呈现震荡上行后高位震荡的走势。WTI年均价为68.12美元/桶,同比上涨73.30%,同比2019年上涨19.43%。布伦特年均价为70.96美元/桶,同比上涨64.34%,同比2019年上涨10.59%。2021年,WTI累计上涨26.81美元/桶,累计涨幅达55.39%。Brent累计上涨26.44美元/桶,累计涨幅达51.50%。“供需两端的利好成为油价上涨的主要支撑因素。首先,从供应端来看,在OPEC+减产规模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沙特实施额外减产,加之全球原油需求复苏前景较好,需求旺季期间市场保持供不应求的状态。其次,从市场需求来看,2021年全球原油需求整体保持增加趋势,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油价进一步上涨。”韩正己表示。 今年,中国原油进口将呈现怎样的走势?韩正己认为,2022年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总量为24300万吨,较2021年持平。这意味着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的理论上限稳定,但国内主营炼厂将继续新增装置,因此预计2022年的原油进口量增幅或有所放大。 天然气进口更多元化 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1~12月,中国天然气进口量12135.6万吨,与2020年同期相比增长19.9%。2021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需求强劲增长,而国内天然气产量增速不及天然气消费增速,管道气及LNG进口量实现双增长。“进口管道气价格优势明显且中俄东线管道气进口量大幅增加,导致管道气进口整体呈现增长的态势。在LNG进口方面,国家管网对第三方企业的开放、市场参与主体增多以及国内LNG基础设施的完善,进一步推动了LNG进口量的增加,另外‘冷冬’预期,国内保供的需求也推动了LNG进口量的增长。”金联创天然气分析师吕娜表示。 2021年中国分别从27个国家进口LNG资源,较2020年增加了韩国、菲律宾、西班牙以及泰国四个国家,但2021年未从日本进口LNG。“在来源国的占比中可以发现,2021年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的LNG数量仍占据首位,2021年共进口约3114.8万吨,同比增加7%,占中国LNG进口总量的39.5%;从美国进口LNG达到901.7万吨,同比暴增322%,跃居第二,占比11.4%;卡塔尔跌至第三位,进口量为898万吨,同比增长36.6%,占比11.4%;马来西亚排名第四,进口量为824.4万吨,同比上涨34.7%,占LNG进口总量的10.4%。”吕娜表示。 进口煤及褐煤价格优势明显 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1~12月,中国煤及褐煤进口量32321.6万吨,与2020年同期相比增长6.6%。中宇资讯分析师苏嘉认为,2021年,国内煤炭市场供需关系持续紧张,内贸煤价格持续上行,外煤在价格上优势明显,中国企业对进口煤的采购意愿增强,这些因素成为去年中国煤炭进口量同比增长的主要原因。 从进口来源国分布来看,去年中国煤及褐煤进口来源国前五位为:印度尼西亚、俄罗斯联邦、蒙古、澳大利亚、美国,其中印度尼西亚仍为中国最大的煤炭进口来源国,占进口总量的约60%。 新的一年,随着中国煤炭产能的不断释放,国内供应端缺口不断收窄,苏嘉预计,中国煤炭进口量或将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