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进口量涨跌不一》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2-14
  • 2021年,中国能源产品进口量有涨有跌,原油进口量同比减少5.4%,天然气进口量同比增长19.9%,煤及褐煤进口量同比增长6.6%。

    原油进口量下滑

    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1~12月,中国原油进口量51297.8万吨,与2020年同期相比减少5.4%。过去的一年,导致中国的原油进口同比出现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2020年国内原油进口量刷新历史纪录,导致国内资源充裕,库存与港口压力显现。2021年以来,国际油价破位上涨,导致进口原油的成本大幅度走高,因此抑制了部分进口需求。”金联创原油分析师韩正己表示,去年4月份起,中国政府整治地炼规范使用进口原油,并一再削减了地炼原油进口配额,导致地炼原油进口量下滑。

    从中国原油进口来源国分布来看,去年排名前十位的依次是:沙特阿拉伯、俄罗斯、伊拉克、阿曼、安哥拉、阿联酋、巴西、科威特、马来西亚、挪威。

    国际原油价格在过去的一年整体呈现震荡上行后高位震荡的走势。WTI年均价为68.12美元/桶,同比上涨73.30%,同比2019年上涨19.43%。布伦特年均价为70.96美元/桶,同比上涨64.34%,同比2019年上涨10.59%。2021年,WTI累计上涨26.81美元/桶,累计涨幅达55.39%。Brent累计上涨26.44美元/桶,累计涨幅达51.50%。“供需两端的利好成为油价上涨的主要支撑因素。首先,从供应端来看,在OPEC+减产规模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沙特实施额外减产,加之全球原油需求复苏前景较好,需求旺季期间市场保持供不应求的状态。其次,从市场需求来看,2021年全球原油需求整体保持增加趋势,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油价进一步上涨。”韩正己表示。

    今年,中国原油进口将呈现怎样的走势?韩正己认为,2022年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总量为24300万吨,较2021年持平。这意味着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的理论上限稳定,但国内主营炼厂将继续新增装置,因此预计2022年的原油进口量增幅或有所放大。

    天然气进口更多元化

    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1~12月,中国天然气进口量12135.6万吨,与2020年同期相比增长19.9%。2021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需求强劲增长,而国内天然气产量增速不及天然气消费增速,管道气及LNG进口量实现双增长。“进口管道气价格优势明显且中俄东线管道气进口量大幅增加,导致管道气进口整体呈现增长的态势。在LNG进口方面,国家管网对第三方企业的开放、市场参与主体增多以及国内LNG基础设施的完善,进一步推动了LNG进口量的增加,另外‘冷冬’预期,国内保供的需求也推动了LNG进口量的增长。”金联创天然气分析师吕娜表示。

    2021年中国分别从27个国家进口LNG资源,较2020年增加了韩国、菲律宾、西班牙以及泰国四个国家,但2021年未从日本进口LNG。“在来源国的占比中可以发现,2021年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的LNG数量仍占据首位,2021年共进口约3114.8万吨,同比增加7%,占中国LNG进口总量的39.5%;从美国进口LNG达到901.7万吨,同比暴增322%,跃居第二,占比11.4%;卡塔尔跌至第三位,进口量为898万吨,同比增长36.6%,占比11.4%;马来西亚排名第四,进口量为824.4万吨,同比上涨34.7%,占LNG进口总量的10.4%。”吕娜表示。

    进口煤及褐煤价格优势明显

    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1~12月,中国煤及褐煤进口量32321.6万吨,与2020年同期相比增长6.6%。中宇资讯分析师苏嘉认为,2021年,国内煤炭市场供需关系持续紧张,内贸煤价格持续上行,外煤在价格上优势明显,中国企业对进口煤的采购意愿增强,这些因素成为去年中国煤炭进口量同比增长的主要原因。

    从进口来源国分布来看,去年中国煤及褐煤进口来源国前五位为:印度尼西亚、俄罗斯联邦、蒙古、澳大利亚、美国,其中印度尼西亚仍为中国最大的煤炭进口来源国,占进口总量的约60%。

    新的一年,随着中国煤炭产能的不断释放,国内供应端缺口不断收窄,苏嘉预计,中国煤炭进口量或将有所下降。

  • 原文来源:http://www.cnenergynews.cn/zhiku/2022/02/14/detail_20220214117421.html
相关报告
  • 《油价在周中涨跌不一》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19-10-13
    • 星期三,布伦特原油连续四个交易日收高,而西德克萨斯中质油(WTI)则步履蹒跚。布伦特原油连续第四个交易日收高,而西德克萨斯中质油(WTI)则步履蹒跚,结束了为期三天的涨势。 WTI 10月原油期货在周三交易中下跌45美分,收于每桶55.68美元。该合约价格最高触及57.13美元,最低触及55.58美元。与此同时,十月布伦特原油价格再度上涨,上涨27美分,收于每桶60.30美元。 Marex Spectron RCG部门的高级客户经理Steve Blair告诉Rigzone,能源市场继续受到影响许多商品市场的外部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包括中美之间的贸易紧张局势,霍尔木兹海峡和波斯湾地区其他地区可能继续受到威胁的可能性,以及最近美国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跌破这两个水平之后,人们担心经济衰退。
  • 《地缘政治因素叠加气温原因 上周国际气价涨跌不一》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3-24
    • 上周,美国、欧洲和亚洲三大天然气市场价格涨跌不一。美国亨利中心天然气期货价格整周小幅上涨2.9%,18日收于4.863美元/百万英热单位。荷兰TTF天然气期货价格整周大幅下跌20%,18日收于105.044欧元/兆瓦时。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发布的中国进口现货LNG到岸价格整周微涨0.4%,18日为32.581美元/百万英热单位。 上周,美国天然气价格呈震荡走势,欧洲地缘政治因素持续支撑美国天然气价格,美国大范围雨雪天气也拉动天然气需求。欧洲随着天气逐渐转暖,以及俄罗斯天然气供应仍然稳定,投资者对供应前景的担忧情绪不断减弱,导致天然气价格持续走低。亚洲方面,受到地缘政治因素、欧洲市场以及局地降温降雪天气影响,天然气价格保持高位。(来源:中国石油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