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拜登宣布将太阳能电池进口量提升1.5倍!》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8-13
  • 周一,美国总统拜登宣布将允许免关税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数量增加了一倍以上,以帮助本土光伏组件生产商。

    根据白宫周一晚间发布的公告,太阳能电池的关税配额将从5GW增加到12.5GW,关税目前设定为14.25%。

    在今年5月份,拜登政府曾表示,如果光伏电池进口量接近5GW的水平,将考虑提高配额。

    简单来说,在此前仅允许进口5GW的低关税太阳能电池,而现在最高可以允许进口12.5GW,足足提升了1.5倍。

    或因电池产能供应不足

    市场认为,拜登修改进口限制背后,或因美国本土光伏电池产能与组件产能的不匹配。

    由于美国对光伏组件进口的严格限制,本土组件紧缺,因此大量前往美国建厂的企业都选择了组件生产。但随着组件产能的不断投产,本土电池供应也开始跟不上了,随着美国新增组件厂的持续投产,电池愈发紧缺,导致电池进口量持续上升。

    目前,下半年来,美国组件产能即将迎来集体释放,例如,近两年多家中国光伏龙头就在美国建设了大量组件厂,大多数都在今年年底前投产,而这些组件厂的电池供应大多通过进口,因此预计下半年美国太阳能电池的需求也将迎来急剧增长。

    多家中国组件龙头赴美建厂

    据7月份的一份报告,到2025年,中国企业将在美国本土拥有至少20GW的年太阳能组件产能,足以服务约一半的美国市场。

    同时,考虑到组件产能迎来集体释放,担心电池供应不足,其中多个中国企业在赴美建厂的同时,也已经开始布局电池产能。

    例如,隆基绿能已经与美国清洁能源开发商Invenergy合资建立了一个5GW光伏组件厂,预计今年年底投产,该公司还计划在美国建设光伏电池工厂。

    天合光能今年也计划在德克萨斯州新建一家5GW的光伏组件厂,将于今年开始生产,据了解,天合光能向美国市场供应光伏组件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目前也在筹划一个电池厂来给德克萨斯州的组件厂供货,已经处于工厂选址的最后阶段。

    晶科能源于2018年在佛罗里达州杰克逊维尔开设了一家400MW的光伏组件厂。该公司在去年宣布计划投资5200万美元,到2026年底将美国基地的产能提升三倍,并在今年4月举行了扩建典礼,公司高层在典礼上宣布,该工厂将很快雇佣600名员工。

    晶澳科技在去年表示将斥资6000万美元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建造一座2GW的太阳能组件厂,预计将创造600多个工作岗位,并于今年开始生产。

    非上市企业中,润阳新能源也在美国阿拉巴马州亨茨维尔建造一座5GW的组件工厂,该工厂将于今年夏天开始向客户发货。此外,润阳也在筹划新的扩产,预计将增加1500个工作岗位。

    另外,博威尔特太阳能投资2.94亿美元,在北卡罗来纳州格林维尔新建一个2GW的太阳能电池和组件工厂,预计将于2025年第一季度开始生产,另外,伯维尔特还计划建造一座2GW的电池工厂,将于2026年开始生产。

    昊能光电目前也在南卡罗来纳州奥兰治堡投资3300万美元建造一座1GW的工厂,预计将创造200个就业机会。

    美国各方态度不一

    目前赴美建厂的中国企业主要投资光伏组件生产,通过进口光伏电池然后在美国组装成组件,并获得可再生能源制造补贴,低成本的光伏组件受到本土光伏项目开发商的欢迎。

    但中企的涌入对于美国本土制造商而言无疑意味着竞争危机,因此也受到许多美国本土光伏制造商的抗议,例如,在今年7月中旬,一些美国制造商还曾发起联合呼吁,要求拜登政府加严对开发商的税收抵免政策审核,声称一些本土项目开发商在实际装机中偷偷使用进口的中国光伏组件,然后打着本土制造的名号来申请税收减免。

    随后在8月份,一个由美国两党议员组成的小组提出了一项法案,意图阻止中国光伏组件生产商为其美国工厂申请补贴。

    然而,美国一些州政府对中国企业赴美建厂表示欢迎,其中包括德克萨斯州、亚利桑那州、俄亥俄州和北卡罗来纳州在内的中国企业设厂的地方和州官员对这些投资表示欢迎。

    他们认为,中国企业在建厂和建立供应链方面拥有更多经验,可以帮助本土光伏制造业成熟,同时还能提供就业。

    一些企业认为,无论政治发展如何,美国未来仍将是一个重要且足够大的市场。

  • 原文来源:https://www.china5e.com/news/news-1175210-1.html
相关报告
  • 《澳大学研发打印薄膜太阳能电池》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8-11-06
    • 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近日宣布,该校已成功使用传统打印机制作出了厚度不足1毫米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并完成了首次大规模的商业化安装。   据悉,该大学研发的这种太阳能电池使用的是超轻的有机材料,是用传统打印机将电子墨水打印在亚毫米厚度的塑料薄膜上制作而成的。   电池的材质和柔软度类似薯片包装袋,而电池材料也非常便宜,每平方米的生产价格不足10澳元。   200平方米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安装在澳公司厂房屋顶   目前,使用纽大实验室的打印机,每天可以制造出几百米长的薄膜太阳能电池,而如果未来投入商业化生产,使用工业级的打印机,则可轻松实现日产量几千米。不仅成本低、易生产,安装起来也方便快捷。由于材质轻薄,只需用普通双面胶粘贴即可固定。   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物理学家Paul Dastoor教授表示,薄膜太阳能电池及其系统都是纽卡斯尔大学独立研发出来的,包括电子墨水的制作、电池打印以及屋顶安装系统等。   在房顶完成首次大规模的实体安装后,团队对系统进行了测试和调整,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系统升级,不仅大幅提高了系统的美观度,还改善了安装方法和电池效率。   Dastoor教授说:“在过去短短的一年内,我们就已将这个系统的电能输出量翻倍,有望在未来三个月将系统输出再翻一番。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让这种再生能源科技产品安装到所有的房顶上。”   Dastoor教授表示,这种新型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已经完成了实验室的研发工作,下一步是要找到以旧电池制作新电池的办法,实现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安全回收和再利用。
  • 《隆基股份宣布两项太阳能电池效率再创全球纪录》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6-19
    • 经权威的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认证,隆基自主研发的大面积(260.9 cm2)晶体硅-钙钛矿两端叠层电池转换效率达33%,刷新了大面积叠层电池的全球效率纪录。同时,其背接触(BC)组件效率突破26%,再次提升了晶体硅组件的效率上限。两项成果均被收录于第66版太阳能电池效率表,标志着中国在全球光伏技术领域持续领先。隆基在上海SNEC2025技术创新专场上宣布了两项全球效率新纪录。 技术突破:世界纪录重新定义行业标准 在SNEC 2025展会上,隆基股份的晶体硅-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通过材料创新和结构优化,在260.9 cm2的超大面积上实现了突破性的33%效率,较单结硅太阳能电池提升近20%,是全球首个量产规模的33%效率里程碑,为降低光伏能源成本开辟了新途径。同时,26%的背接触(BC)组件效率展现了隆基在背接触(BC)技术上的深厚积累,推动晶体硅组件效率迈向27%的门槛。 作为光伏行业的开拓者,隆基始终致力于技术创新。从引领单晶技术取代多晶硅,引领行业变革,到开创性地开展钙钛矿和碳纳米管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公司已构建起涵盖材料、设备、制造工艺等端到端的研发生态系统。 “隆基的创新基因源于对技术本源的敬畏。”隆基股份创始人、中央研究院副院长、新任CTO李振国表示,“我们不仅注重自身的突破,更倡导协同创新。” 这些意义重大的世界纪录已被正式收录于第66版太阳能电池效率表中。这份权威基准由“光伏之父”马丁·格林教授和全球顶尖科学家组成的专家小组共同编制,自1993年以来一直发表在《光伏进展》杂志上,被公认为追踪光伏技术进步的“黄金标准”。 隆基股份创始人、中央研究院副总裁、新任CTO李振国在上海2025SNEC展会期间在隆基展台发表主题演讲。 创新基因:从细胞技术到协作生态系统 在25周年的新起点上,隆基股份发布了“创新+协同”双引擎战略:加大对硼化物、钙钛矿、氢能等前沿领域的研发力度,同时携手全球合作伙伴构建开放的创新生态。正如李振国所说:“光伏作为主导能源的时代已经到来,但储能、并网等挑战依然存在。只有协同创新,清洁能源才能真正惠及每个人。” 李总强调:“无论是突破单结硅太阳能电池的极限,还是推进下一代串联技术,隆基股份都以开放的心态拥抱多种技术路径。 今天的两项突破体现了我们对研发和效率前沿的不懈投入。我们将继续推动光伏成为世界主要能源。 展会一大亮点是隆基与比利时Innoputs Solar Team合作打造的太阳能赛车“无限阿波罗”。该赛车搭载隆基最新的BC太阳能电池和柔性封装技术,将参加普利司通世界太阳能挑战赛(BWSC)。此次跨界合作堪称“光伏+交通”应用的创新典范,展现了技术的无限潜力。 在2025 SNEC展会上,隆基向全球宣告:中国光伏企业正以科技力量重塑行业格局,加速迈向零碳未来。“过去25年,光伏技术让清洁能源成为全球最经济的能源。”李总在现场表示,“未来25年,我们的使命是让绿色能源融入生活的点点滴滴。这些记录不仅是隆基的里程碑,更是全球能源转型的助推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