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基股份宣布两项太阳能电池效率再创全球纪录》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6-19
  • 经权威的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认证,隆基自主研发的大面积(260.9 cm2)晶体硅-钙钛矿两端叠层电池转换效率达33%,刷新了大面积叠层电池的全球效率纪录。同时,其背接触(BC)组件效率突破26%,再次提升了晶体硅组件的效率上限。两项成果均被收录于第66版太阳能电池效率表,标志着中国在全球光伏技术领域持续领先。隆基在上海SNEC2025技术创新专场上宣布了两项全球效率新纪录。

    技术突破:世界纪录重新定义行业标准

    在SNEC 2025展会上,隆基股份的晶体硅-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通过材料创新和结构优化,在260.9 cm2的超大面积上实现了突破性的33%效率,较单结硅太阳能电池提升近20%,是全球首个量产规模的33%效率里程碑,为降低光伏能源成本开辟了新途径。同时,26%的背接触(BC)组件效率展现了隆基在背接触(BC)技术上的深厚积累,推动晶体硅组件效率迈向27%的门槛。

    作为光伏行业的开拓者,隆基始终致力于技术创新。从引领单晶技术取代多晶硅,引领行业变革,到开创性地开展钙钛矿和碳纳米管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公司已构建起涵盖材料、设备、制造工艺等端到端的研发生态系统。

    “隆基的创新基因源于对技术本源的敬畏。”隆基股份创始人、中央研究院副院长、新任CTO李振国表示,“我们不仅注重自身的突破,更倡导协同创新。”

    这些意义重大的世界纪录已被正式收录于第66版太阳能电池效率表中。这份权威基准由“光伏之父”马丁·格林教授和全球顶尖科学家组成的专家小组共同编制,自1993年以来一直发表在《光伏进展》杂志上,被公认为追踪光伏技术进步的“黄金标准”。

    隆基股份创始人、中央研究院副总裁、新任CTO李振国在上海2025SNEC展会期间在隆基展台发表主题演讲。

    创新基因:从细胞技术到协作生态系统

    在25周年的新起点上,隆基股份发布了“创新+协同”双引擎战略:加大对硼化物、钙钛矿、氢能等前沿领域的研发力度,同时携手全球合作伙伴构建开放的创新生态。正如李振国所说:“光伏作为主导能源的时代已经到来,但储能、并网等挑战依然存在。只有协同创新,清洁能源才能真正惠及每个人。”

    李总强调:“无论是突破单结硅太阳能电池的极限,还是推进下一代串联技术,隆基股份都以开放的心态拥抱多种技术路径。

    今天的两项突破体现了我们对研发和效率前沿的不懈投入。我们将继续推动光伏成为世界主要能源。

    展会一大亮点是隆基与比利时Innoputs Solar Team合作打造的太阳能赛车“无限阿波罗”。该赛车搭载隆基最新的BC太阳能电池和柔性封装技术,将参加普利司通世界太阳能挑战赛(BWSC)。此次跨界合作堪称“光伏+交通”应用的创新典范,展现了技术的无限潜力。

    在2025 SNEC展会上,隆基向全球宣告:中国光伏企业正以科技力量重塑行业格局,加速迈向零碳未来。“过去25年,光伏技术让清洁能源成为全球最经济的能源。”李总在现场表示,“未来25年,我们的使命是让绿色能源融入生活的点点滴滴。这些记录不仅是隆基的里程碑,更是全球能源转型的助推剂。”

  • 原文来源:https://www.nengyuanjie.net/article/115133.html
相关报告
  • 《太阳能电池效率达到46%创造新纪录》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chenss
    • 发布时间:2014-12-24
    • 一项新的世界记录是太阳光直接转换为电能。由法国Soitec and CEA-Leti和德国的Fraunhofer太阳能研究所开发的多结太阳能电池能够将太阳光的46%转化为电能。多结电池用于聚光光伏(CPV)系统,可在拥有大量直接日照辐射地区的光伏电厂生产低成本电力。这是此合作机构在一年内的第二项记录,此前一项记录宣布于2013年9月,清晰显示了欧洲在光伏研究及行业中强大的竞争力。
  • 《隆基绿色能源创下太阳能电池组件效率25.4%的世界纪录》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10-25
    • 根据德国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研究所(Fraunhofer ISE)的认证报告,中国隆基绿色能源创造了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效率的世界新纪录。 隆基股份自主研发的HPBC2.0组件转换效率达到25.4%,打破世界纪录。 隆基表示,这一里程碑将很快得到新南威尔士大学马丁·格林教授的“太阳能电池板效率表”和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 (NREL)“冠军组件效率”数据库的认可。这是自 1988 年有记录以来,中国太阳能公司首次创下晶体硅组件效率的世界纪录。 25.4% 的新效率超过了 Maxeon 于 1 月份凭借其交错背接触 (IBC) 模块创下的 24.9% 的先前记录。这一半个百分点的提升代表着一个重大飞跃,而在这个领域,效率的提升通常是渐进式的。这一突破也使晶体硅模块效率突破了 25% 的门槛。 自2007年SunPower利用IBC技术创下20.3%的效率纪录以来,背接触(BC)太阳能电池一直占据效率排行榜的主导地位。以高效率和兼容性著称的BC技术在过去30年中连续八次创下晶体硅组件效率的世界纪录。 隆基股份向《光伏》杂志表示,虽然这一新纪录是研发方面的突破,但该公司仍在继续努力提高其量产面板的效率。目前,隆基股份用于商业出货的 HPBC 2.0 组件效率已达到 24.8%。 本月初,隆基股份推出了 Hi-MO X10 系列组件,采用 HPBC 2.0 电池,生产电池效率超过 26.6%。该公司还推出了其他几款型号,包括基于 HPBC 1.0 电池的 Hi-MO X6 和 Hi-MO X6 Max,以及采用 HPBC 2.0 技术用于公用事业级太阳能的 Hi-MO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