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研究人员使用被俘获的原子整形光子》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19-10-14
  • 德国加兴市麦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学研究所的Olivier Morin及其同事搭建了第一个重塑单个光子时变轮廓的系统。该团队通过微调脉冲激光束的特性来操纵单个被捕获的原子,以发出和吸收具有所需形状的光子。他们的成果可以为有效交换量子信息带来重要的进展。

    光子是光的量子,可以描述为穿过太空的波包。光子的波函数会随时间扩展,这种分布的特定性质是光子的时间形状或模式。光子用于交换量子信息,控制光子的时间形状的能力可用于增强量子网络的性能。但是,目前很难可靠地创建具有特定时间形状的光子,这阻碍了量子通信网络的发展,尤其是那些具有许多发射器和接收器的量子通信网络。

    激光和铷原子用于光子整形

    铷原子

    现在,Morin的团队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提出了一种在单光子到达接收器之前重塑它们的时间模式的方法。他们的计划包括在光腔内捕获铷原子,并在光子撞击接收器之前让该原子与携带单个信息的光子相互作用。脉冲激光束使该原子吸收具有一种时间形状的光子,然后发射与接收器兼容的具有不同时间形状的光子。

    通过使用这种技术,Morin及其同事能够将单个光子的时间宽度从0.5 ms更改为0.5 μs ,即将宽度缩小了1000倍。他们还能够将宽度更改回0.5毫秒。他们的系统首次展示了在几个数量级上对单个光子随时间变化的波函数的完整,灵活和精确控制的演示。

    Morin及其同事说,他们的技术可能会成为将来创建分布式量子信息系统的重要工具。研究人员设想的可能的应用包括全光量子通信系统。另外,光子整形设备甚至可能成为非局部量子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将支持量子信息的快速交换。该研究目前发表于“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中进行了描述。

相关报告
  • 《原子能机构与冈山大学合作研发硼中子俘获疗法》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pengh
    • 发布时间:2020-07-02
    • 硼中子俘获疗法(BNCT)是一种治疗侵袭性恶性肿瘤的非侵袭性治疗技术。它依靠中子来产生高能的阿尔法粒子来破坏肿瘤内的细胞,而不是周围的组织。最近加速器技术的突破使这种有针对性的技术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国际原子能机构和日本冈山大学现在签署了一项协议,为加强这一领域的合作提供了一个为期三年的框架。 接受BNCT治疗的病人会被注射一种硼基试剂,通常是通过静脉注射,这种试剂会在癌细胞中积累。当稳定的硼同位素(硼-10)被癌细胞中的中子束击中时,它会捕获中子,从而引发核反应并产生高能氦(阿尔法粒子)和锂原子核。细胞核将能量储存在肿瘤细胞内,导致细胞损伤和死亡。靶向肿瘤的方法是有选择地将硼试剂引入肿瘤细胞,而不是像其他放射疗法那样将光束对准细胞,在这种疗法中,健康的组织仍然可能受到损害。生物效应高,细胞损伤靶向性强,是BNCT在临床治疗中的主要优势。 BNCT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硼的浓度及其在靶向肿瘤细胞中的分布,而如何提高这一协调性是目前的主要研发挑战之一。近年来,在优化硼化合物和控制其在肿瘤细胞中的积累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最近,最常见的载体——boronophenylalanine硼(BPA),标签与氟18 (F-BPA)已成功开发和应用监控BPA的药物动力学与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术(PET),它允许获取信息关于肿瘤以及评估硼积累在肿瘤和正常组织。然而,进一步的挑战仍然存在: “目前使用的双酚a每个分子只含有一个硼-10同位素。为了让BNCT更成功地摧毁肿瘤细胞,应该开发结构中含有更多硼-10同位素的细胞靶向剂,”国际原子能机构物理部门负责人Danas Ridikas解释说。“这将是我们与冈山大学研发合作的主要重点之一。” 人们对BNCT重新燃起兴趣的另一个原因是,最近在以加速器为基础的中子生产方面取得了技术突破,这使得医院和癌症研究中心可以安装加速器。仅仅在十年前,BNCT通常必须在能够提供所需强度和质量的中子束照射病人的研究反应堆中进行。必须去一个辐照机构,如研究主任,对公众接受这种疗法产生了负面影响。由于加速器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基于加速器的中子生产选择,病人现在可以在医院环境中进行BNCT,就像在更传统的疗法中一样。 Ridikas说:“BNCT的进一步研发挑战与高能加速器的稳定运行、质子到中子转换靶技术和中子剂量测量有关。”世界各地的专家正致力于建立和运行基于粒子加速器的紧凑中子源,这些加速器位于大学医院或癌症治疗中心。其中一些机构已经开始了临床试验。” 国际原子能机构和冈山大学以前曾在与BNCT有关的各种项目上合作,包括组织讲习班和活动、发表评论报道和协调对相关治疗中心的技术访问。 “BNCT是一种前沿的癌症疗法。这是现代核物理和现代药物细胞生物学的完美结合。然而,我们不应该忘记发展这一困难的医学技术的漫长历史。我们冈山大学的研究人员愿意与国际原子能机构一起进一步发展BNCT技术。” 预期的合作成果包括: 通过建立电子学习课程进行能力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 组织技术活动,包括即将于7月召开的有100多名注册与会者的国际原子能机构技术会议,以评估BNCT技术目前的发展和使用,重点是使用基于紧凑型加速器的中子源。注册这个虚拟事件在这里仍然是可能的; 建立BNCT设施的全球数据库,以便在国际上不同利益攸关方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分享良好做法; 重点交流加速器和靶技术、中子仪器和剂量学、含硼化合物的制备和评价以及BNCT的药理方面的经验和最佳做法;和 编写和发布一份原子能机构出版物《中子俘获疗法的现状》,包括与使用小型加速器驱动的中子源在BNCT方面取得的进展有关的更新。
  • 《德国研究人员开发“通讯”光伏板》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7-17
    • 德国研究人员团队正在进行实际测试,看看如何将具有集成无线电技术的太阳能模块连接起来形成全球网络。 在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的屋顶上,太阳能组件在安装后已连接起来,形成了由多个子网组成的网状网络。 该研究机构正在针对建筑一体化光伏 (BIPV) 应用测试这一解决方案,这些应用通常涉及小型、不同排列或阴影的分区。靠近模块或集成到模块中的电子设备允许根据不断变化的辐射条件控制和监视每个模块。此外,网络运营商可以访问整个设施。 该项目由德国联邦经济事务和气候保护部资助,于 2020 年 3 月启动,旨在为“智能”光伏开发新的解决方案。汉诺威莱布尼茨大学的项目协调员 Jens Friebe 解释说,目标是“将逆变器和数字技术直接集成到光伏组件中,从而提高可靠性、提高效率,同时降低成本。” 组件之间的无线通信和灵活的网络配置允许快速安装,并降低成本,这将在可能的批量生产中得到解决。 为 Voyager-PV 开发的完全集成太阳能模块包括微型逆变器和在免许可 2.4 GHz 频段运行的无线电技术,允许模块和网关等组件之间的连接。软件更新可以在网格内无线完成。 专业项目合作伙伴开发了必要的缝隙天线,通过模块背面的电路板进行电容供电。德国工程公司 WHO 提供了无线电技术,而汉诺威莱布尼茨大学高频技术和无线电系统研究所则开发了缝隙天线解决方案。Optimel 是封装技术领域的专家,负责电子元件的封装。将电力电子设备直接连接到各个太阳能电池串,可以省略旁路二极管,从而减少出现缺陷的可能性并提高能源效率。 汉诺威莱布尼茨大学驱动系统和电力电子研究所开发了电力电子设备,在逆变器中使用了氮化镓 (GaN) 功率半导体。SMA Solar Technology 带来了其在逆变器和系统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斯图加特大学则专注于可靠性。ISFH负责光伏组件的技术研究。 自五月份以来,Hamelin 演示系统一直在传输数据,从而可以监控电力电子设备并从模块读取电流、电压和温度等运行数据。 研究人员表示:“通过在 ISFH 安装网状网络,可以展示多个光伏模块的稳定性和通信自优化能力。” 多个项目参与者能够从各自的位置同时访问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