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研究人员开发“通讯”光伏板》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7-17
  • 德国研究人员团队正在进行实际测试,看看如何将具有集成无线电技术的太阳能模块连接起来形成全球网络。

    在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的屋顶上,太阳能组件在安装后已连接起来,形成了由多个子网组成的网状网络。

    该研究机构正在针对建筑一体化光伏 (BIPV) 应用测试这一解决方案,这些应用通常涉及小型、不同排列或阴影的分区。靠近模块或集成到模块中的电子设备允许根据不断变化的辐射条件控制和监视每个模块。此外,网络运营商可以访问整个设施。

    该项目由德国联邦经济事务和气候保护部资助,于 2020 年 3 月启动,旨在为“智能”光伏开发新的解决方案。汉诺威莱布尼茨大学的项目协调员 Jens Friebe 解释说,目标是“将逆变器和数字技术直接集成到光伏组件中,从而提高可靠性、提高效率,同时降低成本。” 组件之间的无线通信和灵活的网络配置允许快速安装,并降低成本,这将在可能的批量生产中得到解决。

    为 Voyager-PV 开发的完全集成太阳能模块包括微型逆变器和在免许可 2.4 GHz 频段运行的无线电技术,允许模块和网关等组件之间的连接。软件更新可以在网格内无线完成。

    专业项目合作伙伴开发了必要的缝隙天线,通过模块背面的电路板进行电容供电。德国工程公司 WHO 提供了无线电技术,而汉诺威莱布尼茨大学高频技术和无线电系统研究所则开发了缝隙天线解决方案。Optimel 是封装技术领域的专家,负责电子元件的封装。将电力电子设备直接连接到各个太阳能电池串,可以省略旁路二极管,从而减少出现缺陷的可能性并提高能源效率。

    汉诺威莱布尼茨大学驱动系统和电力电子研究所开发了电力电子设备,在逆变器中使用了氮化镓 (GaN) 功率半导体。SMA Solar Technology 带来了其在逆变器和系统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斯图加特大学则专注于可靠性。ISFH负责光伏组件的技术研究。

    自五月份以来,Hamelin 演示系统一直在传输数据,从而可以监控电力电子设备并从模块读取电流、电压和温度等运行数据。

    研究人员表示:“通过在 ISFH 安装网状网络,可以展示多个光伏模块的稳定性和通信自优化能力。” 多个项目参与者能够从各自的位置同时访问网络。

  • 原文来源:https://www.nengyuanjie.net/article/94303.html
相关报告
  • 《德国团队开发用于轻量化建筑结构的激光连接工艺》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3-04-06
    • 众所周知,现代轻量化结构能够帮助汽车、船舶、铁路和航空航天工业节省燃料和材料,从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轻质面板的制造也比传统方法更快、更便宜。 近日,德国弗劳恩霍夫材料和光束技术研究所(Fraunhofer IWS)宣布开发出一种方法,可以将这种经过验证的设计原则转移到其他行业。 通过使用激光连接工艺,他们将细丝空心腔结构与盖片焊接在一起,形成轻质的“三明治”夹层板。这种金属结构可以在Fraunhofer IWS的卷对卷工艺中特别高效地进行生产。新技术确保了更高的生产速度,以及轻量化面板的更广泛用途,这为船舶上层建筑、铁路和工厂建筑的建造开辟了新的轻量化构建视角。 基于激光的“三明治电镀”(sandwich plating)方法为工业提供了许多技术、经济和生态潜力。Fraunhofer IWS研究员Andrea Berger表示:“有了这项技术,轻质面板和型材的生产速度和成本效益都比传统方法快得多。此外,新工艺还消除了对粘合剂和其他额外材料的需求,这有利于轻松回收用这一工艺生产的轻质结构。” 如今,许多轻量级建筑商经常会使用空心夹层板,而不是厘米厚的重型钢板。尽管与实心钢相比,它们的重量要轻得多,但对于车辆、飞机或大厅隔墙、天花板来说,它们已足够坚固。在薄钢、铝或塑料的内部结构框架基础上,建筑制造商通常会在两侧焊接或粘合薄板。 来自德国萨克森州的一家大型货车制造公司向Fraunhofer IWS提出了一项挑战,该挑战启动了新的激光轧制工艺:制造商已经在其车辆技术中使用轻质铝型材。 然而,他们所应用的挤压工艺难以适配任意厚薄度的内部薄板,厚度下限约为1.5 mm。但由于人们希望节省尽可能多的材料和重量,这成为了一个难解之题。 面对这一难点,Fraunhofer IWS的研究人员用激光焊接轧机顺利破局。利用这一系统,他们在两个滚轮之间引导轻质内部结构的柔性核心层,覆盖板在顶部和底部滚动。扫描仪控制的激光被从两侧斜定向精确地射入核心层和表面之间的超薄间隙之间。 这时候,他们会精确地加热金属表面。根据所选板材材料的不同,局部温度达到660℃ -1400℃。然后,辊子将轻微熔化的芯层表面和覆盖层牢固地压在一起,使它们永久结合。 环保型的激光加工 这种特别轻的薄板可以在一次通过轧制工艺生产。与高温挤压等传统方法相比,激光焊接节省了大量的能量,因为能量丰富的光只需要将金属表面局部熔化到极薄的厚度。它也适合低成本的大规模生产。 即使是实验室的原型也能达到很高的生产速度。Andrea Berger估计,这种系统发展到工业规模后,每分钟可以生产超过10米的轻质板材。此外,这种机器可以快速转换为新的型材或板材结构。
  • 《研究人员试验于海上应用的薄膜漂浮光伏系统》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12-03
    • 荷兰的一项新合作研究正在探索在海上部署薄膜漂浮光伏系统的经济可行性。 由研究机构TNO牵头的一个联合体在鹿特丹附近的一处湖泊安装了一个试点系统,该项目还将研究柔性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发电量、漂浮装置在面临海浪和强风时的表现以及装置表面有机物的生长。 Solar@Sea II项目包括两个尺寸为7×13米的浮体,浮体上方装有20kWp太阳能电池组件。组件和浮体都由联合体开发的柔性材料制成。 据TNO称,系统设计使浮体和组件对波浪的抵抗力变得更小,这意味着与刚性浮体相比,这种浮体和锚定系统可以更轻,因此生产成本也更低。 Solar@Sea II项目由两个浮体组成,组件功率20kWp 该试点项目将持续到2022年夏,项目已获得荷兰经济事务和气候变化部的补贴。 TNO研究员兼Solar@Sea II项目经理Wim Soppe表示,从技术上来说,在海上安装带有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大型漂浮系统并使其运行几十年非常具有挑战性。 "此外,由于重型刚性浮体的材料费用,在通常情况下,这些系统很难实现经济可行性。这种新概念所需的材料要少得多,因此,它应该也会便宜得多,我们对此寄予厚望。” 在完成这个项目后,下一步工作是在北海建造和安装一个漂浮系统。TNO表示,目标是在2024年左右开发一个1-5MWp、可与北海风电站共址的商用系统。 荷兰已经拥有一个由Oceans of Energy公司开发的海上漂浮光伏电站,能源公司Equinor今年早些时候透露,计划与工程公司Moss Maritime合作,在挪威海岸波涛汹涌的水域测试一个漂浮光伏电站试点项目。 而在其他地方,包括Ocean Sun和Fred Olsen Renewables公司在内的一个联合体获得了在加那利群岛海岸开发一个250kWp漂浮光伏试点项目的欧盟资助。这一项目被用来探索漂浮光伏技术在颇具挑战的海洋条件下的性能。 开发商BayWa r.e.已在荷兰部署了大量内陆漂浮光伏电站,今年早些时候,BayWa r.e.在采沙湖投运了两个总功率为71MWp的电站,公用事业公司RWE的目标是2021年年底前,在荷兰完工一个6.1MWp的漂浮光伏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