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川乐山光伏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19-10-29
  • 从乐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获悉,乐山围绕产业链招商做大做强多晶硅光电产业。

    乐山市围绕构建"3+1"现代产业体系,瞄准光电产业上下游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取得显著成效。2019年签约总投资150亿元晶科25GW单晶拉棒切方项目和总投资60亿元协鑫年产8万吨颗粒硅项目;即将签约落地总投资60亿元横店东磁5GW单晶拉棒、切片、电池片项目和总投资30亿元的永祥新能源2.5万吨高纯晶硅项目。天津中环15GW拉晶切片、西安创联5GW单晶硅棒切片、天合光能5GW电池片等项目也在积极推进中。预计到2022年,乐山市多晶硅光电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全产业链将贡献税收超100亿元。

    主要做法是:

    一是领导牵头挂帅招商。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带队招商,建立党政"一把手"挂帅、分管领导主抓、区县主体、部门主责、要素部门保障、经合部门牵头的招商引资机制,为今年全年招商引资取得重要突破起到重要促进保障作用。

    二是市区两级通力协作。由市经合外事局会同市经信和五通桥区组建专门的招商队伍,强化招商力量,多渠道招大引强。结合机构改革,五通桥区成立营商环境服务管理局,营造良好的政商关系和营商环境,创新服务机制,从项目规划、建设审批、入住等环节全程跟踪服务,让企业"一次都不跑",晶科一期从项目开工、厂房建设、设备安装、生产调试到点火试产用时仅100天,创造行业最快速度。二期项目也正式动工,各项建设正有条不紊地进行。

    三是强化政策支持引领。为加快推进乐山多晶硅光电产业发展,打造千亿光电产业集群和"中国绿色硅谷",乐山市出台《乐山市加快多晶硅光电信息产业发展支持政策》。为多晶硅光电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四是加大省市资金支持。目前,乐山市已与上海中平资本、江苏中能、泽业投资合作组建了总规模100亿元(首期45亿元)的乐山市多晶硅光电信息产业基金,投入到晶科、协鑫项目。为多晶硅及光伏产业争取省级专项资金6000余万元。

相关报告
  • 《2021年西安集成电路产业 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9-01-02
    • 集成电路产业是现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和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城市现代化、科技化水平的重要标志。2017年西安超过杭州、成都,成为全国集成电路设计业规模增长最快的城市。 6年来整体规模扩大6倍 集成电路和光电芯片,从制造技术来看都属于半导体领域,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西安在存储器、移动通信、北斗导航芯片和功率器件的研发方面都具有领先优势。在光电领域,高折射率硅光芯片、微纳光波导光栅耦合器和VCSEL激光器芯片、半极性GaN光电芯片衬底材料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近年来,西安大力发展集成电路及其关联产业,全市目前拥有集成电路企业及相关科研机构200余家,产品涵盖通信、物联网、卫星导航、消费类电子等众多领域,已形成制造业快速发展、设计业与封装测试业协调联动的良好发展格局。过去6年,全市集成电路产业整体规模增长近6倍,复合增长率超过30%,产业规模稳居全国前列。 2017年上半年,西安100余家光电芯片企业中销售收入在千万以上超过30家,实现产值20多亿元,集成电路产业从2011年的100多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600多亿元,整体规模扩大超过6倍。2017年西安集成电路设计业规模达到70多亿元,同比增长超过百分之百,位居全国城市第5,超过杭州、成都,成为2017年全国集成电路设计业规模增长最快的城市。 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和项目 专业的服务平台,为推动产业发展和进步提供了良好的支撑作用。国家集成电路设计西安产业化基地,是国家7+1模式的重点布局,西安集成电路设计专业孵化器,是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两大专业机构围绕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提供产业公共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建设专业技术支撑平台,改善产业发展环境。陕西光电子集成电路先导技术研究院是国家首批的专业化光电子创新平台,与西安光电子专业孵化器一起,通过科研投资和孵化布局光电芯片行业领先技术,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和项目。 2017年,西安市光电芯片相关行业在产值过千万以上的超过30家,共实现产值22亿元,同比增长19.7%。西安奇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可以称得上是国内光子集成领域的开拓者,致力于掌握光子集成技术的核“芯”技术,专注于高端PIC(光子集成线路)的芯片、器件、模块及子系统的研发,凭借自主研发的高折射率差、低损耗、低成本和三维光电子集成技术,开发出高密度、多功能、小体积、低能耗的光通讯核心器件,具有多功能、多通道、超高密度和微小尺寸等特点,主要应用在5G高速通信、光纤到户、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产业的光传输系统的应用领域,并提供全球领先的光传输解决方案。 2025年光电产业产值过700亿元 根据相关产业规划,到2021年,西安集成电路产业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其中集成电路设计产业产值过100亿元,制造业产值过500亿元;光电芯片产业3年产值突破100亿元,到2025年实现光电产业产值过700亿元。在3~5年内将形成光电芯片产业集群,形成规模化集群效应,培养一批光通信、光显示、光照明等领域的行业龙头。培育3~5家产值过10亿元、50家产值过亿元的光电企业;形成3~5家产值过100亿元,10家50亿~100亿元,20家10~50亿元,50家产值过亿元的集成电路企业。 在移动通信、导航和存储器等特色领域,西安的核心芯片技术水平将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 《四川华蓥打造玄武岩新材料产业集群 力争2020年产值达300亿元》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5-22
    • 5月16日,四川帕沃可纤维制品有限公司第三期项目建设基地,工人正在安装、调试设备,力争今年6月底建成投产。 据了解,这条即将建成投产的生产线是一条全自动化大型瓷窑玄武岩集成设备生产线,属于节能环保项目。项目建成投产后,该公司总产能将达到15万吨,产值有望突破10亿元。届时,四川帕沃可纤维制品有限公司将成为西南地区产业规模最大、技术领先、行业标杆的玄武岩连续纤维生产基地。 近年来,华蓥市依托丰富的玄武岩资源,将玄武岩纤维产业作为一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培育和发展,依靠技术的不断创新,致力打造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玄武岩连续纤维产业集群。该市通过量身定制玄武岩新材料产业园招商方案,重点推出和招引玄武岩离心纤维(岩棉)、连续纤维(CBF)等10个高端项目、上下游企业,推动玄武岩新材料产业延链发展,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加快抢占玄武岩产业高端市场。 华蓥市还主动与相关机构对接,依托现有玄武石资源和行业领军企业帕沃可公司聘请专家团队,启动玄武岩纤维新材料产业规划编制工作,力争到2020年建成占地1000亩、投资总额80亿元、产值达300亿元、技术水平全国领先的战略性新材料产业园,将华蓥建成加全国尖端新材料产业基地、全国尖端复合材料制品重要输出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