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经合组织发表《新潟宣言》 确定粮食安全目标》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 潘淑春
  • 发布时间:2010-10-19
  • 2010-10-18 讯:人民网东京10月17日电 (记者崔寅)亚太经合组织首次粮食安全部长会议17日在日本新潟闭幕。会议发表了《新潟宣言》,确定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加快贸易投资”两大共同目标,并制定了行动计划。
  • 原文来源:http://www.tech-food.com/news/2010-10-18/n0437390.htm
相关报告
  • 《《2022年亚洲及太平洋区域粮食安全与营养状况》发布》

    • 来源专题:农业立体污染防治
    • 编译者:季雪婧
    • 发布时间:2023-03-01
    • 近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世界粮食计划署(WFP)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共同发布《2022年亚洲及太平洋区域粮食安全与营养状况》报告。报告指出,伴随着亚洲城市地区快速扩张,到2030年,该区域将有近55%的人生活在城市地区,对城市粮食安全与营养造成巨大压力。   报告显示,亚太区域在政策制定和城市规划上面临全新挑战:一方面低收入地区增加,另一方面粮食价格不断上升。因此,制定城市粮食议程需考虑到基础设施、交通、清洁水源等多方面内容。   本次发布的是亚太区域第5份《粮食安全与营养状况报告》。过去几年发布的报告指出,消除饥饿和各种形式营养不良的工作缺乏进展甚至有所倒退,距可持续发展目标渐行渐远。退步趋势早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前就已显现。2022年,虽然新冠病毒的破坏性影响在亚太区域多地都已减弱,但受到世界两大产粮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冲突影响,粮食、饲料、燃料、肥料和资金(5F)短缺危机接踵而来。过去一年,多种不利因素引发粮食和能源价格创新高,多地家庭生计遭重创,民众面临饥饿与贫困问题。   2022年3月,FAO食品价格指数历经两年以来的稳步增长后,达到该指数创立以来最高水平。此后虽有下降,但较之2020年依然高出28%。农资价格高企,气候与天气等不利条件持续造成市场不稳定因素增加,导致粮食价格节节攀升。同年11月FAO发表的《粮食展望》显示,粮食进口价格创下19.4万亿美元的新纪录。   报告还关注城市地区面临的挑战和决定营养不足、超重和肥胖症等不健康膳食的各方面因素,并研究多种城市环境和干预活动。结果显示,消除饥饿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和世界卫生大会2030年粮食安全与营养目标能否完成,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城市粮食安全与营养水平。   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亚太区域共有3.96亿人食物不足,10.5亿人处于中重度粮食不安全状况。亚太区域健康膳食成本昂贵,难以普及。在本区域多数国家,近20亿居民无力负担健康膳食,占本区域总人口的44.5%。   报告呼吁,各个国家应携手应对粮食安全危机对于经济、家庭和个人产生的影响,尤其要关注妇女和儿童的需求。
  • 《亚行、FAO、IFAD协力解决亚太地区粮食安全问题》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潘淑春
    • 发布时间:2010-09-27
    • 食品伙伴网讯: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25日讯(记者刘阳禾)亚洲开发银行(亚行)、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及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IFAD)已开始协力解决亚太地区普遍存在的饥饿问题,共同构筑粮食安全体系。 中国经济网记者从亚行了解到,在关于“千年发展目标”的联合国峰会上,三大组织的负责人签署了为期三年的《亚太区域粮食安全伙伴关系框架》。该框架协议强调,虽然亚太地区在完成多个“千年发展目标”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在解决饥饿与粮食安全问题等重要领域仍远远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