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八成黑臭水体治理今年将初见成效 》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8-06-29
  • 近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下发通知,要求合肥等地加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列入治理计划的城市黑臭水体要在今年6月底前必须全部开工,进一步筑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按照计划,今年全省80%的黑臭水体完成治理主体工程建设,着力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特色景观。

    通知要求各地要加快前期工作,确保全省列入治理计划的城市黑臭水体要在今年6月底前全部开工。加快在建项目的治理进度,今年全省80%的黑臭水体完成治理主体工程建设,达到初见成效标准。

    与此同时,包括环巢湖流域在内,全省县城黑臭水体排查工作已经全面开展。按照计划要求,近期要完成县城黑臭水体的排查、制定整治计划以及年度的治理实施方案,确保今年各市都要有开工的项目。省住建厅还将对全省县城黑臭水体排查核实情况予以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通知还指出,合肥、芜湖、安庆等市要根据前不久的国家专项督查,进行全面体检、补齐短板,及时理清问题抓整改,对截污不到位的、合流制管网溢流污染的、管护不到位的、施工期间配套工程不到位的,分类制订方案,全力攻坚,加快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

    按照相关部署,2018年底,安徽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上,要以完成河道截污、清淤、清除水面漂浮物及沿岸垃圾,水体达到不黑不臭为重点,全省将确保新增50个以上黑臭水体达到治理目标。到2020年,安徽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

    另外,安徽提出坚持水岸同治、系统治理,黑臭水体治理将注重与治理城市水环境、海绵城市建设等相结合,严格落实河长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着力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特色景观,有效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相关报告
  • 《江苏今年计划实施黑臭水体整治项目已完成八成》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8-09-29
    • 苏州市吴江区柳胥河,两岸柳树低垂,河里流水清清。而就在去年6月之前,这条河还是一条散发着臭气的黑水河。柳胥河“丑小鸭变天鹅”的故事,在我省的每一个城市里都正在发生。它们是我省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以来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成为百姓点赞的民生工程。 9月21日,省政府在苏州举行全省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现场推进会,这是继去年7月省政府在宿迁召开现场推进会之后,对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的再动员、再部署。 160个城市黑臭水体碧波重现 据省整治办统计,近两年,全省累计完成黑臭水体整治160个,整治长度320余公里,清淤疏浚400余万立方米,整治改造河道两侧排口1700多个,敷设截污管道200余公里,建设改造沿岸绿化和滨水空间100万平方米以上。通过整治,越来越多的黑臭河道重现碧波美景。 省住建厅副厅长陈浩东在会上通报全省黑臭水体整治任务完成情况:今年计划实施黑臭水体整治项目129个,截至8月底,平均进度为78.74%。水质检测达标率87%,比去年提高44个百分点。 陈浩东提出,目前黑臭水体整治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整治进展不平衡,南京、徐州、常州、苏州到今年年底基本完成整治任务,但盐城、淮安、扬州、南通等市整治任务十分繁重;个别城市摸排不细,整治范围未覆盖全部建成区,整治不全面;个别城市整治后的水体水质不能稳定达标,出现返黑返臭现象。 加大整治力度,启动省级专项督查 省环保厅副厅长潘良宝介绍说,今年5月8日至21日,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派出督查组,对我省南京、无锡、扬州3个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情况开展专项督查,认定3个市已完成整治45个黑臭水体,但也发现有10个水体未消除黑臭、有12个水体存在问题,同时,新发现黑臭水体33个。8月底前,3个市向生态环境部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报送整改落实情况。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为此,省环保厅将开展省级专项督查,及时发现问题、限期整改,确保完成既定目标。 “省级专项督查”通过查阅资料台账、入户调查、水质监测、现场“走河”、举报核实等步骤,重点督查黑臭水体整治相关制度的建立情况、黑臭水体整治实质性措施落实情况、黑臭水体整治成效、企业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达标排放情况。同时,对督查期间群众举报的疑似黑臭水体进行核实。 督查结束后,将督查发现问题清单移交各市政府,要求限期整改并向社会公开。省环保厅要求各地务必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大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力度,坚持系统思维,从“长治久清”目标出发,健全长效管护机制,还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 重建城市水体良性生态系统 会议组织现场观摩了吴江区柳胥河整治、相城区夏圩港整治、姑苏区新湘苑小区污水管道非开挖修复、苏州高新区“畅流活水”4个项目。4个项目代表了对四种不同水体环境的针对性解决方案,整治完成后,均实现城市水体良性生态系统的重建。 柳胥河所在柳胥村,外来人口众多、周边企业和个体商户云集。柳胥河截污不彻底,加之水源不足、流动性差,成了一条黑臭河。为了整治柳胥河,吴江区新建2500米截污管道和一座污水提升泵站,进行封堵排污口、清除河底淤泥等一系列工作。同时,利用吴江区城北污水处理厂尾水补充柳胥河,新建一座溢流坝、提升柳胥河水位,让清澈的河水每日不歇地流动起来。柳胥河整治工程去年12月底完工。记者看到,河底已长出碧绿的水草,新的生态系统正在逐渐形成。 而苏州高新区“畅流活水”项目则实现让更大区域范围的水流动起来。苏州高新区西临太湖、东依苏州古城,受自然地形限制,东西向水系受阻,河水流动性差。苏州高新区设计了“北引”和“西引”相结合的方案,新建饮水闸站两座、船闸枢纽一座、调水控制闸8座。通过这些新建设施,“北引”沟通南北水系,“西引”沟通东西水系,解决整个东部城区的清水补充和水体激活。.
  • 《安徽: 沿江五市两年内消除黑臭水体 》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8-08-20
    • 近日,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了《全省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实施方案》,要求到2020年,围绕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总体目标,实现沿江地区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基本整治,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绿色发展大力推进,长效机制初步建立。 《方案》明确,到2020年,沿江设区城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全面建立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长效机制,县城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持续推进;沿江15公里范围内现有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全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沿江城镇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沿江设区城市、县城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9%和98%;沿江地区完成自然村常住农户非卫生厕所改造,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5%以上,实现所有乡镇政府驻地、美丽乡村中心村、重点流域周边、水源地重点地区及环境敏感区的村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全覆盖;构建城市生态网络,沿江5市划定永久性城市绿带。 《方案》要求,今年底前,沿江5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80%,2020年底前,沿江5市城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县城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持续推进,实施控源截污,有效处置底泥和积存垃圾,开展生态修复,建立长效管控机制;强化城镇污水治理,实施污水处理提标改造工程,推进生活污水统一纳管,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加快推进生活垃圾治理,加快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积极落实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加强固体废物治理;深入推进农村“三大革命”,大力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稳步实施农村改厕工作;开展渔民上岸安居工程“回头看”,切实加强问题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