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粮食展望》报告,预计2019年全球肉类产量将迎20余年来首跌》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生命健康领域集成服务门户
  • 编译者: 毛开云
  • 发布时间:2019-11-24
  • 11月7日,FAO发布《粮食展望》报告。报告评估了各种粮食商品的市场和生产趋势,包括谷物、鱼、糖、油料作物、牛奶以及肉类,并特别报道了镰刀菌枯萎病热带4号(TR4)对全球香蕉市场构成的威胁。报告还指出,由于中国受非洲猪瘟影响而大批屠宰猪群,预计2019年世界肉类产量将出现20余年来的首次下跌。

  • 原文来源:; http://www.fao.org/3/CA6911EN/CA6911EN.pdf
相关报告
  • 《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牛流感监测新指南》

    • 来源专题:农业生物安全
    • 编译者:任洁
    • 发布时间:2025-05-19
    • 2024年12月23日,面对全球多地接连报告牛及其他哺乳动物感染禽流感的案例,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布最新指南,指导成员国建立有效的监测体系,以实现牛群中流感病毒的早期发现和快速响应。自20多年前首次出现以来,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毒已演化出多个分支。其中,2021年首次发现的2.3.4.4b分支显示出广泛的跨物种传播能力,不仅感染野生鸟类和家禽,还蔓延至包括老虎、熊、海豹、宠物猫狗在内的多种陆地和海洋哺乳动物。今年,奶牛感染及与其接触的农场工人被感染的事件频发,凸显加强牛群流感监测的紧迫性。FAO指出,鉴于H5N1病毒在全球范围内的持续扩散,从鸟类传给牛、再由牛传给人的风险正在上升。新发布的《牛群中A(H5N1)流感监测建议》强调,各国应优先通过被动监测系统鼓励农民和兽医上报疑似病例,并重点关注家禽密集区、奶牛集中养殖区或候鸟迁徙路径附近的高风险区域。根据指南,一旦确认牛只感染H5N1病毒,应立即通知公共卫生部门,并启动对农场工人及相关人员的追踪调查。同时,建议利用疫苗接种活动进行机会性检测,并结合季节变化、野生动物迁徙模式等因素制定风险导向的采样策略。目前,部分受感染牛只表现出明显症状,如产奶量下降、乳汁变稠、食欲减退、发热等,但也存在无症状感染的情况,增加了防控难度。专家提醒,虽然猪可能不表现出疾病症状,但其体内可能促成禽流感与人流感病毒的基因重组,带来新的大流行风险。该指南为各国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监测效率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适用于其他养殖哺乳动物的健康管理。
  • 《FAO发布《粮食和农业的未来:趋势与挑战》报告》

    • 来源专题:农业立体污染防治
    • 编译者:金慧敏
    • 发布时间:2017-03-10
    • 粮农组织近日发布的出版物《粮食和农业的未来:趋势与挑战》提出核心问题:展望未来,世界农业和粮食系统是否能够可持续地满足全球迅速增长人口的需求。报告指出扩大粮食生产和经济增长往往付出了破坏自然环境的沉重代价。曾经覆盖地球的森林近一半已不复存在。地下水源正在迅速枯竭。生物多样性也已经被严重侵蚀。高投入、资源密集型耕作系统造成了大面积毁林、缺水、土壤流失和温室气体大量排放,不能提供可持续的粮食和农业生产。同时,随着全球饮食结构的变化,更多的人将减少食用谷物,增加肉类、水果、蔬菜和加工食品的消费,而结果将是进一步加剧上述压力,包括森林砍伐,土地退化,和温室气体排放。 报告指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玉米、稻米和小麦产量的平均增长率总体上仅略高于1%。报告认为应对以上多重挑战,只维持常态是不可行的。农业系统、农村经济和自然资源管理都将需要实行重大转型变革。 报告认为核心挑战是减少投入,增加产出,同时保护和改善小规模和家庭农民的生计,确保最脆弱群体获得粮食。为此,需要采取一种双轨方法,将投资与社会保护结合起来,以便立即解决营养不足问题,并且开展有利于穷人的生产活动投资,特别是在农业和农村经济方面,可持续增加穷人的创收机会。 报告提出世界需要转向更加可持续的粮食系统,更有效地利用土地、水和其他投入物,大量削减化石燃料的使用,大幅减少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更多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并减少浪费。报告认为,这将需要更多的农业和农产食品系统投资,以及更多的研究和开发支出,以促进创新,支持可持续产量增长,并找到更好的方法来解决缺水和气候变化等问题。 报告指出,除了提高产量和抵御冲击的能力以外,同样重要的是创建更好地将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农民与城市市场联系起来的食物供应链,以及确保消费者能够以可承受的价格获得营养和安全食品的措施,例如定价政策和社会保护计划。 报告确定了世界粮食系统的15个趋势和10项挑战。报告全文可访问:http://www.fao.org/3/a-i6583e.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