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荐读 | 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制定的情报感知研究》

  • 来源专题:数智化图书情报
  • 编译者: 黄雨馨
  • 发布时间:2023-09-21
  • 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制定的情报感知研究

    马雨萌1,2, 王延飞1

    1.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北京 100871

    2.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北京 100190


      摘要

          以“情报感知”理念指导战略性新兴产业情报工作,能够帮助决策者应对复杂决策环境和科学把握产业政策窗口。本文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制定关切下,分析了情报用户需求、情报对象内容、情报任务组织三类情报感知要素,以情报感知线索发现、情报感知技术应用、情报感知结果刻画作为实施要件,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决策中的信息不完备问题,提出了基于情报感知的解决方案,为开展基于情报感知理念的科技情报工作提供了参考示范。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政策制定; 情报感知; 线索发现; 情报刻画


  • 原文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Yy9-CiDozE_PqIWTEHX7wg
相关报告
  • 《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与技术主题演化路径识别分析 ——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

    • 来源专题:数智化图书情报
    • 编译者:程冰
    • 发布时间:2025-07-22
    • 摘要: 【目的/意义】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技术主题演化路径识别方法,为产业政策的制定与优化、技术的布局与发展提供重要参考。【方法/过程】以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与专利文本为数据集,综合运用LDA模型和Word2Vec算法提取政策与技术主题,并通过相似度计算的方式识别产业政策与技术的演化脉络及互动关系。【结果/结论】政策关注点从早期的示范推广转向了重点技术研发和产业链全方位完善,技术研究逐渐向电池效能挖掘、充电基础设施智能化和动力系统性能提升等方向深化。政策与技术研究之间形成了协同推动关系,但需提高在智能化、氢能、混合动力方向的技术研究匹配度,与政策导向保持紧密协同,以提升产业整体韧性与安全水平。 【创新/局限】本文对产业政策与技术发展互动演化关系进行了有效探索,可为产业政策完善与技术布局优化提供新视角,局限在于需要纳入更多数据源进行多维度分析,并进一步优化主题模型。
  • 《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材料研究”通过验收》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3-30
    • 2018 年 3 月 22 日,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材料研究”在长春通过了由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组织的专家验收。   新材料是当代产业技术发展的基石,更是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中国科学院在 2012 年启动了“面向战略新兴产业关键材料研究”重点部署项目,重点开展“基于过渡金属催化的聚合物材料制备及应用研究”、“核一级关键结构与功能材料”、“重要人工组织材料的研究”、“光电转换与存储关键材料与工艺技术攻关及其系统集成”四个课题的研究工作。   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牵头,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金属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共同承担。   经过科研人员 5 年多的不懈努力,该项目研制了新一代全合成基础油、二氧化碳基聚合物多元醇、 I-690 合金管材和镍基焊材以及核用润滑材料、新一代胆红素吸附材料、骨植入体表面复合硅酸钙陶瓷涂层材料、染料敏化电池关键材料。突破了新一代全合成基础油的制备技术、二氧化碳基聚合物多元醇制备技术; I-690 合金超纯净熔炼及管材组织均匀化、镍基焊材拉拔与缺陷控制、核用润滑材料复配与制备技术;新一代胆红素吸附材料制备技术、骨植入体表面复合硅酸钙陶瓷涂层制备技术;染料敏化电池关键材料技术、高稳定性电解液、瞬时热固化封装技术等新材料关键技术。   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了千吨级 / 年高性能聚乙烯油示范工艺包设计;建成了低分子量二氧化碳基多元醇千吨级试验线,并稳定生产 300 余吨多元醇;研制的 I-690 合金传热管得到应用;建设了染料敏化电池兆瓦级自动化生产线,构建了包括发电、储能及节能负载模块的智能微电网系统。并培养了一批高分子材料、核用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和光伏发电及储能材料领域的中青年骨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