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通过鼻途径运输至大脑的定量分析》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研发动态
  • 编译者: 杜慧
  • 发布时间:2014-12-18
  • 血-脑屏障(BBB) 防止药物渗透入脑并且限制了对脑部疾病的治疗。鼻腔给药是一种方便的给药方式,它可以绕过血脑屏障,使得药物直接运输至大脑。事实上,许多科学杂志已经报道药物在大脑中的富集是在特殊传递系统(DDSs)中药物封装后进行的。本文旨在分析药物通过鼻途径运输至大脑的定量数据,揭示了通过不同鼻腔给药途径大脑药物传递和定位的效率。我们寻找了发表于1970年-2014 年之间的文章,这些文章报道了通过鼻腔或肠外途径将药物或模型化合物运输至大脑,并且包含了足够计算大脑定位效率的定量数据。共 73 篇文章 (报道 82 个化合物的数据)符合该搜索条件,我们分析了这些文章的实验条件、数学公式、分析方法和药物脑定位的效率: 药物靶向效率 (DTE %) 和鼻到大脑直接运输 (DTP %)。这一分析的结果表明不同研究之间通过鼻途径的大脑传递效率差异明显,但与药物的理化性质无相关性。相比于鼻腔给药途径,基于粒子和凝胶的特殊传递系统优势有限。然而,特殊试剂 (例如,吸收促进剂,粘膜粘附性化合物,靶向残留物) 可以提高鼻途径的给药效率。通过鼻途径的药物靶向的定量分析需要更多附有详细分析方法的实验结果来支持。对这些数据的定量分析有助于具有高脑靶向效率的特殊给药系统的发展。

相关报告
  • 《莫西沙星是治疗结核病一种有效、安全的候选药物:一项Meta分析》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李阳
    • 发布时间:2016-03-24
    • 近期,来自苏州大学附属传染病医院及江苏省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合作评估了将莫西沙星引入结核病治疗推荐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其相关成果于2015年10月16日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上。 研究人员针对9项关于比较莫西沙星联合推荐治疗方案与单独采用推荐治疗方案在治疗结核病方面疗效的合格研究进行了Meta分析,发现在疗效分析方面,痰培养转化率的综合OR值为1.895[95%可信区间为1.355-2.651,p=0.000],说明相较于单独采用推荐治疗方案,莫西沙星联合推荐治疗方案的痰培养转化率要有所升高;复发率的综合OR值为0.516[95%可信区间为0.342-0.920,p=0.022],表明将莫西沙星加入推荐治疗方案能够降低治疗后结核病的复发率。在安全性分析方面,综合OR值估算约为1.001[95%可信区间为0.855-1.172,p=0.989],表明将莫西沙星加入推荐治疗方案来治疗结核病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数。 综上所述,将莫西沙星加入推荐治疗方案用于治疗非耐药结核病能够通过提升痰培养转化率及降低结核病复发率来改善临床疗效。
  • 《2023年的新药物靶点》

    • 编译者:杜慧
    • 发布时间:2024-07-10
    • 在2023年,全球药品监管机构批准了49种新药,这些新药不包括疫苗和基因疗法。本研究重点分析了其中40种新药的明确作用机制(MoA)靶点。根据药品说明书和原始文献,我们识别出12个新的药物靶点。文章简要概述了这些新靶点及其对应的9种药物,为药物研发领域提供了新的视角。此外,本研究是NIH Common Fund“照亮药物基因组(IDG)”计划的一部分,旨在通过提供试剂、表型和可挖掘的数据库,促进对药物基因家族中未充分研究的蛋白质的研究,特别是G蛋白偶联受体(GPCRs)、激酶和离子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