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苯甲醇制对二甲苯联产低碳烯烃移动床(DTMPX)技术通过成果鉴定》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亮点监测
  • 编译者: feifei
  • 发布时间:2018-12-12
  • 11月30日,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许磊团队与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延长石油”)合作开发的“甲苯甲醇制对二甲苯联产低碳烯烃移动床(DTMPX)技术”科技成果在北京通过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成果鉴定。该技术的开发,不仅在对二甲苯的生产中实现了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的结合,而且可以为聚酯的生产同时提供所需的两类基本原料——对二甲苯和低碳烯烃,为合理规划对二甲苯-对苯二甲酸-聚酯产业布局,建立一体化基地或产业园区提供了技术保障,从而可以有效降低生产运营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相关报告
  • 《我所在甲醇与一氧化碳耦合制取芳烃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亮点监测
    • 编译者:yanyf@mail.las.ac.cn
    • 发布时间:2018-10-17
    •         近日,我所甲醇制烯烃国家工程实验室刘中民院士、朱文良研究员团队在甲醇与一氧化碳耦合制取芳烃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研究以通讯形式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上,并被评为热点论文(Hot Paper)。   芳烃(苯、甲苯、二甲苯)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其产量和规模仅次于乙烯和丙烯。目前,芳烃的大规模工业生产是通过石脑油为原料的芳烃联合装置实现。近年来,我国聚酯工业高速发展,芳烃消费量快速上升,供应缺口逐年加大。因此,加快芳烃生产、发展芳烃新技术对于我国聚酯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由于我国石油资源短缺,煤炭丰富,能源及化学品的清洁高效供应已成为国家发展中亟须解决的问题。发展煤经甲醇制芳烃等化学品技术,对于降低原油对外依存度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意义重大,且市场前景广阔。甲醇制芳烃反应常选用具有择形性的ZSM-5分子筛作为催化剂。因为氢转移反应存在,生成芳烃的同时会伴随着烷烃生成,芳烃选择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该工作中,科研人员发现在无金属改性的纯H-ZSM-5分子筛上,甲醇与一氧化碳能够发生耦合反应,获得约80%芳烃选择性。另外,该工作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芳构化机理:甲醇与一氧化碳在H-ZSM-5上发生羰化反应生成羰化物中间体,然后与烯烃反应生成环戊烯酮类中间体,经脱水得到芳烃。通过13C核磁与同位素示踪等方法,证明了一氧化碳的碳能进入到芳烃以及环戊烯酮类中间体中。由于一氧化碳中的碳部分进入到芳烃中,相对甲醇直接制芳烃,其能提升芳烃的产量,有利于提高工业化过程的经济性。     上述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 《二茂铁-甲苯气溶胶热分解生长在硅和铜基体上的垂直排列的多壁碳纳米管阵列》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11-30
    • 摘要采用气溶胶辅助催化化学气相沉积(CCVD)方法,将多壁碳纳米管(MWCNTs)阵列垂直生长在二氧化硅/硅衬底表面。将甲苯(碳源)中二茂铁(催化剂源)溶液注入水平CVD反应器的热区,制得气溶胶。测定了MWCNT阵列的高度和密度与合成温度和二茂铁浓度的关系。利用所得到的最优参数对铜基板上的MWCNT生长进行了研究。为此,我们在铜箔表面覆盖了氧化铝层,并指出该层厚度不应小于17nm,以提供整个箔表面的MWCNT生长。垂直排列的MWCNT阵列与铜基板紧密结合,可作为各种微纳米传热器件的换热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