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方拟募集200亿,助力OLED、硅基OLED等产业》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21-01-19
  • 1月15日晚间,京东方披露增发预案,公司预计拟募集净额不超过200亿元,其中北京京国瑞国企改革发展基金(有限合伙)拟认购40亿元。

    募集资金投资计划

    增发预案显示,京东方A此次的募集资金将用于“收购武汉京东方光电24.06%的股权”(65亿元)、“对重庆京东方显示增资并建设京东方重庆第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项目”(60亿元)、“对云南创视界光电增资并建设12英寸硅基OLED项目”(10亿元)、“对成都京东方医院增资并建设成都京东方医院项目”(5亿元)、“偿还福州城投集团贷款”(30亿元)以及补充流动资金(30亿元)。

    在上述募投项目中,公司将启动的对重庆京东方显示增资并建设京东方重庆第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项目涉及的资金最大,该项目投资金额合计达到465亿元,此次拟使用募集资金60亿元。该项目于2018年 12月启动,预计于2021年11月完成一期项目建设并实现 产线投产,于2022年12月完成三期项目建设并实现产线投产。经测算,该项目所得税后投资内部收益率为10.99%,所得税后投资回收期8年。

    资料显示,近年来,随着AMOLED产业化技术的日渐成熟,AMOLED在显示器市场拓展应用领域,AMOLED的各项技术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掘和发挥。受益于近年来苹果iPhone、三星Galaxy、华为 Mate等手机产品采用AMOLED显示屏幕,AMOLED显示技术在中小尺寸智能移动显示终端市场应用日益广泛,AMOLED产品市场迅速发展。

    京东方A称,通过对重庆京东方显示增资并建设京东方重庆第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项目,公司将进一步增强生产技术的多样化。在现有产线特别是TFT-LCD产线中,公司大部分产能采用了目前已非常成熟的a-Si工艺,同时,在当前已投产的多条高世代生产线中引入了Oxide 技术,此外,还在鄂尔多斯5.5代生产线中采用了LTPS技术。京东方重庆第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项目将采用多种高分辨率OLED技术,有利于公司技术储备的深化。

    另外,京东方A认为,通过投资云南创视界光电12英寸硅基OLED项目建设,公司可形成平均年产523万片OLED微型显示器的生产能力,一方面能够在国家持续产业政策引导的背景下通过扩大产能抢占市场,形成品牌效应;另一方面能够加大投入,突破重点技术环节,加速追赶国际先进技术,打破国际巨头垄断。

    在京东方A的此次增发中,拟认购40亿元的京国瑞基金,系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控制的主体,且京国瑞基金与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于2021年1月15日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而在2014年增发时,京东方A控股股东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与北京电控签署了《表决权行使协议》,其直接持有的京东方股份其余30%的表决权在行使股东表决权时与北京电控保持一致。因此,京国瑞基金认购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行为构成关联交易。

相关报告
  • 《京东方B7获苹果OLED技术支持 收购中电熊猫落地》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0-11-19
    • 近日,京东方在公开场合声称其柔性OLED量产技术已经得到了苹果的支持,并且正式由成都京东方B7组织生产。相关地方声称,成都B7已经成品出货交付给苹果。 另外,昨天*ST东科发布公告称,公司拟通过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转让的方式,出售持有的南京平板显示57.646%股权,根据公开挂牌结果确认为京东方,京东方拟以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南京平板显示57.646%股权。同时,*ST东科拟以非公开协议转让的方式向中国电子出售其持有的成都显示11.429%股权。*ST东科此次出售,已将其在南京平板和成都显示中所持股份全部售出。 在苹果OLED打入iPhone的供应链的传闻上,此前产业界传出的消息称,京东方从iPhoneX开始就连续几年给苹果送样,希望打入iPhone的供应链。 不过,前几年不管是成都京东方OLEDB7产线,还是后来的绵阳京东方OLED B11产线,所送的样品都没能通过苹果的测试。 而苹果在2019年搞定了LGD的柔性OLED产线量产技术后,京东方也得到了苹果OLED技术团队的关照,把相关的材料与量产参数适配数字模型,共享给了京东方。 同时京东方还获得了类似LGD初期的扶持,苹果给京东方下了约400万片的售后维修用OLED显示屏订单,可以让京东方在不考虑交期和良率的情况下,尽快让苹果的OLED显示屏量产工艺定型。 成都B7已经向华为、OPPO、vivo、小米、中兴、努比亚等客户交付了AMOLED柔性显示屏,而且华为的可折叠手机显示屏,也是B7生产的。据官方报道,B7的良率也达到了85%。 另据供应链内部人士透露,预计2020年底,京东方将会为苹果的供应OLED屏幕,初期仅覆盖iPhone 12和iPhone 12 mini两款产品,而iPhone 12 Pro和iPhone 12 Pro Max两款高端产品,则依然交由三星、LGD。 苹果iPhone的OLED显示屏主要配合苹果与供应商一起研发的驱动IC一起使用,因此从材料配方要量产工艺参数,几乎都相当于是深度定制。 不过即便如此,要做好iPhone的OLED显示屏并不容易。LGD与苹果合建的OLED产能也已经点亮很久了,但苹果与LGD几乎花了两年的时间,才把产线的品质问题弄清楚。 LGD与苹果合建的产线初期采用LG自己旗下的OLED封装设备,疑似该设备导致了柔性OLED面板激光剥离工序出现品质隐患,显示屏在使用初期会出现衰减速度不一的偏色现象。 而且据报道,在去年成功供货之后,LGD今年供给iPhone12的OLED显示屏,还是出现了绿屏翻车现象。有消息称,今年的iPhone12显示屏此次出现绿屏翻车现象iPhone12的OLED显示屏同样是来自LGD。 对于苹果来讲,其iPhone手机的OLED显示屏供货来源十分充足,仅三星一家就能满足其要求。在此之前,苹果已经连续几年为三星的OLED产能支付了数亿美元的产能空置费用。 苹果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还努力培养LGD和京东方,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供应链安全,以及获得价格谈判优势。 从产业界传出的消息称,京东方生产的OLED显示屏,在出厂成本上几乎只有三星的一半左右,即便是三星电子自己,也忍不住下单给京东方来节省采购成本。京东方的成本那么低,这里面除了技术成熟后的投资成本下降,加上充裕的政府补贴外,人力成本也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 京东方近年来大量吸收年青工程师队伍,密集的进行专利申报与产品研发,培养出了一大批与国外同行相比,工薪十分廉价的技术人员阶层,可以让京东方的反应速度上,尽量摆脱“准国企”的低效率影响。 而人力成本优势下的富余人力资源,不但解决了京东方的专利与产品研发难题,还为京东方的产能扩张也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因此京东方近两年的技术提升与产能增长,都得到了同步发展。 统计数据显示,京东方三季度出货量近1.2亿片,处于行业首位。三季度,其a-Si、LTPS及AMOLED三种技术智能手机面板表现都很亮眼,其中a-Si受市场利好的影响订单大幅增长,三季度出货近7700万片,位居a-Si出货第一位。AMOLED出货也以1200万片的出货位居国内第一,全球第二。 加上四季度苹果的订单也取得了进展,未来将为苹果供应产品,成为国内首个打入苹果柔性OLED产品的面板厂商,后续继续在市场上推广OLED的速度将得以加快,看来京东方OLED赛道发力的日子也不远了。
  • 《展望后市,京东方剑指新型显示领域》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2-11-11
    • 近日,工信部、教育部与文旅部等五部委还联合印发了《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计划目标到2026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总体规模将超过3500亿元。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的背景之下,新型显示产业将在后市迎来爆发,而爆发前夕,就是各家企业“韬光养晦”的时候了。 十四五规划也有指出,国家将大力支持新型显示产业发展,其中Mini/Micro显示是行业公认的下一代终极显示技术。据相关行业研究机构预测,MLED行业的前景向好,预计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超过3300亿元,其中MLED直显1800亿元,MLED背光1200亿元,Micro LED超过350亿元。 京东方剑指新型显示领域! 2022年11月6日午间,京东方一则入主华灿光电的公告发出引发市场哗然。据悉华灿光电是我国最早开展Mini/Micro LED芯片技术研发的企业之一,同时华灿光电还是国内第一大显示屏用LED芯片供应商,第二大LED芯片供应商。Mini/Micro LED产业链上游衬底、外延生长与芯片制造等环节技术门槛高,设备投资强度大,而华灿光电在上游市场占据优势地位,双方合作互惠共赢,有利于发挥产业协同效应,促进双方业务快速提升。京东方表示,控股华灿光电将补足MLED业务关键技术短板,可加快MLED全产业链布局。 2022年10月30日晚间,京东方重磅发布了一则290亿元的投资公告,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公告显示京东方将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应用LTPO技术的第6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主要生产元宇宙核心器件的VR显示屏等,并兼容Mini LED直显背板等高端显示产品。京东方表示,VR产品是元宇宙的重要接入端口,综合考虑技术和成本,LTPO/LTPS面板技术可满足未来5~10年主流消费级VR设备需求,且更容易沉入大众消费市场! MLED领域,群雄并起! 由于MLED市场领域未来前景向好,不只是京东方对“这份蛋糕”虎视眈眈,海信视像与TCL华星等龙头企业也都在此前对MLED市场领域进行了相关布局。 2022年11月3日,海信视像已通过集中竞价方式累计持有乾照光电16.82%的股本,并成为乾照光电幕后第一大股东。据乾照光电此前公告显示,相关募集资金将用于建设“Mini/Micro、高光效LED芯片研发及制造项目”。 2022年10月9日,据相关行业消息显示,TCL华星全资控股子公司华睿光电将计划在广州市黄埔区建设一个Micro OLED微型显示器生产线,项目建成后生产规模可达到年生产AR/VR产品的显示器件62.4万片。2020年6月8日,三安光电全资子公司泉州三安与TCL华星共同成立联合实验室,联合实验室将开发Micro LED显示器端到端技术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有材料、工艺、设备、产线方案相关的技术。 更早一点的是在2019年12月,LED显示屏龙头利亚德与晶电集团合作成立合资子公司利晶微电子,主营的就是MLED显示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 小结 时至今日,国内外企业对MLED领域的投资热度仍然不减,但就目前市场而言,LCD与OLED才是主流,MLED在显示领域所占份额较小。展望后市,在MLED技术与其他显示技术竞争之前,即使投资热度再火,降本增效仍是当前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