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超3600亿元!2019年OLED/LCD产业链投资汇总》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20-01-03
  • 今天是2020年的第一个工作日,作为OLED行业专业平台OLEDindustry,今天带大家回顾下刚刚过去的2019。在这经济与国际形势比较严峻的一年,我们汇总了整个面板产业链的重大投资事件,以供各位粉丝们了解过去一年的整体产业投资概况。
    总投资10亿元!清溢光电8.5代及以下掩模版项目奠基
    2019年1月15日上午,深圳清溢光电股份有限公司“8.5代及以下高精度掩膜版项目”在合肥新站高新区举办奠基仪式。
    此次清益项目是2017年10月20日签约的,总投资额10亿元人民币,建设8.5代及以下高精度掩膜版生产基地。一期占地50亩,主要产品定位于中高端的LTPS及OLED用掩膜版,达产后年生产能力约为1250片,可实现年税收超千万元。一期项目完成后将依托新站高新区整合公司原有掩膜版业务,并适时向产业链上游延伸,打造完整的国产化产业链。
    一期投资超百亿!群显科技显示模组项目开工
    1月17日上午,湖南群显科技有限公司高端显示器模组项目在浏阳经开区正式开工建设。
    此次开工的群显科技高端显示器模组项目,总建筑面积约96万平方米,计划一期投资过100亿元,将建设成集新型显示功能器件、材料与应用于一体,以集成开发与整合制造为主的平台化、智能化生产基地。项目一期投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200亿元,实现税收14亿元。
    该项目采用最新技术,通过将玻璃基板、传感器、柔性电路板、显示面板等重要部件,生产并贴合组成显示器模块化组件。
    总投资10.2亿元!联创触控显示一体化项目三期开工
    1月21日,重庆联创电子新一代触控显示一体化产品项目(简称:三期项目)在两江新区水土高新生态城正式开工。
    三期项目总投资10.2亿元,建设期为3年,达产后预计每年新增销售收入40亿元,占地面积约181亩,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根据市场需要,逐步购置COF邦定机、激光切割机、自动检测机( AOI)、自动焊接机等关键设备仪器,形成年产3000万片新代(COF结构及AMOLED)触控显示一体化产品的生产能力。
    总投资40亿元!华锐光电郑州5代LCD线项目开工
    2月18日上午,航空港实验区2019年第一批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华润电力郑州航空港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现场举行。此次省重点项目华锐光电第五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项目是此次开工项目中投资最大的一个项目。
    该项目总投资约55亿元人民币,引进韩国LG Display公司第五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TFT-LCD)生产线。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约80亿元人民币,年纳税约6.5亿元人民币。
    总投资超过3.6亿!TCL越南TV整机基地开工
    2019年2月23日 TCL 越南公司整机一体化制造基地在越南平阳省越南新加坡工业园正式开工建设。建成投产后,该基地的建成将成为中国电视品牌在东南亚自建工厂的投资中,生产链条最完整、数字化和规模最大的制造基地。
    TCL越南新整机一体化制造基地,位于越南南部濒临胡志明市的平阳省越南新加坡第二工业区(VSIP Ⅱ-A),工厂占地约7.3万平方米,该基地预计,分二期建设,其中一期计划投资约2.5亿元人民币,实现每年100万台整机产出能力;总投资累计超过3.6亿二期新增投资1.1亿元人民币,扩建后将达成每年300万台整机的产出能力,为越南及全球更多的消费者提供更先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5年总投资50亿!业成全贴合及OLED触控模组项目竣工投产
    3月31日报道,业成科技全贴合屏及OLED触控显示器模组项目近日竣工投产。
    2016年9月20日,业成就决定未来五年内投资50亿元人民币,在成都投资建设"全贴合高端显示屏及OLED触控显示器触控模组"项目,为苹果的OLED触控显示器触控模组做好的扩产准备。
    据了解,全贴合高端显示屏及OLED触控显示器触控模组项目将投资建设高阶全贴合平板显示屏模组、OLED压力传感器、高阶笔记本显示屏模组、高精度3D曲面贴合模组4大显示及触控高端技术及核心工艺。
    总投资9亿元!皖维偏光片、PVA光学膜、PVB光学膜项目开工
    4月1日上午,年产700万平米偏光片项目主体厂房桩基工程开工仪式,在合巢产业新城皖维项目基地举行。
    三大项目是合巢产业新城最先落地的项目,总占地230亩,项目总投资约9亿元,建成后新增销售收入13亿元。
    该项目是首批签约落户合巢产业新城的新材料产业项目,主要建设年产700万㎡偏光片、年产2万吨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胶片、年产700万㎡聚乙烯醇光学薄膜等3个项目,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3亿元、年纳税额6000万元
    总投资100亿元!中国海外控股集团半导体微显示屏及智能终端项目签约
    4月3日,四川邛崃市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成都天府新城会议中心举行,总投资100亿元的半导体微显示屏及智能终端生产基地项目正式签约落户。
    据悉,该半导体微显示屏及智能终端生产基地项目由中国海外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兴建,项目占地约700亩,分为两期建设。一期项目投资60亿元,占地400多亩,建设高亮度LED/Micro LED微显示屏基地和微波功率器件规模化应用生产基地;二期项目投资 40 亿元,建设可穿戴式装备、智能移动终端及特种装备生产基地。“项目选址化合物半导体生态产业园,目前我们已经启动了全面的设计,预计会在2019年10月开工,2021年初建成投产。”中国海外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不低于 300 亿元。
    增资15.3亿元!JOLED建印刷式OLED后段工程产线
    4月 8日,JOLED发布新闻稿宣布,已以日本官民基金INCJ、Sony以及Nissha为对象实施第三者配额增资,藉此筹得了255亿日元(约人民币15.3亿元)资金,而筹得的资金部分将用于2019年4月1日设立的「JOLED千叶事业所(位于千叶县茂原市)」,目前JOLED已在该千叶事业所内开始构筑全球首见、采用「印刷式(把液态发光材料像打印机那样精密地涂抹在基板上)」技术的OLED面板后段工程产线。
    JOLED指出,将利用2018年7月1日于日本石川县能美市设立的「JOLED能美事业所」进行印刷式OLED面板的前端工程作业,之后将透过千叶事业所进行后段的模块工程、并在经最终检查后出货给客户,而千叶事业所预计会和能美事业所同步于2020年开始进行量产、月产能约22万片,主要将生产车用、高端显示器用中尺寸(10-32寸)印刷式OLED面板产品。
    总投资180亿元!京东方智造服务产业园项目生产设备搬入
    4月17日,由中建一局西南公司承建的京东方(苏州)智造服务产业园项目成功举行了生产设备搬入仪式。
    据悉,京东方科技集团投资的京东方(苏州)智造服务产业园是此次集中开工总投资额最大的项目,总投资180亿元,其中一期投资40亿元。该项目设计产能为2000万台/年,主要生产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智能白板、艺术终端、商显终端,以及车载、工控、移动健康、AR/VR等终端产品,计划于2019年投产。
    全球最大纳米银生产基地 Cambrios天材(厦门)成立揭牌
    4月25日,技宸鸿电子科技携手天材创新材料科,于正式揭幕位于厦门同安的最新厂区。
    此次落户厦门同安的天材创新生产线,生产楼板面积为3500m2,产品包括纳米银墨水、Overcoat墨水、Hard coat墨水等纳米银涂布和图形化配套材料。预计可达到约7000公升纳米银墨水的月产能,能够提供超过70万平方米纳米银透明导电膜涂布面积,约莫是月产3500万支智能手机,或超大触摸屏23万片以上。
    投资100亿元!首个百亿级偏光片企业入驻合肥
    5月9日,华夏幸福与长丰县人民政府、杭州锦江集团及关联企业签署合作协议,为位于合肥的长丰产业新城引入投资100亿元的偏光片项目。
    锦江集团作为一家以环保能源、有色金属、化工新材料为主产业,集贸易与物流、投资与金融于一体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在2017年曾与偏光片全球技术龙头企业——日本日东电工株式会社合作,共建全球首条2500mm超宽幅偏光片产线,主要应用于65—110寸大屏幕电视。
    此次在长丰的新建项目总投资100亿元,规划打造4条2500mm偏光片产线及配套的上游材料产线。
    总投资43亿元!昆山之奇美偏光片项目签约咸阳
    5月11日下午,第四届丝博会暨西洽会举行首场集中签约,咸阳市8个项目参加省团签约,签约总金额288.5亿元,总投资2644.51亿元。
    其中,昆山之奇美偏光片、光学膜材料生产项目,总投资43亿元,项目位于咸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由昆山之奇美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该项目占地200亩,主要建设偏光片、光学膜材料生产线、研发中心等。
    总投资25亿元!信利触控模组及摄像模组项目落户仁寿
    5月15日,眉山市仁寿县政府与信利集团旗下的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签约,意味着总投资25亿元的信利光电集成触控模组及微型摄像模组项目正式落户仁寿。
    此次签约的信利光电仁寿集成触控模组及微型摄像模组项目落户仁寿县文林工业园区,项目总投资25亿元,一期占地50亩,将于2019年5月开建,2021年全面建成达产,达产后将实现年税收3亿元,带动就业4500人,进一步延伸信利(仁寿)高端显示项目产业链,助力仁寿县经济高质量发展。
    总投资19.03亿元!四川长虹建智慧显示终端项目
    5月20日晚间,四川长虹发布公告,公司拟在绵阳市高新区集中发展区投资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园智慧显示终端项目。项目总投资19.03亿元,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产600万台智慧显示终端、700万台数字电视暨物联网终端设备的生产能力,同时升级前端塑压、冲压、精密贴片的配套加工能力,预计可最终形成塑压1500万件/年,冲压570万套/年,电视机芯贴片及精密配套贴片各300万套/年。
    该项目资金主要采取四川长虹自筹及外部融资方式解决,其中土地和固定资产投资共计约15.84亿元,铺底流动资金预计约3.19亿元。项目将分两年投资,第一年计划投资进度70%,第二年计划投资全部完成。
    总投资100亿元!这家世界500强企业偏光片项目落户江苏海安
    5月22日,海安市在深圳举行正威国际集团(海安)光电显示偏光板产业基地项目签约仪式。
    此次签约的光电显示偏光板产业基地项目(江苏海安)总投资100亿元。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二期总投资50亿元,新上4条TFT-LCD等级偏光板生产线,建设年产8400万平方米TFT等级偏光片项目,一期、二期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100亿元。三期为产业链后续上下游配套项目,预计总投资50亿元,基地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额150亿元。
    总投资1亿元!湖南恩泽瑞微LCD模组生产线投产
    6月3日,湖南恩泽瑞微电子有限公司年产值1亿元的全自动化LCD液晶显示生产线正式投产。
    该项目总投资1亿元,建设一条全自动化LCD液晶显示生产线,专业生产LCD模组和面板。产品用于移动通讯、信息家电、医疗显示、工业控制、车载显示、仪器仪表等多个领域。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1亿元,其中70%用于出口。
    总投资25亿元!合力泰莆田柔性OLED/COF全面屏等模组项目动工
    6月5日,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以下简称集团)所属企业 合力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力泰)莆田项目在莆田市涵江区新涵工业园动工。
    合力泰高端TFT显示模组、COF全面屏显示模组、柔性OLED显示模组项目预计建设期12个月,计划总投资25亿元人民币。项目建成后,将具备年产显示模组12000万片的生产能力,全线达产后预计可实现营业收入100-150亿元/年。
    投资8762万!凯盛科技超大屏触控模组项目落户安徽
    6月14日,凯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凯盛信息显示材料(池州)有限公司,拟投资8762万元在安徽省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建设超大屏触控模组项目。
    公告显示,该项目将建设两条超大屏触控模组生产线,年产20~55寸超大屏触控模组23万片、55~100寸超大屏触控模组7万片。
    总投资13.9亿元!合力泰印度工厂投产
    6月15日,总投资投资额为140亿卢比(约合人民币13.9亿元)的合力泰印度工厂举行投产庆典仪式。
    据悉,合力泰在印度蒂鲁伯蒂的工厂占地75英亩(约合30万平方米),将分两期建设,每期投资额为70亿卢比(约合人民币7亿元)。该工厂将生产紧凑型摄像头模块(CCM)、薄膜晶体管(TFT)、电容式触摸屏模块(CTP)、柔性印刷电路(FPC)和指纹传感器。
    投资25亿!创维LCM等项目落户广东鹤山
    7月15日消息,创维光电项目近日签约仪式在鹤山工业城举行,标志着中国500强创维集团的子项目正式落户鹤山。据悉,该签约项目总投资约25亿元,全部达产后产值超80亿元。
    该项目由创维光电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面积约500亩,分四期建设,主要生产液晶模组、智慧商显等产品,后期还将引入创维集团的核心零部件配套商,“项目首期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达12亿元,可产生税收约1500万元。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达80亿元,税收约2亿元”。
    总投资96亿元!华星光电高世代模组项目二期动工
    7月9日,华星光电高世代模组项目二期工程动工仪式在仲恺高新区举行。二期项目预计2021年完成建设,届时,总投资96亿元、总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的惠州华星光电高世代模组项目将达到设计产能年产面板6000万片。
    据悉,华星光电高世代模组项目是TCL模组整机一体化项目的一个子项目。总投资129亿元的TCL模组整机一体化项目是广东省重点项目。。
    据悉,华星光电高世代模组项目一期工程于2017年5月2日正式动工,已于2018年6月12日实现投产,并在同年9月实现单月产能100万片的阶段目标,提前完成了产能和良率爬坡计划,该项目2018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7亿元。
    总投资5亿元!深圳市贝可背光模组项目落户安徽
    7月15日,由深圳市贝可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智能显示终端项目签约仪式在安徽淮南高新区举行。
    据悉,该项目总投资5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低于2.5亿元,计划入驻高新产业园,租用厂房40000平方米,主要建设智能显示终端背光模组、全贴合电容触摸屏面板玻璃生产基地。项目达产后,年平均产值不低于6亿元。
    投资15亿!深天马成立发展新型显示产业创新平台公司
    天马7月31日晚间公告,公司拟投资15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暂定名),作为公司的新型显示产业创新发展平台。该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新型显示技术及相关产品、材料、设备的研究、开发、设计、检验、检测、制造与销售等。此次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有利于强化公司前瞻性技术研发布局能力,打造技术创新体系,提升公司技术研发实力。
    投资1.25亿,彩虹股份欲建一条300mm×300mm AM-WOLED研制线
    7月31日,彩虹股份发布公告称,彩虹显示器件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咸阳彩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与日本VTECHNOLOGY株式会社合资设立咸阳新型显示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推进显示面板相关技术的研发。
    咸阳新型显示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将通过改造彩虹光电G8.6液晶面板项目预留厂房建设一条300mm×300mmAM-WOLED显示面板样品的研制线,并购置部分检测设备,建成AM-WOLED显示面板试验室。项目预计整体建设周期为24个月,建设时间为2019年04月-2021年04月。
    该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1.85亿元,由合资双方以现金投入。其中彩虹光电认缴出资额人民币1.25亿元,占注册资本的67.6%;VTECH公司以美元方式出资,认缴出资额折合人民币0.6亿元,占注册资本的32.4%。
    总投资超18亿!京东方杰恩特喜OLED 3D盖板项目
    8月1日报道,近日,据OLEDindustry在江苏吴江区发展和改革委屈会官方网站发现了京东方杰恩特喜科技有限公司年产OLED显示材料3D盖板3600万片项目备案通知书。
    据通知书里表示,京东方杰恩特喜科技有限公司(BNJ)项目总投资18.08亿元,其中土建投资1.04亿元,进口投资设备8.73亿元,国产设备投资2.02亿元。
    总投资240亿的惠科绵阳8.6代线封顶
    8月8日,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第8.6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项目主体厂房封顶。该项目将于2020年3月底产品点亮,达产后预计将实现年产值150亿元、年税收10亿元。
    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第8.6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项目总投资240亿元,占地面积约850亩。该项目主要生产IPS液晶面板,采用A-Si/IGZO TFT-IPS技术,设计产能为120千片/月,玻璃基板尺寸为2250mm×2600mm。
    从2018年10月开工建设,到2019年8月封顶,该项目提前23天完成了主体结构全面封顶,创造了国内洁净厂房施工新纪录。
    总投资10亿元!盐城又落一家面板设备项目.....
    8月12日消息,日前,盐城东台总投资近30亿元的10个项目集中开工建设,其中包括美客鼎嵘智能装备项目。
    总投资10亿元的美客鼎嵘智能装备项目由上海美客集团投资建设,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将形成年生产智能装备2000台(套),其中外贸出口占比将超60%。
    据报道,上海美客集团是新型显示、半导体设备研发制造企业,是韩国LG、日本大福、北京京东方、深圳华星光电等企业的设备供应商,专注于精密电子、新型显示、半导体等高端设备研发制造,拥有数十项自主知识产权,其中10多项填补国内空白。
    投资480亿!天马再建一条G6 AMOLED线!
    深天马发布公告,2019年8月12日,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与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及天马全资附属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签订了有关建设第6代柔性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生产线项目的投资合作框架协定。
    根据框架协议,各方同意,受制于协议各方取得其有权决策机构及依照法律法规的要求的相关政府主管部门批准,厦门天马及由厦门市政府指派的一方将共同于中国成立一家合营公司,以在厦门开展生产线项目。
    据协议介绍,该G6生产线项目的总投资额预期为不超过人民币480亿元,其中,270亿元为合营公司注册资本,将由指名投资者及厦门天马分别出资85%及15%,而另外210亿元的投资额,将由合营公司自行以银行借贷方式筹措。
    投资12.61亿元!三利谱合肥2.5米偏光片产线签约
    8月19日晚间, 三利谱公告称,公司与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签署了《三利谱合肥超宽幅2500mmTFT-LCD用偏光片生产线项目投资框架协议》。公司有意在安徽省合肥市投资建设一条2500mm超宽幅TFT偏光片生产线,产线设计年产能为3000万平米,主要生产及销售大尺寸液晶面板用偏光片。
    公告显示,上述项目总投资12.61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1.21亿元,铺底流动资金1.4亿元,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或自筹资金。
    安徽熙泰Micro OLED项目蒸镀设备搬入
    8月21日,安徽熙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硅基OLED工厂首台设备---蒸镀设备搬入。
    据熙泰官网显示,熙泰2016年研发中心成立,2017年7月份圆满建成,全面投入运行。现有包括科研人员、外聘人员等在内的专业研发人员20多名,50%以上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中心研发产品主要集中于LCOS、硅基OLED微显示器、硅基LED微显示器和相关仪器设备等方向。
    总投资300亿元!康佳Micro LED产业相关项目签约
    8月26日,在2019智博会重大项目现场集中签约仪式上,康佳集团与重庆市璧山高新区正式签约,将在重庆投资300亿元建设康佳集团重庆半导体光电产业园。
    康佳集团重庆半导体光电产业园项目计划分为三期建设:一期将建设新一代移动显示设备、无屏显示光机、智能控制系统解决方案、Micro LED项目;二期建设光电产业研究院、Micro LED下一代显示技术项目;三期建设Micro LED显示屏及终端产品、投影电视及配件、相关家电产品等项目。其中一期项目用地200亩,建成投产后10年内的累计营收将不低于1300亿元。
    投资超100亿!合丰泰超薄玻璃基板深加工基地落户浙江湖州
    9月6日,(浙江湖州)南浔区人民政府、华夏幸福与深圳市合丰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丰泰)在南浔签署合作协议。合丰泰计划在南浔产业新城建立超薄玻璃基板深加工生产基地,项目投资超百亿。
    总投资约14亿元!京洲硅基OLED微显示芯片项目拟落地福建仙游
    9月7日,在2019年中国厦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暨丝路投资大会莆田市分团项目签约仪式上,仙游县多个项目签约或达成签约意向。
    据仙游县融媒体中心报道,京洲硅基OLED微型显示芯片生产基地项目正在进一步洽谈中。据介绍,该项目拟选址仙游县仙港工业园,用地需求120亩,总投资约14亿元,拟引进国外光刻机及芯片封装测试设备,建立从芯片电路刻蚀到装置测试的完善硅基OLED生产基地。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58.88亿元以上并基本实现生产智能化。
    总投资320亿!惠科长沙第8.6代超高清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开工
    9月27日上午,长沙惠科第8.6代超高清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举行开工动员仪式。
    项目总投资320亿元,新建玻璃基板投片量为13.8万片/月的第8.6代超高清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主要生产50英寸、58英寸、65英寸、70英寸8K液晶显示屏及OLED显示屏等。
    生产工序包括阵列(TFT)、彩膜(CF)、蒸镀(OLED)、成盒(Cell)、模组(Module)等。
    投资112亿元!维信诺(广州)全柔AMOLED模组生产线动工
    9月28日,维信诺(广州)全柔AMOLED模组生产线动工仪式在广州增城开发区隆重举行。作为广州首条全柔AMOLED模组生产线,该条产线定位高端柔性产品,覆盖行业前沿技术,是一条布局未来的全形态柔性模组生产线。
    维信诺(广州)全柔AMOLED模组生产线是一条布局未来全形态AMOLED模组生产线,精准布局细分市场,是服务柔性显示的高端柔性AMOLED模组生产线。该产线充分利用维信诺的核心资源和产业优势,整合上下游供应链,形成最终产品“一站式”制造。
    维信诺(广州)项目总投资金额为112亿元人民币,该产线产品定位6~18英寸柔性AMOLED模组,产品涵盖曲面、折叠、穿戴和车载等新兴应用领域,能充分应对未来柔性面板产能转化为高端智能终端产品的供货压力。产线建成后,将带动珠三角地区OLED显示产业链快速发展,形成区域互补联动的集聚效应,进一步提升我国新型显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总投资780亿元!初期产能30K!三星显示器QD面板量产线确定了.....
    10月10日,三星显示器(SDC)在忠南牙山召开“新投资及共同发展与合作签约仪式”上,宣布到2025年为QD面板产线和研发共计投资13.1万亿韩币(约780亿元人民币)。当天有韩国总统文在寅,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李在镕副会长,李东勋SDC代表理事等150名参加活动。
    这项投资被视为是三星重塑显示器行业的一个举措,同时此举还能帮助三星保持其在全球市场上的领先地位,以及在韩国市场上的主导地位。文在寅表示,韩国政府将投资大约4000亿韩元,推动下一代显示器的开发。该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将在牙山建立世界上第一条QD显示器量产线,代号Q1,项目将于2021年开始投产。三星显示器计划将逐步转换现有的第8代LCD生产线,并且规划初期月产能为3万片。从2021年开始投入生产,主要用于生产65英寸以上超大型QD显示器。计划到2025年逐年有序的扩大产能。
    一期总投资1.32亿美元!AGC车载曲面显示玻璃生产基地落户苏州
    10月14日下午,AGC车载曲面显示玻璃生产基地项目签约仪式在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举行。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韩江,AGC常务执行董事石河希久等出席了仪式。
    此次签约的车载曲面显示玻璃生产基地项目,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仅有AGC公司具备该产品的量产能力。项目一期总投资1.32亿美元,建筑面积约2.8万平方米,将导入从各种光学薄膜涂层,到装饰印刷、复杂曲面一体成形的最尖端技术,预计在2022年正式开始销售。随着新项目的启动,公司下一步还会继续充实苏州产业基地的总部功能以及研发功能,全面提升层级及综合贡献能力。
    总投资24亿元!全球最大硅基OLED厂商视涯建成投产
    2019年11月21日上午,合肥视涯项目投产仪式在合肥新站高新区内隆重举行,标志全球最大的硅基OLED生产工厂正式投产。
    2017年9月,公司在合肥新站高新区成立合肥视涯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24亿元,其中一期投资12.8亿元,占地面积55亩,总建筑面积43,000平方米,其中固定资产投资超10亿元。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唯一专注于12吋晶圆硅基OLED微型显示组件研发生产基地。一期项目月投片量可达9000片,产能全球第一,满产时年产值可达30亿元。
    该项目2018年6月第一代Demo点亮,当年10月设备搬入,2019年7月样品点亮,本月小批量试产,预计2021年可满产。
    总投资135亿元!欧菲光AMOLED柔性模组及5G智能终端项目落地舒城
    11月23日,总投资135亿元AMOLED柔性显示触控模组与5G智能终端项目落地舒城产业新城,这是舒城产业新城引进的首个新型显示龙头项目。
    该项目瞄准第6代AMOLED柔性显示触控模组及5G透明天线等前沿技术应用领域,达产后年产值超200亿元,将助力舒城打造全球最大的触控显示模组基地,并与安徽省新型显示龙头企业协同发展,助推安徽打造千亿级新型显示产业集群。
    该项目落地舒城填补了舒城在柔性显示触控模组及5G智能终端领域的空白,标志着安徽打造世界级新型显示产业集群迈上新台阶。未来,项目将分两期建设:一期包含LCM显示触控模组、3D盖板玻璃、商显大屏、触控传感器和5G智能终端(5G透明天线)等研发生产;二期新建AMOLED柔性显示触控模组研发生产,全部达产后,月产能达500万片。
    投资20亿!长沙惠科金杨LCM绑定贴合产线预计下周正式投产
    9月12日,总投资320亿元、占地约1200亩的长沙惠科第8.6代超高清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落户浏阳经开区。
    LCM绑定贴合生产线是显示屏生产的关键环节,为加快惠科项目进度,长沙惠科光电有限公司成立长沙惠科金杨新型显示器件有限责任公司,投资20亿元建设长沙惠科金杨LCM绑定贴合生产线项目。
    10月28日项目开始厂房改建,11月25日完成无尘车间净化装修,11月27日设备进场安装,首条绑定生产线已进入调试阶段,预计12月20日正式投产。长沙惠科项目达产后预计综合实现产值达到180亿元以上,税收14亿元以上。
    总投资65亿元!合力泰又建一条准6代TFT-LCD产线
    12月6日晚间,合力泰(002217.SZ)公布,2019年12月3日,公司和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了《显示面板项目合作协议书》。
    鉴于双方同意在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井开区”)推进准6代TFT LCD显示面板项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相关规定,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自愿、有偿的原则,就前期良好的沟通基础以及各自领域的资源优势,经过友好协商决定深化合作,并报经吉安市委、市政府同意。
    投资25亿元!国瑧柔性屏及2.5D和3D玻璃项目签约
    12月16日上午,深圳市国瑧科技有限公司车规高端柔性显示屏及2.5D和3D盖板玻璃生产基地项目签约仪式举行。
    据介绍,该项目占地面积130亩,一次性规划、建设厂房约12万平方米,附属配套设施及水电道路设置若干。项目总投资约25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约15亿元,自项目交地之日起18个月内建成投产。
    总投资5.3亿元!山东奥莱掩模板项目产线开工
    12月21日,由山东奥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投建的中国首条精密掩膜板产学研综合产线开工奠基仪式在日照举行。在奠基仪式上,山东奥莱创始人隋强指出,金属掩模板是新型显示产业的核心部件,奥莱电子经过5年的研发,突破了核心关键技术,打破日韩垄断,填补国内产业空白。
    山东奥莱电子将在山东日照市投资5.3亿元生产金属掩模版,项目总占地面积51亩,分两阶段建设。第一阶段投建金属掩膜板生产线及一条研发线,预计将于今年11月破土动工;第二阶段将会着力研发生产高精度金属掩膜板(FMM)产品。
    总投资超12亿元!寰采星科技OLED蒸镀关键材料FMM项目落户宁波
    日前,寰采星科技(宁波)有限公司入驻宁波海曙高桥镇,并投入运营。这是一家高精度金属掩膜板(FMM)的企业。
    据宁波寰采星公司总经理许宗义介绍,目前项目一期工程落户在宁波海曙区高桥镇,办公室和人员均已入驻,正在进行厂务无尘室改造工程。项目进展顺利,预计2020年2月设备安装调试,6月试生产完成。样品通过客户端验证后,进行量产,9月以后开始创造营收。公司未来的二期、三期工程将扩产FMM产线10条,总投资额12亿元,满产后年产值35亿元,年税收4亿元,占中国市场份额的40%。
    总投资34亿元!京东方投建12英寸OLED微显示器件生产线
    12月26日晚间,京东方公告,为满足AR/VR高端市场需求,提升昆明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公司持股67%)竞争力,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云南北方奥雷德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滇中产业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高平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投资11.5亿元人民币建设OLED微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成立昆明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项目公司”、“戊方”),从事OLED微显示器件的生产、销售及研发。
    目前项目公司已建成8英寸硅基OLED微显示器件生产线,近年来随着AR/VR(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技术)产业链不断发展,行业即将迎来爆发期,同时,客户在尺寸、亮度、刷新率、功耗等产品规格方面的要求日益提高,具备更高制程的12英寸OLED微显示器件生产线成为必然趋势。为满足AR/VR高端市场需求,提升项目公司竞争力,拟投资34亿元(其中公司出资18.4620亿元),用于12英寸OLED微显示器件生产线建设。
    华星印度模组项目主厂房封顶
    2019年12月30日,TCL华星首个海外项目——印度模组项目,在印度安得拉邦提鲁帕蒂TCL产业园顺利举行了厂房封顶仪式。
    TCL华星印度模组项目主厂房,从2019年9月26日开始桩基,到2019年12月30日实现封顶,历时96天。据悉,华星光电印度模组项目将整合大尺寸电视屏及中小尺寸移动终端显示屏生产,规划年产出800万片22英寸~55英寸大尺寸电视面板及年产出3000万片3.5英寸~8英寸小尺寸手机面板;智能显示终端项目设计生产32英寸~65英寸整机,规划年产出600万台TV整机。
    据悉,华星模组项目规划产品尺寸大小兼备,厂房建设分两期。一期配置12条生产线,其中大尺寸面板与小尺寸手机屏各占一半。二期将参照印度市场发展趋势做弹性调整。依托深圳两条8.5代线和武汉6代线的成熟技术和核心人力,印度建厂从项目动工到产品点亮周期缩短至一年。

相关报告
  • 《到2019年广州智能装备及机器人产业产值预计1000亿元》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姜山
    • 发布时间:2017-12-08
    • 财富时间来临,全球聚焦广州。数千位全球政经界嘉宾碰撞思想火花,共同探讨全球经济新格局。智能制造,正是世界眼中的“广州关键词”。   随着“工业4.0”战略的持续推进,智能制造成为各国抢滩布局的重头戏。“中国制造2025”正驱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加速转变,以广州为核心的珠三角,是中国乃至全球的制造业中心,也因此成为财富论坛把握全球产业竞争新格局的窗口。   在世界聚光灯下,广州从容展示坚定发展实体经济、推动科技创新的决心与成就。全球行业巨头正纷纷布局广州,探索传统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结合智能制造的新道路,站在时代浪尖上,广州将如何智赢未来?   千亿雄心:   开启“制造”向“智造”转型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报告中10余次提到科技、50余次强调创新。到2035年,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将激励全社会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擦亮中国创造、中国智造的闪亮名片。   “中国要保持增长态势,必须另辟蹊径、依靠创新。”5日,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接受本报记者的采访,期待在财富论坛和大家探讨智能制造的未来。   在他的眼中,中国制造以加工品闻名于世界,但随着劳动力红利消退和产业转型压力的到来,中国传统制造业面临着其他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竞争与发达国家高端制造业回流的双重夹击。   智能制造,正是中国制造业突围的主要途径。作为世界级制造业集群之一,广州和珠三角在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智能制造领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数据显示,广州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基本确立。2016年,广州市制造业基本涵盖国家所有30大类产业,形成较为完备的制造业体系,工业经济总量稳居我国城市发展第一方阵。其中先进制造业增加值266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54.6%。   按照《广州市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实施方案》,广州将重点围绕机器人、轨道交通、智能成套装备和系统集成方向,打造智能装备及机器人产业集群。到2019年,预计智能装备及机器人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   抱着千亿规模雄心,广州正全面开启“制造”向“智造”的转型升级。   广州智造:   抢占全球“智造”发展制高点   广州“智造”军团愈发壮大,广州企业家以开放的姿态,积极对接全球资源,抢占全球“智造”发展制高点。   以智能装备产业集群为例,作为广州市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的集聚区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截至目前全区共集聚知名智能装备及机器人企业75家,2017年1~10月实现总产值达135.7亿元,同比增加11.2%,约占全市规模的三分之一,已成为引领全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柱。   11月18日,华南区域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专业汽车智能装备制造企业明珞装备智能制造总部基地在该区动工。作为宝马、奔驰、特斯拉、库卡、发那科等整车企业和核心合作伙伴,明珞董事长姚维兵说:“我们整条生产线出货前就可以完成调试,大大减少客户现场调试的工作量。”   据了解,数字化虚拟调试技术是汽车智能装备制造业的前沿技术之一。可用计算机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集成、测试及验证,“过去调试一台机器人大约需要100多个小时,现在明珞只需要三分之一的时间。”   12月4日,佳都科技智能科技馆正式开馆,迎来首批参加2017广州《财富》全球论坛的媒体参观采访,探秘“刷脸”便可通过地铁闸机的秘密。令人惊讶的是,无论是周围人流如织,还是人脸有所遮掩,系统都可以抓拍分析“他是谁”,而且识别率已经从原来的70%上升到85%以上。   “我们站在了‘风口’上,”佳都科技董事会秘书刘佳介绍道,作为中国轨道交通智能化系统的龙头企业,包括人脸识别、视频结构化、物联感知在内的核心技术突破发展,智能技术已广泛运用于中国30多个省市和自治区。   从另一个维度看,智能制造是实体经济的“脊梁”,广州“智造”军团大力发展安上智能的“大脑”、接上互联网的“云端”,进一步拓展实体经济发展空间,不断增强实体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巨头云集:   看中广州智能领域潜力   在2017广州《财富》论坛召开前前后后,来自广州的重磅消息接连不断、搅动风云,从不同方向充实“中国智造”的未来。   12月6日财富论坛召开之际,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与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标志着备受瞩目的阿里云工业互联网总部在该区落户。阿里云将依托该区大型骨干企业和工业产业集群,以ET工业大脑与制造业融合,打造一批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并向全国推广。   11月16日,海尔集团宣布在广州南沙投资建设海尔华南区域总部、海尔金控华南总部等项目,并带来了被称为智能制造“大脑”的COSMOPLAT产业示范中心,建成后预计5年总营收约1000亿元。项目不仅打造智能制造及智慧物流中心、全球最大的智能空调制造产业集群,还将海尔并购的世界500强GE白色家电板块在南沙产业化。   其实,今年以来,众多行业巨头纷纷“抢滩”广州。除了海尔和阿里云之外,腾讯、微软、华为、富士康、思科等巨头接连落户,为广州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3月,富士康第10.5代8K显示器全生态产业园区在广州增城正式动工;4月,思科广州智慧城动工,产值预计超千亿元;5月,微软与南沙开发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打造“微软广州云暨移动应用孵化平台”,剑指人工智能领域;9月,华为与白云区签署云计算战略合作协议,瞄准云计算、云产业发展平台。   国际知名企业加速在广州布局,无疑看中的是广州智能制造领域的巨大潜力。背靠珠三角这一世界制造工厂,广州具备雄厚的先进制造业基础,承担着引领珠三角向创新驱动转型的重任。   “广州是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在研发、技术、创新、人才、市场等方面拥有巨大的优势。”思科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仕炜表示。   目前,广州在转向质量第一、效率优先发展的道路上昂首阔步。从布局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到提出IAB计划(即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借力粤港澳大湾区契机、推进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广州步伐快速稳健。   此外,广州的人才红利也有巨大的吸引力。广州聚集了广东最丰富的教育和科研资源,有普通高等院校79所,汇聚全省70%以上的科技人员和95%的博士……教育和科研机构、科研人才的高度聚集,形成了广州创新发展的力量源泉。   从广汽、本田、日立厂房中机器轰鸣的现代化流水线,到如今GE、思科、富士康在广州向全球最顶尖的技术发起挑战。这些巨头项目在广州“开疆拓土”的背后,是广州制造能力提升后的支撑力。无数中小企业与巨头们一起托起、壮大了广州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了广州全新的智能制造工业体系。   广州实践:   打造制造业转型的典范   放眼广州,本土技术“牛企”埋头创新,一批重大创新平台接连落地,全球巨头企业抢滩登陆,广州智能制造发展绘制出美妙的创新图景。   前不久,作为全球最大的财经资讯媒体的彭博新闻社聚焦广州智能制造企业。在报道中,彭博社指出,广州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具备强大的现实基础和开放型经济特征,开始成为中国当前经济转型努力的典范。   就现实基础而言,无论是在智能装备与机器人领域,还是在信息技术与工业互联网领域,广州都率先布局,通过技术创新,在行业里抢得先机;就开放型经济特征而言,广州向来以对外开放著称,一流的法治化和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为全球先进产业和高端人才的流动提供了最佳的保障。   “‘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已经公布,广东珠江西岸城市群位列其中。接下来,国家还将在试点示范城市(群)的基础上,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区。”在今年5月举办的“院士咨询座谈会——中国制造2025广州战略研究”上,中国工程院院长、机械工程专家周济表示,广州可以发挥带动作用,引领全国的制造业发展。   外有全球性企业和人才流动的大趋势,内有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双重驱动力,广州智能制造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智能制造相关规划的计划,广州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与打造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未来图景渐次成型。   广州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探索实践,不仅对于珠三角乃至粤港澳大湾区有着极其显著的意义,而且对于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迈进,也有着积极的探路效应和示范效应。
  • 《聚焦高端芯片 上海力争2020年IC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6-21
    • 由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基金、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共同主办的“聚焦高端芯片、形成自主可控产业集群”高峰论坛在上海浦东新区举行。围绕加快推进上海高端芯片的本土化,来自集成电路产业上下游企业、投资公司等代表各抒己见。 2000亿目标与六大投资方向 作为国家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集成电路产业备受各地方政府重视。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傅新华在致辞中表示,今后几年,上海将坚持“全面发展与重点突破相结合、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相结合、政府推动与市场驱动相结合”,更加注重产业链布局,更加注重先导技术研发,更加注重规模化发展,力争2020年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部分指标达到世界一流。 资料显示,在集成电路领域,上海市已经成为国内“产业最集中、产业链最完整、综合技术水平最高”的地区。据统计,2017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销售规模接近12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2%。 资本是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围绕上海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目标,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董事长沈伟国在致辞中表示,未来,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将发挥资本的力量,有效对标国内外高端芯片发展现状,加快推进上海高端芯片的本土化进程;具体投资方向上,基金将加快促进汽车芯片、智能移动芯片、物联网芯片、AI储存器芯片、安全芯片以及智能储存器芯片等高端芯片的研发和生产。 沈伟国认为,未来,集成电路将以技术为导向发展,制程越来越先进,集成度越来越高;同时也必将越来越围绕新兴产业的应用发展,比如围绕支持5G、汽车电子、物联网等发展,引领和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记者查阅,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总额500亿元,分为100亿元的装备材料基金、100亿元的设计基金、300亿元的制造基金。沈伟国介绍,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已经完成签约金额超过200亿元的投资。 产业链龙头公司聚焦高端芯片 作为集成电路产业链最完整的地区,上海市拥有产业链企业超过500家,涌现出中芯国际、华虹宏力、紫光展锐、上海兆芯、华大半导体等龙头企业。 上海兆芯是优秀的国产CPU处理器芯片公司。在本次论坛上,上海兆芯副总裁罗勇介绍,兆芯是国内唯一同时掌握CPU、GPU、Chipset三大技术的国产CPU公司,搭载兆芯CPU的电脑整机完全满足商业化量产的标准。资料显示,目前上海兆芯已经发布了开先ZX-C系列处理器、KX-5000系列处理器,搭载兆芯国产通用CPU的电脑整机已入围多个省市的政府采购项目。 除了专用市场,基于X86全兼容等优势,未来,上海兆芯将持续向个人用户市场进行拓展。数据显示,政府部门军队系统市场仅占全部PC、笔记本整机市场的5%,保有量不过200万台,每年的采购仅几十万台;CPU公司要想发展壮大就只能去攻克那95%的个人用户市场。罗勇介绍,上海兆芯的芯片解决方案具有四大优势:X86全兼容、自主安全可控、产品稳定可靠、产业化能力国内最强。 作为老牌的集成电路公司,华大半导体则深耕工业控制和汽车电子。华大半导体总经理董浩然介绍,基于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市场广阔前景,华大半导体将以电机控制应用为突破口发展工业控制核心芯片,目标是实现核心芯片进口替代,支撑智能制造国家战略。华大半导体现有上市平台上海贝岭。 资料显示,全球工业控制半导体市场容量持续增长,预计2018年将超过400亿美元。随着“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的实施,国内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将带动工业控制领域的集成电路市场快速增长。 董浩然介绍,在工业控制芯片领域,华大半导体的目标是打造面向工业控制及新能源汽车的全产业链,形成整体解决方案,打造中国的工控旗舰企业。具体来看,华大半导体将聚焦在应用于白色家电、工业控制、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控制器、模拟电路、驱动芯片、功率器件等领域。 另外,紫光展锐CEO曾学忠介绍了紫光展锐的5G研发现状及下一步发展目标。紫光展锐预计2019年实现5G芯片的商用,并在2019年底推出8核5G芯片手机。曾学忠强调,紫光展锐期待更多的政策支持、产业链合作共赢、本土终端厂商的协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