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斯克利普斯海洋研究所成立极地中心》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liguiju
  • 发布时间:2019-04-23
  • 对于地球的北极和南极,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斯克里普斯海洋学研究所虽然已有60多年的研究经验,但直到现在,才通过成立极地中心将北极和南极的研究人员整合到一起。

    极地中心汇集了从海洋物理学到冰盖和冰川动力学,再到极地生物生态学等各种学科的科学家。极地中心的领导人认为,在气候变化对北极和南极地区的破坏速度快于地球上其他地方的时候,需要采取跨学科的方法来了解极地地区的复杂性。极地中心成员、物理海洋学家Jennifer Mackinnon提到,科学前沿的问题确实都处于学科交叉点上,整合的意义大于彼此独立。

    十多年来,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冰川学家Helen Amanda Fricker一直在考虑建立极地中心,该中心终于在2019年1月24日正式启动。Fricker认为,极地科学是贯穿于斯克里普斯研究所三个研究领域(地球、海洋、大气和生物学)的交叉学科,拥有大量研究人员,需要一种更正式的集中性的环境。

    极地中心的成立反映出学术界和政府对于极地变化之快而感受到的威胁。极地目前是地球气候记录中变化最快的地区。北极海冰覆盖面积正在缩小,进而影响地球的反照率;格陵兰冰盖和南极冰盖都在融化,从而导致海平面上升。

    201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发起了一项“在新北极航行”倡议,提出北极的快速变暖将“预示着自然系统以及依赖于此的人类系统正面临新的机遇和前所未有的风险”。第二年,NSF极地项目办公室与英国同行一起调查了南极的Thwaites冰川,发现该冰川所在的南极西部冰盖层融失率在六年内上升一倍。该地区占全球海平面上升的10%。2018年,NASA发射了ICESat-2(冰、云和陆地高程二号)卫星,以监测地球陆地冰和海冰的变化。

    两极的变化会影响到整个地球。1995-2005年极地地区的平均气温比1951-1990年高2°C(3.6°F)。在北极,不断升高的温度使海冰范围缩小,产生了一种被称为正反馈的雪球效应。冰的减少暴露了较深的海洋表面,降低了反照率,导致升温速度加快;海洋携带的额外热能迫使海平面上升、全球海洋环流中断;而循环模式的改变反过来会导致大陆天气的剧烈波动。研究人员称,格陵兰和南极冰盖融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将影响所有沿海社区,因此,了解冰的流失量和流失速度至关重要。

    3月份,11名斯克里普斯研究人员向NSF提出一项申请,建议开发一种新方法来预测海冰的变化,并将其提供给阿拉斯加本土社区。这项工作将需要物理海洋学、海洋生物学、地质学和经济学方面的专业知识。

    极地中心共同负责人、海洋学家Fiamma Straneo介绍,该中心还在协调极地科学课程,最终希望向研究生提供极地研究证书。通过汇集内部现有的极地科学专业知识,希望斯克里普斯能成为在北极和南极开展实地工作以及培训下一代极地科学家的世界级领先机构。

    (刘雪雁 编译)

    图片源自网络

  • 原文来源:https://scripps.ucsd.edu/news/around-pier-scripps-launches-polar-center
相关报告
  • 《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等讨论SARS-CoV-2的起源》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3-27
    • 3月17日,Nature Medicine期刊发表了来自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英国爱丁堡大学等研究团队的题为“The proximal origin of SARS-CoV-2”的文章。 自湖北省武汉市首次报道COVID-19以来,科学界对SARS-CoV-2的起源进行了大量的讨论。本文通过对基因组数据的比较分析,对SARS-CoV-2的起源作了综述。从分析SARS-CoV-2基因组的显著特征的视角,讨论了它们可能出现的情景。文章的分析结果清楚地表明,SARS-CoV-2不是一种实验室合成或人为构建的病毒。 作者通过对α-和β-冠状病毒的比较确定了SARS-CoV-2的两个显著的基因组特征:(1)在结构研究和生化实验的基础上,SARS-CoV-2与人受体ACE2高亲和力似乎是自然选择的结果;(2)SARS-CoV-2的刺突(S)蛋白在S1和S2亚基之间存在12个核苷酸的插入,形成了多碱基(弗林)切割位点,进而造成了这附近多了3个氧-连接聚糖。 关于SARS-CoV-2的起源理论,文章认为SARS-CoV-2不太可能是通过实验室操作一种相关的SARS-CoV样冠状病毒而出现的。相关基因数据分析无可辩驳地表明,SARS-CoV-2并不是从以前任何一种病毒主干中衍生出来的。相反,文章提出了两种可能的情况来解释SARS-CoV-2的起源:(1)在传播给人类之前动物宿主中的自然选择;(2)在人畜共患病转移之后在人体中进行的自然选择。然后,文章还讨论了病毒在细胞和生物体中的培养和传代科学研究过程中的选择是否会导致SARS-CoV-2出现,但也排除了实验室泄漏造成病毒出现的可能。 文章最后给出结论,认为在全球COVID-19爆发并成为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研究病毒的起源很重要。但需要更多的科学数据和证据来得出正确结论。获得相关的动物源病毒序列将是揭示病毒起源的最确定方法,以研究新插入的多碱基切割位点和氧原子连接的多糖的生理作用。不管SARS-CoV-2通过自然选择产生的确切机制是什么,对人类和其他动物肺炎的持续监测显然是至关重要的。
  • 《斯克里普斯海洋学研究所海洋物理实验室》

    • 来源专题:物理海洋学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cancan
    • 发布时间:2018-11-15
    • 斯克里普斯海洋学研究所海洋物理实验室 斯克里普斯海洋学研究所海洋物理实验室(MPL)研究重点主要包括五大类别,分别为海洋环境声学、信号处理、海洋物理学、地球物理学、以及海洋技术。该实验室聚集着一批对海洋科学观测有兴趣的科研人员,重点研究制造国家最先进的仪器仪表,用来研究海洋声学和地震传播、海气相互作用、海洋容积动力学和海洋底部地质物理。除了从事研究和教学活动,MPL科研人员还参与特别关注的海军和其他政府机构研究项目的长期规划。 实验室网址:https://scripps.ucsd.edu/m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