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Nature Medicine期刊发表了来自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英国爱丁堡大学等研究团队的题为“The proximal origin of SARS-CoV-2”的文章。
自湖北省武汉市首次报道COVID-19以来,科学界对SARS-CoV-2的起源进行了大量的讨论。本文通过对基因组数据的比较分析,对SARS-CoV-2的起源作了综述。从分析SARS-CoV-2基因组的显著特征的视角,讨论了它们可能出现的情景。文章的分析结果清楚地表明,SARS-CoV-2不是一种实验室合成或人为构建的病毒。
作者通过对α-和β-冠状病毒的比较确定了SARS-CoV-2的两个显著的基因组特征:(1)在结构研究和生化实验的基础上,SARS-CoV-2与人受体ACE2高亲和力似乎是自然选择的结果;(2)SARS-CoV-2的刺突(S)蛋白在S1和S2亚基之间存在12个核苷酸的插入,形成了多碱基(弗林)切割位点,进而造成了这附近多了3个氧-连接聚糖。
关于SARS-CoV-2的起源理论,文章认为SARS-CoV-2不太可能是通过实验室操作一种相关的SARS-CoV样冠状病毒而出现的。相关基因数据分析无可辩驳地表明,SARS-CoV-2并不是从以前任何一种病毒主干中衍生出来的。相反,文章提出了两种可能的情况来解释SARS-CoV-2的起源:(1)在传播给人类之前动物宿主中的自然选择;(2)在人畜共患病转移之后在人体中进行的自然选择。然后,文章还讨论了病毒在细胞和生物体中的培养和传代科学研究过程中的选择是否会导致SARS-CoV-2出现,但也排除了实验室泄漏造成病毒出现的可能。
文章最后给出结论,认为在全球COVID-19爆发并成为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研究病毒的起源很重要。但需要更多的科学数据和证据来得出正确结论。获得相关的动物源病毒序列将是揭示病毒起源的最确定方法,以研究新插入的多碱基切割位点和氧原子连接的多糖的生理作用。不管SARS-CoV-2通过自然选择产生的确切机制是什么,对人类和其他动物肺炎的持续监测显然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