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中采用人工智能实现自动化运维》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5-11
  • 如今,企业比以往更加意识到智能、互联和数据驱动型业务战略的益处。显而易见的是,大数据、物联网、自动化和机器学习正在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人工智能则是这一趋势的下一个阶段。

    尽管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定义有着激烈的争议,但其含义是显而易见的,就是执行一些需要人类判断的过程和任务,能够根据以前发生的事情进行判断的机器来代替人类。然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大量的计算能力。例如,远程跟踪汽车维护信息所需的基础设施,需要将数据传输到集中式系统,对本身可能位于云端的程序执行数据分析,然后允许人工智能系统提出维护建议或采取行动。

    作为互联网及其数十亿台网络设备的处理核心,数据中心设施为所有这些计算提供支持。近年来,虚拟化、自动化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方面出现了重大发展,但如何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数据中心的运营和维护呢?

    数据中心的智能应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在发生。思科公司的M5统一计算系统或HPE公司的InfoSight等系统正试图缓解工作人员越来越难以应对现代数据中心复杂性的事实。

    例如,思科公司的这款智能系统允许数据中心管理人员定义使用策略,然后允许软件自动移动资源,以使数据中心处于最佳状态。思科公司混合云和机器学习高级经理Joann Starke指出:“数据中心的运营与管理变得如此复杂,以至于人们需要采用软件进行控制,并自动进行实时更改。”

    根据施耐德电气公司的调查,长期以来数据中心技术一直在使用某种形式的人工智能。例如UPS和冷却单元可以根据条件使用算法来决定设备的行为。

    电力和冷却设备通常收集关于外部环境和内部过程的数据。反过来,这些设备将决定如何对这些数据作出响应,例如,向工作人员发送警告消息或关闭电池充电。然而,施耐德电气公司认为,数据中心采用人工智能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如今,越来越多的数据中心迁出城区,并在更偏远的地区运营数据中心。LitBit公司的创始人Scott Noteboom开发了一个人工智能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这是由于数据中心需要远程管理的结果。最初的解决方案是采用高薪吸引技术熟练的运维工程师在数据中心工作。

    然而,曾担任苹果公司数据中心负责人的Noteboom发现,数据中心的专业人才越来越难以招募和保留,而熟练技术人员尤其如此。

    Noteboom因此有了一个复制熟练和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技能的想法,并采用人工智能来实现,并将其命名为DAC.它是用于数据中心管理和维护的人工智能角色。DAC拥有10000多条数据中心的知识和经验,这是从许多数据中心工程师的集体知识库中获取的资源。并且这种人工智能还可以不断学习。

    就像人类一样,DAC也会对其周围的环境做出反应,无论是噪音、视线、灯光等因素。与人类不同的是,它可以将这些信息与内部存储信息进行交叉参考,了解数据中心运营的适当条件。

    人工智能最终取代数据中心工作人员调研机构Gartner公司副总裁兼杰出分析师George Weiss认为,IT领导人应该对数据中心的计划更有雄心和远见,并认识到随着日益复杂化而带来的挑战。

    Weiss说:“IT领导者需要考虑更大的范围,并采纳数据中心的智能自组织系统、未来的边缘和云计算的原则。其目标应该是构建监控和分析系统行为的平台和服务,从而使预定义的目标和服务水平不断优化。对于那些可能想知道允许机器做出决定的真正优势的人来说,Gartner公司研究人员认为,这样做可以实现有目的的行动,实现组织设定的目标”。 换句话说,就让机器完成工作,并从中谋取利益。

    埃森哲公司的研究显示,人工智能可能会让所有行业的利润率平均提高38%,并在2035年实现14万亿美元的经济增长。而在数据中心采用人工智能似乎是一个明智的举措。

    当然,在任何关于人工智能的讨论中,人们总是担心失业。无论是工业革命的创新者还是云计算的反对者,都会对改变游戏规则的新技术产生同样的恐惧。但是随着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新的就业机会将不断涌现,人工智能技术将最终成为新的标准。

相关报告
  • 《首次利用人工智能实现鼻咽癌精准放疗靶区自动勾画》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生命健康领域集成服务门户
    • 编译者:江洪波
    • 发布时间:2019-05-06
    •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头颈部肿瘤,中国发病率全球第一,其中广东省高发区的发病率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倍,因此也被称为“广东瘤”。由于鼻咽解剖位置特殊、手术治疗困难,且鼻咽癌对射线敏感,因此放射治疗是根治手段。 放射治疗过程中,加速器治疗机发出的射线要从不同角度穿过周围的脑干、颞叶、眼球、视神经等40多个重要器官到达鼻咽肿瘤,精度要求在毫米级别;照射不足将导致肿瘤复发,照射过度会增加放射性脑损伤、听力下降等后遗症。因此,准确界定照射范围(勾画靶区)是精准放射治疗的关键步骤,即在CT或MRI影像上描绘出肿瘤范围。目前,鼻咽肿瘤靶区的勾画主要为人工勾画,准确性高度依赖医生的经验,存在不快(3-10小时)、不准(准确率 <70%)、不狠(变异超过)的问题。 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在医学影像领域的研究发展迅速,包括病灶的自动识别、诊断、分割等,准确性可匹敌各领域专家。来自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香港中文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Deep Learning for Automated Contouring of Primary Tumor Volumes by MRI for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的文章,首次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在核磁共振(MRI)影像上实现了鼻咽肿瘤自动勾画。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国际影像学顶级期刊Radiology(2018年IF 7.469),文章的通讯作者为肿瘤防治中心孙颖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拥有全国最大的放射治疗中心,每年收治鼻咽癌患者5000余例。通过精准放射治疗联合适当强度的化疗,80%以上的无远处转移鼻咽癌可被彻底治愈。肿瘤防治中心拥有丰富的病源和成功的经验,能否“医工结合”用肿瘤防治中心的经验产生中国智慧,孙颖教授带领团队针对如何利用AI技术实现鼻咽肿瘤的自动勾画开展了系统性攻关。 经过逾万例的大数据积累,研究人员摸清了鼻咽癌肿瘤生长规律,将专家经验转变为可供计算机学习的数据是实现AI自动勾画的前提。 目前,MRI影像是鼻咽肿瘤勾画的金标准,人工勾画需要医生仔细、全面地观察肿瘤在MRI影像上的侵犯范围并逐层勾画出肿瘤靶区;因此,专家经验就存储在这些靶区中。 在这项研究中,共纳入来自1021例鼻咽癌患者(全部期别)的MRI影像资料,并由两名鼻咽癌放疗专家共同完成靶区勾画,以提供三维、大尺度和高质量的影像和靶区数据用于计算机学习。 之后,研究人员开展跨学科合作,并确定采用何种AI技术从这些数据中学习规律从而实现自动勾画。通过与在人工智能领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香港中文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深圳视见医疗科技公司合作,研究人员确定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能够模仿人类大脑视觉中枢的层次,在图像识别领域表现优异;由于MRI为三维医学图像,因此最终确定选用的AI技术为三维卷积神经网络(3D CNN)。 AI自动勾画的准确性如何是首先关注的问题,以专家勾画作为金标准,AI自动勾画的准确性为79%,且无论患者是早期(T1-T2)还是晚期(T3-T4),无论是否接受过化疗,AI均可达到相似的勾画准确性。经专家评估,32.5%(66例)的病例无需修改可直接用于放射治疗计划设计,56.2%(114)的病例经少量修改即可用于放射治疗计划设计。 为了验证这一结果,研究人员开展了多中心测试,共纳入不同分期的20例患者和8位来自7个高水平医院的放疗专科医生,由8位医生在20例患者的MRI影像上人工完成鼻咽癌原发肿瘤勾画(即人工勾画)。以专家勾画作为金标准,AI自动勾画的准确性超过了8位医生中的4位,与其余4位相当。 在8位医生完成人工勾画两个月后,由他们对AI自动勾画的结果进行修改(AI自动勾画+医生修改,即AI辅助勾画)。结果显示,AI辅助勾画提高了5位医生的勾画准确性(平均由74%提高至79%),减少了55%的勾画者间差异。 这项研究是AI在全期别鼻咽癌放射治疗靶区勾画方面的首个研究,样本量大、技术合理、测试全面,是AI在肿瘤学领域应用的一项重要进展。研究结果显示AI辅助勾画提高了鼻咽肿瘤勾画的准确性,能够让经验较少的医生达到近似专家水平的勾画,将会对肿瘤控制和患者生存产生积极影响,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医生勾画的效率,为实现精准而又高效的鼻咽癌放射治疗靶区勾画提供了解决方案。
  • 《罗克韦尔自动化调查发现,人工智能在生命科学制造业中的采用正在加速》

    • 来源专题:智能制造
    • 编译者:icad
    • 发布时间:2025-07-17
    • 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工业自动化和数字化转型公司,今天公布了第 10 份年度《智能制造现状报告:生命科学版》的结果。这项全球研究涵盖了来自 15 个领先制造国家/地区的生命科学制造商的 143 名领导者的回答。 生命科学制造商正在努力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不断上升的成本、日益增长的网络安全威胁和复杂的合规性要求,同时应对经济不确定性和持续的劳动力挑战。许多公司正在转向先进技术,以帮助他们变得更加敏捷并适应不断的变化。 智能制造是一个明确的重点领域,95% 的生命科学制造商表示他们正在使用或评估智能技术。具体来说,公司正在使用人工智能 (AI) 来帮助提高产品质量、保护系统并在难以找到熟练劳动力的地方为员工提供支持。领导者也在考虑速效之外,并投资于有助于他们扩展容量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立更安全运营的技术。 罗克韦尔自动化全球生命科学行业副总裁 Matt Weaver 表示:“生命科学制造商正在进入数字化成熟度的新阶段,这是由于监管复杂性的增加和在不牺牲质量的情况下缩短上市时间的压力越来越大。“今年的报告清楚地表明,AI 正成为现代生命科学制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不仅是为了优化效率,而且是为了提高产品质量、保护关键基础设施和提升员工技能。随着领导者加倍投入数字投资,使运营更加互联、适应性和弹性,人们明显转向了长期思维。 全球主要发现包括: - 智能制造几乎是普遍的。95% 的生命科学制造商正在使用或评估智能技术。 - AI 的主要用例很明确。大多数公司使用 AI 来提高质量 (53%)、简化运营 (50%) 和加强网络安全 (48%)。 - 招聘仍然是一个重大挑战。26% 的领导者表示,寻找技术工人是 2025 年增长的最大障碍。 - 技术正在帮助填补人才缺口。近一半的生命科学制造商正在转向 AI (48%) 和自动化 (46%) 来支持其员工。 - 新兴技术越来越受欢迎。36% 的受访者计划投资生成式或因果式 AI,35% 的受访者正在探索数字孪生和仿真工具。 - 投资侧重于长期价值。领导者优先考虑增长 (66%)、扩大产能 (62%) 和保护运营 (50%)。 尽管大多数制造商收集了大量数据,但只有 46% 的制造商表示他们正在有效地使用这些数据。随着数字工具的扩展,将洞察转化为行动的能力将是解锁更智能、更快速决策的关键。 Weaver 表示:“凭借我们广泛的行业专业知识和广泛的自动化和信息解决方案套件,罗克韦尔在支持全球生命科学组织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无论公司在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的道路上处于哪个阶段,我们都可以在他们所在的地方与他们会面,帮助他们实现可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