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太平洋珊瑚礁在发生白化事件后逐渐恢复》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liguiju
  • 发布时间:2022-07-16
  •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SIO)研究人员在太平洋中部巴尔米拉环礁(Palmyra Atoll)上开展的一项为期十年的研究发现,远离当地人类影响的珊瑚礁可以逐渐从白化中恢复。研究人员发现,每次白化事件发生的一年后,一些区域确实有珊瑚量下降的迹象,但两年内便会恢复。大堡礁的珊瑚和藻类种群数量在十年期间只发生了很小的净变化,这表明巴尔米拉珊瑚礁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具有较强的恢复能力,最新的研究成果于2022年6月发表在《珊瑚礁》(Coral Reefs)期刊上。

    巴尔米拉环礁作为偏远的北线群岛之一,不受当地人类活动(如渔业、污染、沿海开发和旅游业)的影响,为监测生态系统在气候变暖情况下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提供了一个天然的实验室。在2015年发生的变暖事件中,巴尔米拉环礁上高达90%的珊瑚有白化迹象,但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死亡率不到10%。这表明不仅需要衡量珊瑚的死亡和破坏,还要衡量珊瑚的恢复能力,这对未来关于珊瑚的管理统计至关重要。

    根据已记录的帕尔米拉环礁数据分析,海水变暖本身可能会导致造礁珊瑚和钙化藻类数量的下降,但干净的水域和完整的生态系统孕育了健康的鱼类种群,这可能有助于帕尔米拉珊瑚礁的恢复。在人口密集的地方,过度捕捞、沿海开发以及含有化肥和杀虫剂的淡水径流都可能破坏珊瑚礁的恢复能力。(刘思青 编译)

  • 原文来源:https://scripps.ucsd.edu/news/central-pacific-coral-reef-shows-remarkable-recovery-despite-two-warm-water-events
相关报告
  • 《新研究追踪过去一个世纪里严重的太平洋珊瑚礁白化事件》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mall
    • 发布时间:2018-11-29
    • 随着气候变化导致的海洋温度上升,世界上许多珊瑚礁正在经历大规模的白化和死亡。对多数珊瑚来说,这是第一次遭遇极端高温。然而,对于太平洋中部的一些珊瑚礁而言,厄尔尼诺引起的热浪是它们永久的生活环境。目前还不清楚这些珊瑚礁是如何适应反复出现的极端高温环境。该研究揭示了处于厄尔尼诺中心的珊瑚礁白化历史,以及部分珊瑚在面临极端环境后是如何恢复的,成果发表在《Communications Biology》杂志上。当水温稍有上升,生活在活珊瑚细胞内的共生藻类就会产生有毒物质,并被珊瑚喷射出来。藻类通常为珊瑚提供食物和能量。如果没有它们,珊瑚就会变成“漂白”的白色,然后饿死。该团队前往夏威夷以南1400英里的贾维斯岛,研究极端气候对该地区珊瑚的影响。由于贾维斯岛既偏远又属于海洋保护区,物种丰富度十分高,但相比于其它地方的珊瑚礁,它们经历了更多次的周期性厄尔尼诺事件引起的极端热浪的洗礼。白化的历史观测记录很少,该团队转向了在珊瑚礁上生活了100多年的老珊瑚。他们从珊瑚中提取了核心样本,创建了一种骨骼活检,记录了珊瑚礁的历史。通过CT扫描仪对岩心进行扫描后,首次发现在珊瑚礁的物理结构中保存着多种白化现象的证据,最长的岩心显示早在1912年就开始出现白化。此外,研究发现,当珊瑚礁变白时,这些巨大的旧珊瑚会形成“应力带”,也就是一层致密的碳酸钙,这种类似骨头的物质构成了珊瑚的结构。在CT扫描中这些波段明显出现,并与历史上的热浪相对应。过去发生在贾维斯的漂白事件的记忆被锁定在这些珊瑚中。贾维斯岛每4到7年经历一次高于平均温度的高温,这可以追溯到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前。研究小组发现,随着每一次热浪的到来,珊瑚礁经历了严重的白化,但似乎每次都能迅速恢复。根据研究样本数据,他们认为珊瑚礁恢复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附近的洋流。海底的地形,加上海面信风的力量,把冰冷、营养丰富的海水从深海带上来。这种上升流滋养了珊瑚礁周围密集的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反过来带走了与珊瑚竞争的海藻。在这个过程中,它们为新的、年轻的珊瑚虫留下了最终定居下来的空间。 (吕钊编译;张灿影审校) 信息来自中国科学院海洋所《海洋科学快报》2018年第40期
  • 《新研究追踪过去一个世纪太平洋珊瑚礁严重白化事件》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mall
    • 发布时间:2018-11-23
    • 随着气候变化导致的海洋温度上升,世界上许多珊瑚礁正在经历大规模的白化和死亡。对多数珊瑚来说,这是第一次遭遇极端高温。然而,对于太平洋中部的一些珊瑚礁而言,厄尔尼诺引起的热浪是它们日常的生活环境。目前科学家还不清楚这些珊瑚礁是如何适应反复出现的极端高温环境。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处于厄尔尼诺中心的珊瑚礁白化历史,以及部分珊瑚在面临极端环境后是如何恢复的,研究成果发表在《Communications Biology》杂志上。 当水温略微上升时,活珊瑚细胞内的共生藻类就会产生有毒物质,并被珊瑚排出。藻类通常为珊瑚提供食物、能量和以及色泽。如果没有它们,珊瑚就会白化致死。研究团队前往夏威夷以南1400英里的贾维斯岛,研究极端气候对该地区珊瑚的影响。由于贾维斯岛既偏远又属于海洋保护区,物种丰富度十分高,但由于处于太平洋中部,相比于其它地方的珊瑚礁,它们经历了更为极端的由周期性厄尔尼诺事件引起的极端热浪的洗礼。 由于2015年之前没有贾维斯岛上的珊瑚礁白化观测记录,该团队选取了具有100多年历史的老珊瑚并提取了核心样本,开创了一种能够记录珊瑚礁历史的骨骼活检方法。通过对样本进行CT扫描,首次在珊瑚礁的物理结构中发现多种白化证据,并表明最早在1912年就开始出现白化。此外,研究发现,当珊瑚礁白化时,这些巨大的旧珊瑚会褪去“应力带”,也就是一层致密的碳酸钙,这种类似骨头的物质构成了珊瑚的结构。这些带在CT扫描中清晰可见,并与历史上的热浪事件相呼应。 贾维斯岛每4-7年经历一次高于平均水平的温度,这可以追溯到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前。研究小组发现,每一次的热浪侵袭,珊瑚礁都经历了严重的白化,但似乎每次都能够迅速恢复。根据研究样本数据,研究人员认为附近的洋流是珊瑚礁恢复的一个主要原因。海底的地形,加上海面信风的力量,把冰冷、营养丰富的海水从深海带到表层。这种上升流滋养了珊瑚礁周围密集的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消耗掉了与珊瑚竞争的海藻。在这个过程中,它们为新的、年轻的珊瑚虫留下了最终定居下来的空间。 贾维斯岛上的珊瑚礁经历过多次漂白和恢复,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新的视角,以更好地了解世界上最具弹性的珊瑚是如何在严峻的珊瑚白化压力下生存的,这对于了解其他珊瑚礁生态系统如何在未来重新生长至关重要。但2015年的超级厄尔尼诺使得贾维斯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高温,导致95%的岛屿珊瑚死亡。目前最重要的问题是这是否超出了珊瑚礁能够恢复的底线。未来几年内珊瑚礁的恢复情况将真正帮助研究人员了解严重的白化现象。 (张灿影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