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_关于NCP诊断数预测模型的注释》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 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0-02-24
  • 1.时间:2020年2月23日

    2.机构或团队:复旦大学

    3.事件概要:

    复旦大学的科研人员在medRxiv预印版平台发表论文“A Note on NCP Diagnosis Number Prediction Model”,使用数学模型预测确诊患者数量。

    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中国武汉爆发,科研人员旨在使用数学模型来预测将来诊断出的患者数量,以减轻对紧急情况的焦虑。在该回顾性研究中,包括了从中国报告的2020年1月21日至2月10日的所有诊断编号,并从WHO网站下载了该编号。科研人员开发了一个简单但相对准确的公式来预测第二天的诊断数:N_i/N_(i-1) =〖(N_(i-1)/N_(i-2) )〗^α,其中Ni是直到第i天的总诊断数,2月10日的α估计为0.904。基于此模型,预计疾病感染率将呈指数下降,受感染人数总数有限,因此,这种疾病的影响有限,但是,新确诊病例的出现将持续到三月。

    4.附件:

    原文链接:

    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2.19.20025262v1.full.pdf

  • 原文来源: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2.19.20025262v1.full.pdf
相关报告
  • 《我国COVID-19诊断预测模型的一点注记》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疾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编译者:蒋君
    • 发布时间:2020-04-05
    • 重要性:预测我国确诊的COVID-19患者及流行趋势。它可能会给公众一些科学信息,以缓解对这种流行病的恐惧。目的:2019年12月武汉市爆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我们的目的是用一个数学模型来预测未来确诊病人的数量,以缓解紧急情况下的焦虑。设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网站的所有诊断数字,结合传染病传播方式,对数学模型进行拟合,预测未来疫情发展趋势。背景:我们的模型是基于中国的疫情,可以为其他国家的疾病预测提供参考意义,为相关卫生部门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线索。参与者:在本次回顾性研究中,纳入了从中国报告的2020年1月21日至2月10日的所有诊断数字,并从世卫组织网站下载。主要结果和测量方法:我们建立了一个简单而准确的公式来预测第二天的诊断数:N(i/N(i-1)=[(N(i-1)/N(i-2))]^α,其中Ni是到第i天为止诊断的总患者,α在2月10日估计为0.904。结果:基于该模型,疾病感染率呈指数下降趋势,感染者的总数是有限的,因此,这种疾病的影响有限。然而,新的诊断将持续到3月。结论及相关性:通过建立模型,可以更好地预测我国的疫情趋势。
  • 《ChinaXiv,2月18日,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数的预测研究》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0-02-23
    • 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数的预测研究 提交时间: 2020-02-18 作者: 吴宇宸 1,2 ; 作者单位: 1.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2.中国科学院大学; 内容摘要 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又称2019-nCoV)疫情从武汉开始爆发,几天内迅速传播到全国乃至海外,对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科学有效掌控疫情发展对疫情防控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中国卫健委及湖北省卫健委每日公布的累计确诊数,采用逻辑斯蒂模型对数据进行了拟合,以期给该疾病的防控治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公布的疫情数据,我们反演了模型的参数,进而有效地模拟了目前疫情的发展,并预测了疫情未来的趋势。我们预测,湖北省疫情还要持续至少2周,而在全国其他地区,疫情可望1周左右达到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