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科院病原所何玉先教授团队发现SARS-CoV-2膜融合抑制剂能有效抑制多种Omicron亚系毒株》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 编译者: 张玢
  • 发布时间:2023-03-27
  • 2022 年 10 月 17 日, 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 何玉先教授团队在 Antiviral Research 《 抗病毒研究 》 发表了题为 “ Potent inhibition of diverse Omicron sublineages by SARS-CoV-2 fusion-inhibitory lipopeptides” ( SARS-CoV-2 融合抑制脂肽能有效抑制多种 Omicron 亚系毒株) 的研究论文。重点探讨了 新冠病毒 Omicron 亚系 S 蛋白的功能及其对融合抑制剂 IPB02V3 和 IPB24 的敏感性。
    SARS-CoV-2 变异毒株的出现和快速传播对疫苗和治疗性抗体的 保护 效力提出了巨大挑战,特别是目前奥密克戎毒株已出现多个亚系, BA.4/5 已成为全球主导毒株,严重损害现有疫苗和抗体治疗的临床疗效,迫切需要开发有效的 能 针对多种变异株的广谱抗病毒药物。何玉先 教授团队 前期报道了 SARS-CoV-2 膜融合抑制剂 IPB02V3 和 IPB24 对 Alpha 、 Beta 、 Gamma 、 Delta 、 Lambda 和初始 Omicron 毒株均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 Zhu et al. Emerg Microbes Infect, 2022 )。
  • 原文来源:http://www.ebiotrade.com/newsf/2023-3/20230326065913752.htm
相关报告
  • 《针对SARS-CoV-2的强效膜融合抑制剂的设计》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疾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编译者:蒋君
    • 发布时间:2020-06-11
    • 由新出现的SARS-CoV-2引起的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已对全球公共卫生,经济和社会稳定构成严重威胁,要求迅速开发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在这项研究中,我们首先验证了SARS-CoV-2使用人ACE2作为细胞受体,其S蛋白具有较高的膜融合活性。与SARS-CoV的序列相比,SARS-CoV-2的S2融合蛋白中的七肽重复序列1(HR1)序列能显着提高的α-螺旋性和热稳定性,以及与相应的七肽重复序列2位点的更高的结合亲和力。然后,我们设计了一种基于HR2序列的脂肽融合抑制剂,称为IPB02,在抑制SARS-CoV-2 S蛋白介导的细胞-细胞融合和假病毒感染中表现出很高的活性。 IPB02还有效抑制了SARS-CoV伪病毒。此外,IPB02的结构和活性关系(SAR)用一组截短的脂肽表征,揭示了对其结合和抗病毒能力至关重要的氨基酸基序。因此,本文的结果为理解SARS-CoV-2的进入途径和靶向膜融合步骤的抗病毒药物设计提供了重要信息。
  • 《中国科学院病毒所等机构研究发现抗流感病毒药物arbidol是一种SARS-CoV-2的体外有效抑制剂》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5-15
    • 5月2日,Cell Discovery发表了题为“The anti-influenza virus drug, arbidol is an efficient inhibitor of SARS-CoV-2 in vitro”的文章。 鉴于目前还没有系统分析抗流感药物对SARS-CoV-2的疗效的相关研究,在这项研究中,作者评估了六种目前可用的和获得许可的抗SARS-CoV-2流感药物,包括arbidol、baloxavir、laninamivir、oseltamivir、peramivir和zanamivir。本研究不考虑M2抑制剂(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首先,用标准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测定了化合物对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 E6(ATCC-1586)的细胞毒性。然后,在复合物或二甲基亚砜(DMSO)控制下,进行0.05的SARS-CoV-2多重感染(MOI)试验。感染后48小时测定感染细胞上清液中病毒RNA拷贝数。研究发现,arbidol在体外实验中能有效抑制病毒感染。在50μM的高浓度下,baloxavir可部分抑制SARS-CoV-2感染(~29%)。然而,即使在最高药物浓度下,laninamivir、oseltamivir、peramivir和zanamivir也没有表现出抗SARS-CoV-2的活性。 文章还用q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显微镜等方法对arbidol在病毒进入过程、进入后阶段或整个感染过程和子代病毒产生阶段进行了定量和验证分析,并对arbidol如何阻止SARS-CoV-2进入细胞的机制细节和病毒在细胞内的转运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研究发现arbidol在干扰SARS-CoV-2结合和细胞内囊泡转运中起作用。arbidol还可以与脂质膜结合,并可能改变细胞质或内体的膜结构,这对病毒的附着和融合至关重要。 鉴于arbidol抗SARS-CoV-2的EC50(4.11μM)与流感病毒相当,甚至低于流感病毒,因此文章认为arbidol治疗COVID-19患者具有潜在的疗效。然而,目前中国指南推荐的arbidol(200毫克,3次/天)剂量可能无法达到抑制SARS-CoV-2感染的理想疗效,应予以提高。这需要通过临床试验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