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用户教育中的信息素养》

  • 来源专题:图书情报
  • 编译者: xuxue
  • 发布时间:2017-06-10
  • 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信息素养的基本特征;信息素养应在高校图书馆用户教育中发挥怎样的作用;以及如何实现最佳的信息系统。研究人员系统地调查和审阅了与信息素养和图书馆用户教育相关的出版物。研究发现,一个精心设计的信息素养系统有益于图书馆及其员工、教师和学生;图书馆员应该在设计和操作信息系统中发挥主导作用,但与教师、IT专业人员和学生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信息系统的设计和使用需引入进课程中,主要是不同角色之间的合作,并以问题为基础;考核评价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考核评价的重点应放在第一学年的学生上;理想情况下,图书馆员将成为教育工作者,图书馆将成为学习、研究和技术相结合的学习中心。

相关报告
  • 《元宇宙中的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员和数字时代图书馆用户对元宇宙素养的需求》

    • 来源专题:数智化图书情报
    • 编译者:杨小芳
    • 发布时间:2023-11-25
    • 摘要 这篇论文主要探讨了元宇宙对图书馆和图书馆用户的影响,强调了在虚拟世界中进行信息检索和访问的技能和能力(Metaliteracy)的重要性,并讨论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图书馆项目和服务中的潜力以及保护用户隐私等挑战。 方法 这篇论文提出了Metaliteracy(元宇宙素养)的概念,并探讨了在元宇宙中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用户需要发展的能力。论文指出,元宇宙为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用户提供了新的机会和挑战,因此他们需要具备Metaliteracy的能力来应对这些挑战。 具体而言,论文提到了以下几个方面: 1. 批判性思维:在信息环境中,个人需要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以便能够理解和评估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 数字素养:数字素养是指个体在数字环境中获取、评估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和技能。这包括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 伦理使用信息:在元宇宙中,个人需要了解信息的伦理使用原则,以确保信息的正当使用和保护用户的隐私。  4. 理解信息的社交性质:在虚拟世界中,信息具有社交性质,个人需要理解这种社交性质,以便能够有效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合作。  5. 虚拟参考服务:虚拟参考服务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提供的一种服务,它可以增强图书馆的参考服务,例如提供虚拟导览、虚拟查询等。 6. 虚拟学习环境:虚拟学习环境是指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建的学习环境,它可以提供沉浸式的学习体验,促进用户的参与和互动。 7. 信息检索和访问:元宇宙为信息检索和访问提供了新的机会,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实现更丰富的用户体验。  8. 隐私保护:在收集和使用用户数据时,图书馆需要注意潜在的隐私风险,并采取措施保护用户的隐私。  9. 保持更新:图书馆需要保持对元宇宙最新发展的了解,并根据用户需求的变化调整其服务和项目。  总之,这篇论文提出了Metaliteracy的概念,并探讨了在元宇宙中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用户需要发展的能力。通过提高用户的Metaliteracy能力,图书馆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并应对元宇宙中的挑战。 结论 随着元宇宙的发展和虚拟现实技术的进步,图书馆需要具备数字素养能力,以应对元宇宙中信息环境的新机遇和挑战,同时保护用户隐私。
  • 《ChatGPT类生成式AI对高校图书馆数字素养教育的影响探析》

    • 来源专题:数智化图书情报
    • 编译者:于彰淇
    • 发布时间:2023-12-07
    • 探讨 ChatGPT 类生成式 AI 对高校图书馆数字素养教育的影响因素和引导策略,为国内高校数字素养教育工作者提供可参考的模式与案例,促进构建基于人工智能的本土化高校数字素养框架。[ 研究设计 / 方法 ] 采用实证研究法,根据已有的数字素养五维度设计试卷,并基于知识内容、能力素养、情感价值三个维度对测试答案进行内容分析。[ 结论 / 发现 ] 析出了人工智能视域下数字素养教育知识内容的四大特点,总结了人工智能工具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和情感价值的影响。[ 创新 / 价值 ] 聚焦于人工智能工具对数字素养教育影响的细粒度分析,实现对多人同时利用ChatGPT类生成式AI工具进行数字素养学习的效果测试及结果分析。 基于本研究的核心问题,笔者重点调研了ChatGPT 类生成式AI与高校图书馆数字素养教育的关系以及 数字素养框架要素研究的文献。这些文献的研究问题 涉及:( 1 )ChatGPT类生成式AI对数字素养教育、信 息素养教育及图书馆阅读推广、知识服务等相关教育 和服务的影响及应用展望[9-19];如雷晓燕等基于技术 层面探索了大模型下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嵌入数字素养 教育的框架模块、具体风险及应对策略[13];李书宁等 从图书馆所涉业务角度对ChatGPT进行测试,其中探 讨了人机协同阅读模式的广泛应用背景下信息素养教 育面对的挑战[11];蔡子凡等从素养教育课件、课程、软 件、社区、评估及虚实交互六个方面展望了人机交融的 图书馆智慧载体[14];Cox 和Tzoc提出在 ChatGPT类 生成AI广泛应用背景下,师生的信息素养将更能帮助 他们通过对所呈现内容的批判性分析做出有根据的判 断[16];吴丹等提出了人工智能时代的“算法素养”,并 对这个前沿概念进行了内涵剖析与能力框架构建[19]。 ( 2 )数字素养框架要素构成梳理。数字素养与技能框 架是表达数字素养与技能集合间复杂关系和范围的通 用方法[20],对数字素养教育起着指导和评估的作用。 欧盟数字素养框架(DigComp)[21]经过 10 余年的发 展和完善,已成为国际上较为权威和有影响力的框架, 迄今为止一共发布过四版框架,均是从素养领域及概 念、具体素养描述、呈现能力等级和水平、知识、技能、 方法的实例、具体素养的场景运用案例五个维度构建。 最新版本DigComp2.2主要包括5 个素养域和 21 项具 体能力,素养域和具体素养表现出层层递进的关系[22]; 2018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数字素养全球框架 (DLGF)[23]与DigComp具备相同的5个维度,包含 7 个素养域和 26 项具体能力。相较DigComp,DLGF 新 增了操作域、职业相关域和计算思维能力;2022年,黄 如花等在《国际数字素养与技能框架的内容分析》[7] 一文中调研了14种国际组织、国家政府和研究机构建 设的高显示度数字素养与技能框架,将共性要素归纳 为数字素养的五个维度:信息维度、社会维度、伦理维 度、迁移维度和目标维度,笔者认为其兼顾了国际视野 和本土特色。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笔者析出了本 研究的主要目标和意义:其一,目前国内外文献均是 在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和智慧图书馆大框架下部分探讨 数字素养和信息素养教育,或者从技术层面进行研究, 鲜有专门从教育层面探讨ChatGPT类生成式AI之于高 校图书馆数字素养教育的细粒度相关文献,尤其是实 证研究;其二,目前我国还未有统一的数字素养与技 能框架。在ChatGPT类生成式AI技术突破性发展背景 下,梳理数字素养的框架要素,促进构建本土化数字 素养框架已经迫在眉睫。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标 数字素养的五个维度,从知识内容、能力素养、情感价 值多层面探讨ChatGPT类生成式AI对高校图书馆数字 素养教育的影响因素和引导策略。为国内高校数字素 养教育工作者提供可参考的模式与案例,对构建基于 人工智能的本土化高校数字素养框架具有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