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炬光科技:近200家机构调研,激光雷达已有部分量产》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22-02-07
  • 近日,激光行业上游核心元器件供应商炬光科技(688167.SH)接待了包括有明星基金经理景顺长城基金杨锐文、兴证全球谢治宇在内的近200家机构调研。激光雷达发射模组的主要核心部件均由炬光科技自供。公司正在拓展的中游应用领域是半导体激光光源的直接应用,和中游大部分的客户不会存在竞争,反而向中游提供上游的核心元器件。随着技术创新、业务规模增长形成规模效应,激光雷达预期价格会呈下降趋势。

    近几年伴随着汽车智能化变革加速,对应产业链正快速崛起,其中,在激光雷达产业链中已有产品量产的炬光科技在近期受到了机构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公司接待了包括有明星基金经理景顺长城基金杨锐文、兴证全球谢治宇在内的近200家机构调研。

    炬光科技表示公司目前主要营收贡献来自于上游核心元器件,未来将继续稳定增长。上游元器件的市场空间相对中游和下游规模会小一些,但上游的技术壁垒较高,业务增长比较稳健。公司正在基于激光行业上游核心元器件的技术壁垒,在车载激光雷达、泛半导体制程及家用医疗健康三大市场空间更为广阔的中游应用领域进行布局。

    首先,在公司的主营上游核心元器件方面,公司表示元器件会受到客户降价的竞争压力,同时,公司也在加强制造、创新能力,公司会通过继续加强技术创新实现成本的降低,满足客户需求。

    在激光行业上游中的半导体激光元器件产品中芯片与电子器件属于外购,有投资者问到在2021年的芯片涨价与供给错位的情况下,公司最终产品是如何定价以及如何保证原材料供给的,公司表示半导体激光二极管芯片不同于集成电路芯片,供应链环境不同,公司已跟境内外多家主要激光二极管芯片建立长期合作,并采用同一种物料由多家供应商供应的机制以规避供应风险。公司产品定价基于市场竞争环境、生产成本、定制化程度等多重因素综合决定。公司与主要供应商已建立长期业务合作,公司基于销售预测针对不同原材料有安全库存机制保障供给。

    公司围绕激光行业上游进行多元化布局,不断取得市场突破,还同时积极拓展激光行业中游的车载激光雷达、泛半导体制程及家用医疗健康领域。未来几年智能汽车将迎来行业的爆发点,针对汽车激光雷达业务增长需要,炬光科技将提升订单获取能力,同时公司的厂房洁净室都在规划准备中,预计可按时按需投入生产。

    激光雷达包括发射、接收、电控、扫描、软件等部分,公司的激光雷达发射模组产品在激光雷达整体中占据了相应比例。随着前期样品订单销售收入、研发收入逐渐转向产品量产交付收入,公司已有量产项目、未来项目定点引入带来激光雷达业务未来收入高速增长。

    炬光认为全固态或者混合固态(半固态)是未来发展方向,并在多个方向布局,重点布局激光雷达发射模组、激光雷达光源光学组件等。激光雷达发射模组的主要核心部件均由炬光科技自供,包括核心光学元件等,另外的激光二极管芯片、部分结构件和辅材如一些机械件等为外部采购的。

    产品方面,公司用于激光雷达面光源的光束扩散器及高峰值功率固态激光雷达光源模块现已进入量产阶段。公司正在拓展面向智能驾驶激光雷达(LiDAR)、智能舱内驾驶员监控系统(DMS)等汽车创新应用场景的车规级核心能力。目前客户主要在智能驾驶车辆装载、量产方面寻求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炬光科技正在拓展的中游应用领域是半导体激光光源的直接应用,而不是光纤激光器或者固体激光器,炬光科技和中游大部分的客户不会存在竞争,反而向中游提供上游的核心元器件。公司目前为光纤激光器制造商提供单(非)球面柱面透镜、预制金锡薄膜陶瓷热沉等核心原材料。

    成本方面,目前来看激光雷达成本较高,未来随着技术创新、业务规模增长形成规模效应,公司产品预期价格会呈下降趋势。

    炬光本次募集资金主要用于东莞微光学及应用项目(一期工程)、激光雷达发射模组产业化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公司将建设更具优势的激光光学元器件、激光雷达发射模组生产和研发基地,以更好地满足市场对激光光学元器件和激光雷达发射模组的需求,相关产品的产能将进一步扩大。募集资金是会倾向于开拓中游业务,但公司还是会加强上游的研发,提升核心竞争力。

    炬光还表示,公司目前并不存在产能瓶颈。公司正在东莞建设新的厂房,与此同时也在规划国内其他地区布局。公司自有的自动化团队可以自建产线,当客户需求增加时可实现快速增加产线。物料采购方面,公司为主要原材料保持了一定的合理安全库存,为生产提供了保障。

相关报告
  • 《公司激光雷达配套光器件产品已进入平稳量产》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2-10-28
    • 2022年10月26日,天孚通信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2年10月24日接受易方达基金、国泰君安、海通自营等机构调研。 具体内容如下: 问:请介绍下公司募投项目调整情况 答:募投项目资金截至到今年第二季度末使用比例不高,一方是因为疫情等因素影响项目整体建设进程;第二方面是产品前期研发和试产在苏州总部进行,江西扩产能时间计划有所调整,故考虑对项目完成时间进行延期,预计今年下半年和明后年募集资金的使用会加快进程。 问:募投项目苏州和江西两个实施主体资金分配调整原因 答:公司最近召开的董事会、监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募投项目不同实施主体调整投资金额的议案,主要原因一方面是考虑苏 州有成熟的研发平台和项目团队,承接部分量产产能更有利于项目的稳定量产和长期发展;另一方面考虑疫情的反复,多地区布局产能会降低未来交付的不确定性风险。 问:公司货币资金一直非常充裕,预计下一阶段资本性开支计划 答:一方面公司根据客户订单持续扩充产能,需要持续增加固定资产投入;另一方面海外建厂在未来几年预计会增加公司的资本性开支。 问:海外产能推进情况如何?主要生产什么样的产品品类 答:公司海外建厂按照计划正常进行,疫情对整体进度有所影响,预计明年海外工厂会投入运营,具体的产品品类公司跟客户沟通商定。 问:激光雷达用光器件产品目前进度情况 答:公司为激光雷达厂商配套光器件产品目前进展较为顺利,今年四季度部分产品已经进入平稳量产,预计明年会有更大规模的交付和更多客户导入量产,公司会全力配合客户提升产能,保障交付。 问:激光雷达用光器件产品线预计未来的体量规模 答:激光雷达用光器件板块未来的体量规模取决于两方面,一是激光雷达整体市场的增速,特别是汽车辅助驾驶用激光雷达的业务发展速度;二是公司在该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份额,公司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紧密配合客户节奏,争取更多的订单。 问:公司费用率的变化情况 答:公司目前研发费用率还维持在高强度投入,今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为10.81%;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公司加强内部整合和精细化管理,同比去年有所下降。公司会持续努力控制费用率,争取更好的业绩。 天孚通信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90亿元, 同比增长16.15%。其中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2亿元, 同比增长13.02%。利润方面,公司第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04亿元, 同比增长38.65%,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77亿元,同比增长30.13%。
  • 《炬光科技发布千瓦级VCSEL线光斑激光雷达发射模组》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2-06-17
    • 6月8日,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和微光学的全球供应商——炬光科技发布了千瓦级VCSEL线光斑激光雷达发射模组——LX02。 随着高等级智能驾驶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激光雷达逐渐成为L2以上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必备传感器。激光雷达系统目前多种技术方案并存,基于线光斑的一维扫描式混合固态激光雷达凭借其高分辨率、高可靠性的优势成为当前实现量产,且被广泛应用的主要技术路线之一。炬光科技现有的BeamRazorTM系列产品使用EEL半导体激光器产生线光斑,已在市场上获得广泛认可。而使用VCSEL激光器产生线光斑有其独特优势,VCSEL线光斑发射模组可在较宽温度范围内产生光斑,且波长等参数相对变化较小,可靠性高;近年来VCSEL技术在智能手机、3D感知等消费领域的广泛应用也为其产业链聚合及实现较低的量产成本奠定了良好基础。 使用VCSEL产生线光斑也有相应的技术挑战,如高峰值功率驱动开发、较高的芯片贴装精度要求等。炬光科技千瓦级VCSEL线光斑激光雷达发射模组LX02作为LX01的升级版本,结合炬光科技在半导体激光器封装与应用领域15年的丰富经验,采用5J大功率VCSEL芯片和独特的光学设计,可实现千瓦级的出光功率,产生水平发散角小于0.15°、垂直方向发散角23°且均匀度大于90%的线光斑。产品内置短脉冲驱动电路,可实现<5ns脉冲宽度,尤其适用于线光斑扫描式激光雷达,取代EEL激光发射方案实现更高可靠性、更低量产成本,同时也适用于三维传感和工业传感领域。 VCSEL线光斑发射模组LX02作为LX01的升级版本,解决了LX01功率相对较小的问题、显著提高了峰值功率(由200W升级到1000W)。与基于EEL的线光斑模组相比,VCSEL线光斑发射模组在宽温度范围内(-40℃~105℃)无需借助额外的控温元件就可以实现小幅功率衰减(<20%)和低波长漂移系数(0.07nm/℃),同时在环境可靠性和量产成本方面也具有明显优势。 关于炬光科技 炬光科技主要从事激光行业上游的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元器件(“产生光子”)、激光光学元器件(“调控光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正在拓展激光行业中游的光子应用模块和系统(“提供解决方案”,包括激光雷达发射模组和UV-L光学系统等)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光子技术基础科学研发和拓展潜在创新的应用领域。公司产品应用于先进制造、医疗健康、科学研究、汽车应用、消费电子五大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