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家发现具有生成新骨骼能力的一类干细胞》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生命健康领域集成服务门户
  • 编译者: 毛开云
  • 发布时间:2020-03-26
  • 3月5日,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哈佛大学和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科学家合作发现具有生成新骨骼能力的一类干细胞——位于骨骼内部的血管周细胞。这些干细胞可生成成骨细胞,调节骨形成或参与骨量的维持和修复。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干细胞》期刊。

  • 原文来源:;https://stemcellsjournal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stem.3159
相关报告
  • 《中国科学家鉴定出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及骨骼修复能力的干细胞群》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
    • 编译者:闫亚飞
    • 发布时间:2023-03-19
    • 据学术经纬公众号2月24日消息,西北工业大学、空军军医大学、长春科技学院与吉林农业大学研究团队等通力合作,首次在鹿角中发现、鉴定并分离了一群具有强大骨再生潜能的干细胞群“鹿角芽基祖细胞”(ABPCs)。ABPCs具有更强的自我更新能力和更显著的成软骨和成骨的能力,为骨骼再生医学研究提供了一类新的干细胞类群。该发现对于骨再生和骨损伤修复有重要的转化研究潜能,给哺乳动物器官再生、器官损伤修复带来新的洞见。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期刊。
  • 《我科学家发现新一类半金属》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8-22
    • 从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获悉,该中心田明亮研究员课题组通过对层状结构的PtBi2在40特斯拉高磁场下的量子输运特性测量及第一性原理能带计算研究,发现层状结构的PtBi2是新一类三重简并拓扑半金属,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拓扑半金属材料具备奇异的磁输运性质,如手性负磁阻、巨磁电阻、极高的载流子迁移率等特点,在未来低能耗电子学器件应用上具有重要价值,因而成为国际凝聚态物理研究的前沿和热点研究方向之一。 此前实验发现的拓扑半金属材料有三种,分别为狄拉克(Dirac)半金属、外尔(Weyl)半金属、节线(nodal-line)半金属,且三种材料中包含的准粒子均为四重或两重简并费米子,即在同一个能级态同时存在两种或者四种半奇数自旋数。但是目前人们仅在钨—碳型材料WC和MoP中确认存在三重简并费米子。 科研人员制备了高质量的具有三角格子特征的层状PtBi2单晶样品,利用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的水冷磁体和混合磁体对其磁输运性质进行了详细表征研究,并进一步利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层状PtBi2的能带结构。结果表明,层状结构的PtBi2是新一类三重简并拓扑半金属,且具有两大特点,一是相对于WC和MoP两种材料,PtBi2的三重简并点离费米面较近,可直接对应为新奇费米子的特性。二是层状PtBi2易于解理,在制备器件方面具有天然优势,这对制备小尺寸微纳器件及性能的调控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这项研究工作对促进人们认识电子拓扑物态,发现新奇物理现象,开发新型电子器件以及深入理解基本粒子性质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