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 自私冲突是RNA介导的亲代起源效应的基础》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 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3-13
  • 2024年3月6日,奥地利科学院分子生物技术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Nature发表题为Selfish conflict underlies RNA-mediated parent-of-origin effects的文章。

    基因组印记——母系和父系基因组的不等同——是许多植物和哺乳动物物种独立进化的关键过程。根据亲属关系理论,印记是相互冲突的选择力作用于差异表达的亲本等位基因的必然结果。然而,这些表观遗传差异最初是如何进化的,人们知之甚少。

    该研究报告鉴定和分子解剖的父母的起源影响基因表达,可能有助于澄清这个基本问题。毒素解毒剂元素(TAs)是一种自私的元素,通过毒害非携带者而在群体中传播。在两个热带隐密线虫野生分离株的互交中,研究人员发现慢-1/生长-1 TA在父系遗传时特别失活。这种亲本起源效应源于piwi相互作用RNA (piRNA)宿主防御途径对慢-1毒素的转录抑制。这种抑制需要PIWI Argonaute和SET-32组蛋白甲基转移酶活性,并通过小RNA进行跨代遗传。值得注意的是,当母体遗传slow-1/ growth -1时,母体mRNA的翻译无关作用停止了slow-1的抑制。也就是说,加载到鸡蛋中的slow-1转录本——而不是slow-1蛋白——是抵消pirna介导的抑制所必需和充分的。

    该研究结果表明,亲本起源效应可以通过piRNA途径的共同选择而进化,并阻碍需要性才能繁殖的自私基因的传播。

相关报告
  • 《Nature | 甲基水杨酸介导的植物空气防御的分子基础》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3-09-26
    • 2023年9月13日,清华大学刘玉乐团队在Nature上在线发表了题为Molecular basis of methyl salicylate-mediated plant airborne defense的研究论文,该工作鉴定了识别气态MeSA的植物受体,揭示了MeSA介导的植物气传性免疫的分子机制及其植物病毒的反防御机制,为防治病虫害提供了突破点和研究方向。 刘玉乐团队还发现一些蚜虫传病毒比如黄瓜花叶病毒、马铃薯Y病毒等能够编码含有解旋酶结构域的蛋白质与NAC2蛋白相互作用,改变NAC2蛋白的亚细胞定位,促进NAC2在细胞质中被26S蛋白酶体降解,从而负调控NAC2-SAMT1通路,抑制蚜虫叮咬植物中MeSA的合成和挥发,阻断植物间“预警”通讯,促进蚜虫对临近植物的侵染和对病毒的传播。这一发现揭示了植物气传免疫的详细分子机制及病毒的反防御机制,揭示了全新的蚜虫-病毒共进化互惠方式。 本文内容转载自“ BioArt植物”微信公众号。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cyzbh896R3aBFdJTCxhk2A
  • 《Nature | 外切核酸酶介导的mRNA转录终止的结构基础》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4-01
    • 2024年3月27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张余研究组在Nature上发表题为Structural basis of exoribonuclease-mediated mRNA transcription termination 的研究论文。 转录是基因表达的第一步,是调控基因表达的重要环节。基因转录按照RNA的合成过程分为转录起始,转录延伸和转录终止三个阶段。近年来转录起始和转录延伸的机制逐渐被揭开,然而转录终止的机制尚未阐明。 该研究揭示了酵母mRNA转录终止的分子机制。研究团队利用含有磷硫键修饰的不同长度RNA组装了包含Rat1-Rai1、Pol II、DNA和RNA的转录终止前复合物,重构了Rat1-Rai1缩短RNA的中间态过程,并解析了上述中间状态的复合物结构。研究团队发现外切酶Rat1-Rai1稳定结合在Pol II的RNA通道外侧,能够直接将Pol II合成的mRNA引导到其Rat1催化中心进行切割。并且,外切酶的结合位置和Pol II的转录延伸因子互相重叠,外切酶结合促使延伸因子Spt4/5/6解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