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门关于印发“一带一路”建设 海上合作设想的通知》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liguiju
  • 发布时间:2017-11-17
  •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的通知

    发改西部〔2017〕102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向国际社会阐释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理念,深化与沿线国家的海上合作,我们编制了《“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现予印发实施。

    附件:“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

    参见: http://www.gov.cn/xinwen/2017-11/17/content_5240325.htm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 家 海 洋 局

    2017年6月19日

  • 原文来源:http://www.gov.cn/xinwen/2017-11/17/content_5240325.htm;http://www.gov.cn/xinwen/2017-11/17/content_5240325.htm
相关报告
  • 《世行发布《“一带一路”交通走廊发展面临的机遇与风险》报告》

    • 来源专题:科技政策与战略动态监测服务
    • 编译者:金瑛
    • 发布时间:2019-11-08
    • 2019年6月19日,世界银行发布《“一带一路”交通走廊发展面临的机遇与风险》报告 。报告指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取得了诸多成就,已有超过125个国家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许多项目正在亚洲、欧洲、非洲及其他地区实施,但目前各界关于“一带一路”倡议是否能够改善贸易、增加收入和减少贫困方面的讨论,仍缺乏扎实的证据;此外针对项目可能导致的风险,也还缺少细致的评估。过去两年,世界银行通过实证研究、经济建模等,研究了“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交通运输项目,旨在为各国提供关于“一带一路”交通走廊风险与机遇的分析,有利于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一带一路”参与方选择最能满足其发展需要的投资方式和改革方案。此外,这项研究还旨在为围绕“一带一路”的相关研究,提供数据和分析方面的基础。 一、主要研究结果 报告指出,“一带一路”交通走廊能大幅改善参与国的贸易、外国投资和国民生活条件,但相关前提是中国及“一带一路”的各参与国能实施更深入,更透明的扩大贸易和提高债务可持续性的政策改革,并减少环境、社会和腐败风险。 1. “一带一路”走廊的沿线国家具有高度多样化,但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都需要大量投资来改善运输和物流基础设施。此外,许多沿线国家,特别是低收入国家,对区域和世界市场的融入尚显不足,贸易量约比其潜力水平低30%,外国直接投资则比其潜力水平低70%。“一带一路”交通走廊将缩减运输时间,提升贸易和整合。在走廊沿线,运输时间预计将减少达12%。运输时间每减少一天,将可使贸易增加5.2%。此外,走廊沿线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的交通时间预计也将减少3%。这表明,即使那些未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也将从“一带一路”走廊沿线经济体所建设的公路、铁路和港口受益。 2. “一带一路”并非给所有国家都带来正面的贸易效应,但总体效应将是积极的,因为所有国家的贸易成本都会下降。据估计,“一带一路”走廊可使沿线经济体的贸易增长2.8%~9.7%,使世界贸易增长1.7%~6.2%。其中,对物流时效要求较高的行业(如新鲜水果和蔬菜),或需要高时效投入的行业(如电子和化学品)将受益最多。此外,走廊还将使“一带一路”沿线的低收入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增长7.6%。上述贸易增长,预计将使全球实际收入提高0.7%~2.9%,其中,“一带一路”走廊经济体的涨幅最大,实际收入增幅预计将在1.2%~3.4%。“一带一路”的运输项目能帮助760万人脱离极端贫困(每天收入低于1.90美元),并帮助3200万人脱离中度贫困(每天收入低于3.20美元)。大部分的减贫效应也将集中于“一带一路”沿线的经济体。尽管总体的经济效应会是积极的,但各国间的收益分配并不均等。在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和泰国,“一带一路”带来的实际收入增长可能超过8%。但对阿塞拜疆、蒙古国和塔吉克斯坦来说,如果不进行其它方面的改革,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成本,将超过加强联通性和经济一体化所能带来的收益。 3. 采取配套的政策改革对想要获取“一带一路”益处的国家而言至关重要。各参与国需要促进货物的进出口更加便捷,减少贸易限制,这将使参与国的实际收入提高到原来的2到4倍。此外,各国还需要强化投资保护,并改善私营部门参与“一带一路”的环境。为了减轻与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相关的可能风险,各国也需要进行政策改革。大约四分之一的“一带一路”走廊沿线经济体已处于高负债水平,其中一些经济体的中期脆弱性可能增加。即便是那些债务水平不高的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投资的利弊亦应详加审酌。所投资的项目,应与该国发展的优先事项相契合。具体单一交通项目的价值,则取决于其它项目的实施情况。 4. 环境和社会风险也应受到关注。许多“一带一路”沿线的地区,易受土质退化、洪涝和山体滑坡的影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通基础设施将使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0.3%。但在柬埔寨、吉尔吉斯斯坦和老挝,随着更高排放量部门的生产扩大,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增加7%或更多。实施必要的改革并非简单的事情。推进贸易开放、减少通关迟滞的改革,可以会触及既得利益者。管理财政风险需要改善数据报告和透明度,这皆有赖于中国的政府机构、贷款组织、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之间更好的协调。对推进这些改革,中国已有充分准备。中国拥有建设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丰富经验,同时也在努力克服项目融资、社区参与和组织协调等方面的障碍。 二、三项核心原则 要实现“一带一路”的健康发展,还需要进行更大胆、更深入的政策改革。为此,必须坚持三项核心原则: 1. 提高各方面的透明度。提供更多关于项目规划、财政支出、预算编制以及采购的公开信息,这有助于提高基础设施投资和国家发展战略的有效性。 2. 针对各国具体情况的深入改革措施。实现货物进出口便利化,是各国从“一带一路”投资中受益的关键。此外,各国还应采取开放的采购程序,加强治理,并建立起财政和债务可持续性的框架。 3. 积极开展多边合作。多边框架有助于各国改善贸易便捷化和边境管理,统一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商定法律标准和投资者保护措施,以及管理环境风险。
  • 《绿色‘一带一路’中拉合作让更多人用上了清洁电》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03-26
    • 近年来,拉美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能源研究机构雷斯塔能源公司的报告预计,到2025年,拉美地区清洁能源发电装机有望从目前的49吉瓦猛增至123吉瓦,增幅高达150%。拉美多国政府将清洁能源开发作为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的重要动力,并提出绿色复苏的相关计划与倡议。 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企业在拉美国家清洁能源项目中的参与度不断提升,投资额总体呈增长态势,为拉美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发挥重要作用。 “让更多人用上了清洁电” 从上海电力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上海电建)位于阿根廷胡胡伊省的高查瑞光伏电站项目部出发,沿山路大约行驶3个半小时,就到了海拔约4000米的高查瑞光伏电站。上百万块光伏板整齐排列,覆盖了六七百公顷土地。在跟踪支架的帮助下,光伏板不断变化角度接收光照。被称为“南美洲脊梁”的安第斯山脉,太阳能资源得天独厚,年日照时间超过2500小时。 高查瑞电站是阿根廷装机容量最大、海拔最高的光伏电站,可满足10万户居民的用电需求,每年可减少约32.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电站由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和上海电建承建。 自去年9月电站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后,来自上海电建的高查瑞电站项目工程部经理李小刚和同事几乎每周都要上山一两趟,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并与当地工作人员沟通交流。“我们现在已经进入运维阶段。”电站控制中心里挂着8块显示屏,显示着电站实时监控画面和各项运行参数。“查询发电量可以看到,电站运行非常稳定。”李小刚解释说。 “中方提供的发电设备、专业技术和服务,以及电站的基础设施建设都很好。电站取得了很好的运营成果,让更多人用上了清洁电。”在高查瑞电站负责监督检查工作的罗兰德·哈维尔说。 阿根廷拥有丰富的光照资源。近年来,该国开始重视发展光伏产业,正处于积累经验、提高行业标准的阶段。“中国无疑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正以提供资金、技术和经验等方式,帮助阿根廷不断开发新的光伏项目。”哈维尔补充道。 “推动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深度融合”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风科技)智利区域技术支持李永超最近在智利多地来回奔波。北部的蓬塔谢拉风电项目在做设备性能测试,南部的两个风电项目则分别处于运维和建设阶段,“我们新近又签约了智利南部的卡曼风电项目,要安装33台4.5兆瓦风机,这是我们在智利的第四个项目”。 金风科技2013年进入智利市场,随着项目增多,公司当地运维团队也逐渐壮大。“我们很重视培养本地运维人员。”李永超说,“除了在实际操作中向当地员工演示和讲解,我们还开办了线上课程。” 打开金风科技的在线学习平台,员工可以找到大量与实际业务相关的资料。去年,李永超主讲了10多门课程,“每次培训完还会进行考核。培训的效果很明显,现在90%以上的问题当地人员都能自行处理。” 克里斯托瓦尔·埃尔格塔是蓬塔谢拉风电场的运维经理,最近刚完成了一款能源管理系统应用的在线学习。“所有线上学习材料和课程内容都与工作息息相关,非常实用。”蓬塔谢拉风电场由中国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是中国在智利投资建设的首个风电场,2018年建成,32台2.5兆瓦风机均来自金风科技。埃尔格塔说:“公司将推动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深度融合,我们对未来发展很有信心。” “发展海上风电的物流平台” 巴西东北部塞阿拉州的佩森港,正在等待一批海上风机的到来,一个海上风电示范项目正蓄势待发。 “风机的安装地点已经选好,现在正在做环境评估,预计2022年开建,是巴西尝试发展海上风电的重要一步。”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简称明阳智能)副总裁王立和说,“示范项目是一个起点,接下来,我们还将在这里打造商业级别的海上风电场。”去年,明阳智能与塞阿拉州州政府签署谅解备忘录,计划在当地开发一系列海上风电项目。 与陆上风电相比,海上风电节省用地,风力资源更稳定,发电效率更高,对民众生活影响更小。“塞阿拉州海域大陆架广阔,海岸风力强劲,拥有巨大的海上发电潜能。”塞阿拉州经济发展和劳动厅副厅长罗塞安妮·梅代罗斯表示。 发展海上风电将给佩森港带来新面貌。港口在海上风电建设中扮演关键角色,是海上风电组装和安装基地。佩森港集团商业执行总监杜娜·乌里贝认为,海上风电场的建设不仅能为港口创造就业、增加收入,也将使港口参与到可持续发展的创新项目中来。“通过与中方合作,佩森港有望成为巴西发展海上风电的物流平台。” “我们还计划在当地工业园区建设一家海上风机制造工厂。”王立和说,巴西的海上风电产业刚刚起步,中国企业正积极参与组建行业协会,为政府制定行业标准提供建议。 梅代罗斯非常看好与中国的合作前景。“巴西和中国都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我们的风能和水能资源丰富,但相关产业还不完善,设备生产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借鉴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丰富经验。期待巴中两国不断加强合作,依托绿色‘一带一路’,共同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