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密度值的结核杆菌定量方法具有简单、便捷、快速的优势,是一种相对实用的定量方法,但由于结核杆菌生长呈颗粒状、菌悬液制备方法、实验室检测仪器以及细菌培养方法等方面的差异,使得该方法缺乏统一的定量标准,因而需要探索一种简便可靠的方法以便于结
核杆菌的量化。基于此,来自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5位研究人员合作建立了一种基于光密度值计算结核杆菌菌落数的可靠方法,其相关成果发表于《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6年第15卷第3期。
研究以结核菌株H37Ra为分析样本,分别采用低频超声和玻璃珠研磨两种方法制备H37Ra菌悬液,并对二者的制备效果进行了比较。在菌悬液2倍梯度稀释后,分别测定各个稀释度菌悬液在600nm处的光密度值(OD600值),并分析了OD600值与稀释倍数之间的关系,用于确定最佳的菌悬液制备方法。此外,研究人员还探讨了OD600线性范围以及OD600值与CFU之间的关联关系。
结果显示,玻璃珠研磨结核杆菌5分钟可增加细菌的分散度,但分散细菌团块沉降率较大,需静置30分钟,而低频水浴超声处理结核杆菌后菌液分散度明显增加,且细菌悬液也较为均匀;CFU计数表明低频超声分散法菌落数比玻璃珠研磨法菌落数多,但两种方法制备的
菌悬液在同一稀释倍数下细菌数无数量级差异;两种方法制备的菌悬液吸光值均具有明显的梯度依赖性,其线性相关区间OD600值为0.1-0.6,且线性范围内OD600值与稀释倍数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玻璃珠研磨法和低频超声法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8、1.00,均呈良好的相关性,其中低频超声法制备的菌悬液多次测定结果的重复性及稳定性要好于玻璃珠研磨法;对OD600值与CFU值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玻璃珠研磨法和低频超声法回归方程分别是CFU=2.35×10000000×OD600+4.42×100000、CFU=3.26×10000000×OD600+6.89×100000。
综上所述,OD600值与CFU关联方法具有普遍适用性,而低频超声法可操作性和重复性好,二者结合可为实验室建立基于OD600值的结核杆菌定量标准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