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超声分散计数仪在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中的应用价值》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 李阳
  • 发布时间:2017-05-17
  •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7年第40卷第4期刊登了一项有关评价细菌超声分散计数仪在 MTB药敏试验中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由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检测实验室与结核病防治科的研究人员合作完成。研究人员首先采用细菌超声分散计数仪和手工法磨菌分别对 MTB进行分散和比浊,借助调整至 1.0麦氏浊度的菌悬液分别从镜检及菌落生长计数两方面验证细菌分散效果及细菌活性,然后分别采用手工磨菌和仪器超声分散细菌两种方法制备MTB菌悬液来进行一线抗结核药物比例法药敏试验,并在37℃温箱中培养28天后,观察比较两种不同方法制备的菌悬液比例法的药敏试验结果。此外,采用配对卡方检验比较2种磨菌方法接种的不同浓度对照培养基上菌落生长情况(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发现,采用2种磨菌方法分别对726株MTB临床菌株菌悬液进行的药敏试验(比例法) 结果均相同;2种磨菌方法接种的高浓度对照培养基上菌落生长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 P<0.01),其中细菌超声分散计数仪法在低浓度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可数率达到97.7%,而手工磨菌法可数率仅为4.3%;2种磨菌方法接种的低浓度对照培养基上菌落生长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4, P<0.001)。

    综上所述,细菌超声分散计数仪制备的菌悬液进行MTB药敏试验时,低浓度对照管菌落数量可数性好,高低浓度对照管菌落数对比明显,更利于对药敏试验结果的科学判读。用细菌超声分散计数仪进行MTB药敏试验(比例法)可增加试验操作的自动化,结果更具有客观性和可比性,可减少试验中的人为误差。此外,与传统手工磨菌法相比,细菌超声分散计数仪不影响细菌活力,对MTB分散效果更好。

  • 原文来源: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hjhhhx201704010.aspx;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hjhhhx201704010.aspx
相关报告
  • 《分枝杆菌对异烟肼的不同敏感性与KatG介导药物酶激活的差异有关》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蒋君
    • 发布时间:2019-12-05
    • 异烟肼(INH)是抗结核治疗的基石。结核分枝杆菌复杂细菌是唯一对临床相关浓度的INH敏感的分枝杆菌。所有其他分枝杆菌,包括海洋分枝杆菌和副结核分枝杆菌(MAP),均具有耐药性。 INH需要被细菌KatG激活以抑制分枝杆菌的生长,研究人员测试了Mtb KatG和其他分枝杆菌之间的差异在INH敏感性中的作用。 研究人员将牛分枝杆菌katG克隆到了海洋分枝杆菌和MAP中,并测量了INH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重组表达了这些分枝杆菌的KatG,并测试了它们与INH的体外结合和激活。 从牛分枝杆菌中将katG引入到海洋分枝杆菌和MAP中,使其对INH的敏感性提高了20-30倍。对整个属不同katG序列进行分析后发现,KatG进化与RNA聚合酶定义的分枝杆菌进化不同。牛分枝杆菌和NTM的KatG蛋白的生物物理和生化测试显示,它们与INH的亲和力较低,并且在NTM中将INH转化为活性形式的酶解能力大大降低。 海洋分枝杆菌和MAP的KatG在INH活化中的作用明显低于Mtb,说明了它们相对于INH不敏感。这些数据表明,Mtb复合KatG与NTM的KatG是不同的,因此在抵抗宿主防御和INH抵抗之间存在相互关系。研究KatG具有功能活性但不激活INH的细菌,可能有助于理解Mtb INH耐药机制,并提出克服这些机制的途径。
  • 《坦桑尼亚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中不同治疗方案的分子细菌载量测定对分枝杆菌的杀菌效果》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蒋君
    • 发布时间:2021-03-25
    • 利福平或耐多药结核病(RR/MDR-TB)的治疗已基本过渡到不含注射用氨基糖苷类成分的治疗方案,尽管该类药物在治疗早期具有杀菌活性。研究人员测试了结核分子细菌负荷试验(TB-MBLA)测定的结核分枝杆菌在sputa中的杀伤率是否与RR/MDR-TB方案的组成相关。在第0、3、7和14天收集RR/MDR-和药物敏感结核患者的连续痰,然后每月进行4个月的抗结核治疗。用TB-MBLA定量测定痰中结核分枝杆菌16srRNA的活菌数,估算每毫升菌落形成单位(eCFU/ml)。采用重复测量的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比较不同方案的结核分枝杆菌杀灭率。37例患者共产生296个连续痰液,治疗方法如下:13例患者接受无贝达奎林注射液对照方案,9例患者接受含贝达奎林注射液方案,8例患者接受全口服贝达奎林方案,用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RHZE)治疗7例药物敏感性肺结核。与注射用无贝达喹啉对照方案调整后的结核分枝杆菌杀灭率−0.17(95% CI为−0.23至−0.12)相比,注射用含贝达喹啉方案的杀灭率为−0.62(95% CI为−1.05至−0.20)log10 eCFU/ml(P = 0.019),-0.35(95% CI为-0.65至-0.13)log10 eCFU/ml(全口服贝达喹啉方案)(P = 0.054),和-0.29(95% CI为-0.78至+0.22)log10 eCFU/ml(RHZE方案)(P = 0.332)。因此,在接受贝达喹啉治疗的患者中,sputa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杀灭率更高,但通过添加注射用氨基糖苷类药物,结核分枝杆菌的杀灭率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