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_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启动新型肺炎研究专项》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 liuzh
  • 发布时间:2020-01-28
  • 1.时间:2020年1月22日

    2.机构或团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3.事件概要:

    为有效应对近期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肺炎疫情,增强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防控能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现启动专项项目,支持所在依托单位具有相关生物安全研究条件的科研人员,紧密围绕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疾病防治等相关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基础性、前瞻性的联合研究。本专项项目鼓励学科交叉,用新的科研范式理念系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从而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及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撑。

    一、拟资助研究方向

    (一)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功能、感染关键靶点及作用机制,以及不同冠状病毒差异性研究。

    (二)新型冠状病毒溯源、变异与进化,以及新技术与“科赫假说”的再认识。

    (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人群易感性及疾病流行规律。

    (四)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机制,以及重症救治和医院感染防控的基础研究。

    (五)冠状病毒应急疫苗和通用疫苗的基础研究。

    二、资助计划

    本专项项目资助期限为2年,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为:2020年3月15日-2022年3月14日,直接费用资助强度约150万元/项。拟针对上述研究方向,择优资助约20项项目。

    4.附件:http://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626/info77364.htm

  • 原文来源:http://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626/info77364.htm
相关报告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设立新冠肺炎疫情研究专项》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生命健康领域集成服务门户
    • 编译者:李丹丹
    • 发布时间:2020-03-2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2020年2月24日发布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治理及影响”专项指南,布局18个研究方向与内容,期望专项项目紧密围绕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疫情防控应对与管理、治理机制、经济影响及对策、社会管理等四方面研究模块,开展前瞻性、基础性、回顾性和实证性的联合研究。其中,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应对与管理研究方向和内容涉及重大传染病疫情传播的时空计量建模与风险预测、基于大数据的新发重大传染病监测、预警和应对、以医院为基础的新发重大传染病预警、应对和运营优化等。专项计划择优资助项目若干,资助时长为1年,直接费用资助强度约50-80万不等。该专项针对获得资助的项目在研究期间成果突出且确有需要的,管理科学部将择优予以滚动连续资助。
  • 《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已资助343项》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oujie
    • 发布时间:2020-06-08
    • 近日国家自然基金委公布了2020年集中接收期间项目申请情况,共接收269671项。经基金委初审,不予受理2137项,实际受理267534项。 实际上,除了集中提交的基金申请外,国家基金委已经立项批复了343项非集中期申请的项目,合计经费超1.74亿元。具体包括: 1. 重大研究计划:1项 由浙江大学段树民院士承担的《情感记忆调控环路解析的战略调查研究》,批复资金241.6万元; 2. 新冠疫情专项:110项 新型疫情发生后,为有效应对近期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肺炎疫情,增强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防控能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1月22日就启动了第一个专项“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溯源、致病及防治的基础研究”,2月24日又启动了第二个专项“新冠肺炎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治理及影响”…… 截止今日,已有110个专项项目获得基金委的资助,总资助金额9064万元,从依托单位来看,北大、清华、复旦资助项目数量最多,资助金额最多的分别为北京大学1017万元、复旦大学985万元、中山大学459万元,身在武汉的华中科技大学获得6项资助,总金额440万元。 3. 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232项,其中中德科学基金研究交流中心批复资金229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