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国机床工具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
  • 编译者: icad
  • 发布时间:2020-07-08
  •   2019年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全年主要经济指标与上年同期相比明显降低。根据国统局统计数据,全行业完成营业收入同比降低2.7%,实现利润总额同比降低23.8%。

      2019年金属加工机床消费额为223.1亿美元,同比降低23.5%。其中金属切削机床消费额141.6亿美元,同比降低21.8%;金属成形机床消费额81.5亿美元,同比降低26.2%。

      2020年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和机床工具行业带来新的困难因素。疫情的消除和市场的恢复时间,尚无法准确估计。2020年上半年机床工具市场需求难有根本好转,全年止降趋稳的难度和不确定性加大。

      截至2019年12月,我国机床工具行业规上企业的构成如下:企业总数共5710家,涉及八个分行业:金属切削机床816家(占14.2%)、金属成形机床550家(占9.7%)、工量具及量仪715家(占12.7%)、磨料磨具1947家(占33.8%)、机床功能部件及附件382家(占6.7%)、铸造机械521家(占9.2%)、木竹材加工机械148家(占2.6%)和其它金属加工机械631家(占11.1%)。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 营业收入

      根据国统局规上企业统计数据,机床工具行业2019年1-12月累计完成营业收入同比降低2.7%。其中金属切削机床行业累计完成营业收入同比降低11.3%,金属成形机床行业累计完成营业收入同比降低8.5%,工量具及量仪行业累计完成营业收入同比降低4.7%,磨料磨具行业累计完成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8%。2019年1-12月机床工具行业营业收入完成及同比变动情况详见图1。

    图1 机床工具行业营业收入完成及同比变动情况(国统局)

      图2为2019年1-12月份营业收入同比变化与2018年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变化的对比。由图可见,2018年4月份达到14.6%的高点之后波动下行,但全年仍保持了8.3%的同比增长,而2019年除1-3月、1-4月为累计同比增长之外,其余各月均为同比降低,行业下行压力明显大于2018年。

    图2 机床工具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变化(国统局)

      注:2018年有以前国统局采用“主营业务收入”指标,2019年后变更为“营业收入”。

      协会重点联系企业2019年1-12月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同比降低11.3%。其中,金属切削机床行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同比降低25.0%,金属成形机床行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同比降低3.8%,工量具及量仪行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同比降低1.0%,磨料磨具行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7%。协会重点联系企业与国统局数据同比变动趋势大体相同,其中重点联系企业中金属切削机床行业降低幅度更大。

      2. 利润总额

      根据国统局规上企业统计数据,机床工具行业2019年1-12月累计实现利润总额同比降低23.8%。其中金属切削机床行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同比降低60.8%,金属成形机床行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同比降低26.9%,工量具及量仪行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同比降低10.4%,磨料磨具行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同比降低14.3%。2019年1-12月机床工具行业利润总额实现及同比增长情况详见图3。

    图3 机床工具行业利润总额实现及同比变动情况(国统局)

      图4为2019年1-12月份机床工具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变化与2018年利润总额同比变化的对比。由图可见,2018年1-4月累计利润总额同比增长达到峰值,其后逐月下行,但全年各月利润总额累计同比始终保持增长。而2019年各月利润总额累计同比均为降低。

    图4 机床工具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变化(国统局)

      2019年1-12月,重点联系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同比降低92.7%。其中金属切削机床行业上年同期为亏损4.4亿元,本期为亏损37亿元。金属成形机床行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同比降低17.7%,工量具及量仪行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8.7%,磨料磨具行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同比降低26.0%。协会重点联系企业和国统局的利润总额数据变动趋势大体相同,各分行业情况有所不同。

      3. 金属切削机床和金属成形机床产量

      根据国统局规上企业统计数据,机床工具行业2019年1-12月累计,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同比下降18.7%,其中数控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同比下降27.6%。金属成形机床产量同比下降7.6%,其中数控金属成形机床产量同比下降7.2%。图5为国统局机床工具行业金属加工机床产量及同比变动情况。

    图5 机床工具行业金属加工机床产量及同比变动情况(国统局)

      图6和图7分别为2019年1-12月份机床工具行业金属切削机床和金属成形机床累计产量同比变化与2018年累计产量同比变化的对比。由图可见,2018年金属切削机床产量累计同比自1-5月达到峰值后逐月下行,但全年始终为同比增长。而2019年除1-3月累计同比增长外,其他各月累计同比均为降低,且降低幅度呈逐月加大趋势;2018年金属成形机床产量累计同比自1-3月后就已经进入下行区间,2019年以来延续了上年下行趋势。

    图6 机床工具行业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同比变化(国统局)

    图7 机床工具行业金属成形机床产量同比变化(国统局)

      协会重点联系企业2019年1-12月累计,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同比下降28.5%,其中数控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同比下降30.0%;金属成形机床产量同比下降17.0%,其中数控金属成形机床产量同比下降2.1%。协会重点联系企业数据与国统局数据变动趋势相同,但重点联系企业数据的下降幅度更大。

      4. 金属加工机床订单情况

      目前协会仅统计金属切削机床和金属成形机床订单情况。协会重点联系企业2019年1-12月,金属加工机床新增订单同比下降28.2%,在手订单同比下降23.2%。其中,金属切削机床新增订单同比下降30.4%,在手订单同比下降17.2%;金属成形机床新增订单同比下降22.6%,在手订单同比下降35.2%。

      2019年年初以来,金属切削机床和金属成形机床的新增订单一直同比下降,在手订单自3月份之后也一直同比下降。

      5. 产成品存货

      根据国统局规上企业统计数据,机床工具行业2019年12月末产成品存货同比降低8.8%。其中,金属切削机床行业产成品存货同比降低15.2%,金属成形机床行业产成品存货同比降低7.7%,工量具及量仪行业产成品存货同比降低5.4%,磨料磨具行业产成品存货同比增长2.4%。

      协会重点联系企业2019年12月末产成品存货同比降低3.1%。其中,金属切削机床产成品存货同比降低7.6%,金属成形机床产成品存货同比增长0.5%,工量具及具仪产成品存货同比增长10.1%,磨料磨具行业产成品存货同比增长2.8%。

      6. 亏损企业比例

      根据国统局规上企业统计数据,2019年12月机床工具行业亏损面为15.1%。其中金属切削机床行业亏损面最大,为24.9%;金属成形机床行业为20.2%,工量具及量仪行业为11.5%,磨料磨具行业为12.5%。

      协会重点联系企业2019年12月亏损企业占比为30.0%。其中金属切削机床行业为34.4%,金属成形机床行业为15.4%,工量具及量仪行业为32.4%,磨料磨具行业为40.9%。重点联系企业中磨料磨具、金属切削机床、工量具及量仪行业亏损企业占比数据比国统局数据更大一些。

      二、进出口情况

      1.总体情况

      2019年机床工具行业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同比呈现相反走向:进口总额呈同比降低,降幅近20%;出口总额同比增幅将近5%。自2019年6月起,逐月表现为贸易顺差。

      根据中国海关提供的数据,2019 年 1-12月机床工具行业进口总额为 133.0亿美元,同比下降19.6%。其中金属切削机床进口总额57.6亿美元,同比下降28.6%;金属成形机床进口总额15.2亿美元,同比下降4.6%。2019 年 1-12月机床工具行业出口总额为142.3亿美元,同比增长4.6%。其中金属切削机床出口总额28.8亿美元,同比增长8.5%;金属成形机床出口总额15.2亿美元,同比增长12.9%。2019 年 1-12月机床工具行业进出口贸易顺差为9.3亿美元(更多产品类别进出口情况详见表1)。

      表1 2019年1-12月机床工具行业及部分产品类别进出口情况

      从表1可见,除切削刀具、磨料磨具两个行业为贸易顺差之外,金属成形机床行业也达到了进出口平衡。

      2.金属加工机床进出口情况

      (1)金属加工机床进口来源前五位国家和地区

      2019年1-12月金属加工机床进口来源国中,日本和德国列前两位,其金额和占比都很接近,占比均接近三成,遥遥领先于其他进口来源国。中国进口金属加工机床金额前五位国家的金额同比都明显降低,其中日本降低幅度最大,达34.0%, 中国台湾降幅也高达30.5%(详见表2)。

      表2 2019年1-12月金属加工机床进口来源前五位国家和地区

    (2)金属加工机床出口去向前五位国家和地区

      2019年1-12月金属加工机床出口去向国中,越南列第一位,占比明显高于其他出口去向国,并且同比增长显著,高达53.9%。美国和日本同比则明显降低,美国降低20.6%,日本降低13.3%(详见表3)。

      表3 2019年1-12月金属加工机床出口去向前五位国家和地区

    (3)进口金额排前五位的金属加工机床品种

      2019年1-12月进口前五位的品种同比均下降,其中加工中心、磨床、特种加工机床和车床下降超过20%。加工中心的进口金额和占比均列首位,但同比下降幅度也最大(详见表4)。

      表4 2019年1-12月进口金额排前五位的金属加工机床品种

    (4)出口金额排前五位的金属加工机床品种

      2019年1-12月出口前五位的品种中特种加工机床占比最大,为25.4%。除车床外其他品种同比均为两位数增长。其中加工中心出口金额虽列第五位,但同比增长幅度最高,与进口同比的大幅度降低形成鲜明的对比(详见表5)。

      表5 2019年1-12月出口金额排前5名的金属加工机床品种

相关报告
  • 《2019 年 1-12 月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
    • 编译者:icad
    • 发布时间:2020-02-20
    • 2019 年在日趋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下,机械工业承压前行。汽车行业产销增速降幅超出预期,其它主要机械产品增速普遍回落。三季度后,随着推动深挖国内市场潜力、拓展扩大最终消费、稳定制造业投资、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等政策措施的实施,以及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实落细,机械工业经济运行环境有所改善,主要指标增速有所回升。但要看到,供需矛盾、结构性矛盾等困扰行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尚未明显改善,行业平稳运行的压力依然存在。展望 2020 年,行业运行困难和压力仍然较大,但同时利好因素依然存在,预计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与上年基本持平。 一、2019 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增加值增速企稳回升 2019 年机械工业增加值增速总体态势为震荡下行、企稳回升。1-12 月为 5.1%,比上月继续回升 0.4 个百分点,仍低于同期全国工业及制造业增速,但差距在缩小。 (二)产品产量增长数量年底略有改善 今年机械工业重点监测的 120 种主要产品生产持续弱势,产量同比增长的产品占比不足四成, 9 月占比降至低点 35.8%,4 季度略有改善,1-12月产量增长产品 50 种,比上月增加 5 种,占比提升至 41.67%。 (三)效益指标有所回稳 ?营业收入:2019 年 1-11 月机械工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 19.34 万亿元,同比增长 2.57%,增速连续两个月回升。预计全年营业收入将达到21.5 万亿元左右,同比增速继续提升至 3%左右。 利润总额:2019 年 1-11 月机械工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 1.18 万亿元,同比下降 2.75%,降幅继续收窄。预计全年利润总额在1.3万亿元左右,同比降幅继续收窄至 2%左右。 扣除汽车行业后,营业收入及利润总额增速均高于同期全国工业及机械工业平均水平。1-11月机械工业非汽车行业实现营业收入 11.92 万亿元,同比增长 5.97%;实现利润总额 7032.23 亿元,同比增长 5.98%;预计全年非汽车行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增速均在 6%左右。 (四)进口持续下降、出口总体趋稳 2019 年 1-11 月机械工业进出口总额 7007 亿美元,同比下降 3.48%。其中进口 2864.37 亿美元,同比下降 8.4%;出口 4142.65 亿美元,同比增长 0.25%,已连续九个月实现增长;累计实现贸易顺差 1278.27 亿美元。 二、机械工业内外部环境分析 (一)从国内看市场环境趋紧运行困难较多 1、需求低迷,订货依然不足。 传统用户行业处于产能调整期,总体需求下降,同时机械工业行业前期积累了巨大产能,两者矛盾更加突出。2019 年 1-12 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5.4%,而其中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下降0.9%,自 2017 年以来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呈现下滑趋势,2019 年持续处于负增长,反映出机械产品需求市场总体偏冷的态势。机械工业重点联系企业累计订货显著下滑,1-2月同比下降 10%, 此后降幅虽震荡收窄,1-11 月仍同比下降 2.75%,表明订货不足问题仍在延续。近期专题调查显示,当前企业在手订单仅基本满足至 2020 年初的生产,且在手订单同比下降的企业约占被调查企业的 40%。 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弱,企业投资动力不足。 2019 年机械工业主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总体回落。1-12 月,通用设备制造同比增长2.2%,专用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 9.7%,汽车制造业同比下降 1.5%,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投资持续低位同比下降 7.5%,仅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保持高位增速达到 50.5%。近期调查显示,当前企业投资更趋谨慎,投资意愿不强、方向不清,对于 2020 年投资普遍较为谨慎,预计总体将延续2019 年疲弱态势。 3、成本压力大、效益提升难、亏损额上升。 近年来原材料价格、人工成本、融资成本均在上升。专项调查显示,2019 年被调查企业用工成本普遍上涨5%-10%。2019 年三季度末(国统局季度统计)机械工业用工人数同比下降 4.66%,而同期工资总额同比增长 4.85%,平均工资同比增长 9.97%。1-11 月机械工业营业收入利润率6.08%,同比下降 0.33 点;企业亏损面 18.38%,同比扩大了 1.7 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 22.12%。 4、价格指数持续低位,优质产品不能优价。 2019 年 12 月机械工业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1%,与上月持平。机械产品议价能力较弱,价格传导能力不强,优质产品不能优价,严重影响了产业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 5、应收账款总额大,运行效率下降。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数额大、回收难是当前影响机械企业生产经营的突出问题。2019 年 1-11月机械工业应收账款总额已达 5.88 万亿元,同比增长 3.28%,占全国工业应收账款总额的三分之一。机械工业自 2006 年以来流动资金周转率基本都在 2 次以上,2018 年仅为 1.53 次,2019 年 1-11月下降至 1.43 次,运行效率和质量明显下降。 (二)从国外看中美经贸摩擦的影响持续显现 美国加税清单几乎涵盖机械工业全部税号。美国三次加税清单 5500 亿美元涉及机械工业税号数量已占机械工业全部税号的 98%。从 2018年出口金额看比重高达 98.8%。 2018 年机械工业对美进出口总额 1200.42 亿美元,占机械工业进出口比重为 15.21%。2019年 1-11 月,机械工业对美进出口总额 932.79 亿美元,同比下降 15.79%,占比下降至 13.31%。其中:出口 639.91 亿美元,同比下降 16.55%,占比由 2018 年的 18.46%降至 15.45%;进口292.88 亿美元,同比下降 14.06%,占比由 2018年的 10.77%降至 10.22%。 中美贸易摩擦直接影响看,机械工业对美贸易额及占比全面下滑。间接影响看,部分在华外企迁离中国,新投资项目搁浅。相当一部分对美出口企业受此影响,不得已大幅裁员,造成工人失业、专业技术人员流失。潜在影响看,美日欧联手打造 “西方零关税集团”,企图改变 WTO 规则,架空现行贸易体系;拉拢一些国家构建对华包围圈,实行科技封锁,打压我龙头企业,限制科技交流,对我经济环境、市场预期产生不利影响;在未来较长的一个时期,我们将遭遇来自美国及其盟国的技术封锁和高端装备进口的严格限制,对我国机械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将会产生长远影响。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估计和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三、行业未来运行趋势预判 当前机械工业运行环境依然严峻。世界经济增长总体处于下行期,中美贸易摩擦影响逐步显现;国民经济结构性、体制性矛盾没有解决,能源、原材料行业处于结构调整期,煤炭、电力、钢铁、石化等行业增量需求不足,机械工业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实现平稳运行难度很大。但中美贸易摩擦让我们认识到自主创新和核心技术装备国产化的重要性,国家相关部门都在采取措施,行业企业积极行动,这对机械工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展望 2020 年,从投资、出口、消费方面看, 2020 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会有太大增长,出口实现正增长已属不易,消费市场也难有大幅提升,三驾马车都有些力不从心。行业经济运行困难和压力虽然较大,但同时利好因素依然存在。宏观政策取向仍然是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同时中央高度重视推进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特别是针对当前一些行业供应链面临的突出问题,组织实施“攻尖”项目,加快重点领域国产自主化产品替代,鼓励自主创新产品应用等。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对机械工业的稳增长和创新发展以及产业升级将起到推动作用。 初步预期,2020 年机械工业增加值增速在5-5.5%的区间,营业收入及利润总额保持低速增长。
  • 《全球十大机床市场最新运行情况分析》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
    • 编译者:杨芳
    • 发布时间:2017-09-25
    • 2016年,全球十大机床市场的发展情况各不相同。亚洲区域市场不得不应对中国市场疲软状态所带来的效应。尽管如此,但还是不能动摇亚洲在全球机床市场中的领军位置。 机床制造者无法将2016年的全球行业水平保持在2015年的水准上。2012年的创纪录成绩也成为了遥不可及的历史。全球机床产量在去年下降了2.2%,产量总值下降至676亿欧元。德国机床行业在2016年保持着较高的水准以及十分稳定的市场数额,并且预期可在2017年仍旧获得强有力的增长(参见S16),但是全球其余机床市场的发展十分不平衡。 特别是位于亚洲的行业竞争者——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不得不应对2016年巨大的市场下行压力。在瑞士,机床市场也出现了下滑。而与此同时,中国却建立了其在全球市场中的领军地位。 几乎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 根据VDW在其2016年市场报告中的描述,2016年中国的机床设备产量增加了12%,当前总产值达到了171亿欧元,(德国111亿欧元),占据全球市场的25.2%。中国机床市场的需求率高达31.9%,或者说市场需求份额为216亿欧元,这说明中国对机床的需求仍然保持高位。总之,世界机床市场的主要需求(54.1%或者表示为366亿欧元的需求份额)仍在亚洲。随着市场不断需求更高品质以及更大自动化程度产品,德国机床制造商将会从中获得更大利益。 中国在成型制造技术领域的产品十分强大,这一点可以从中国占据全球成型技术市场份额的33.4%(或者表示为69亿欧元)得到验证。相比之下,位于第二位置的德国,其产量总值要远低于中国,为29亿欧元。在切削技术领域,中国已经提升了自身的实力。2016年全球切削行业产量总值为471亿欧元。一直以来,切削技术领域全球排名第一的位置是日本,但是2016年,中国以占据世界市场21.7%的份额以及102亿欧元的产量总值,首次超越了日本。日本以94亿欧元的产量总值以及19.9%的全球市场份额跌落到第二的位置。 日本制造商损失惨重 日本机床总产值在2016年出现严重下滑,从2015年的120亿欧元下降至2016年的110亿欧元。因此,在全世界最大机床制造国的排名中,日本的第二名排位也让给了德国。日本的制造商正在遭受亚洲机床销售市场疲软的严重影响。 但是随着中国市场需求量的复苏,这一状况应该会在来年得到改观。切削机械设备订单出现增加,例如在2016年整体下滑16%之后,2017年第一季度的切削设备订单量增加了12%。其他国家也将会感受到由于亚洲国内市场疲软而带来的影响。韩国切削机械设备的产量下降了五分之一,也因此跌落到全球排行第六名的位置。机床产品的消费额也同样从2015年的40亿欧元下降到2016年的32亿欧元。韩国在过去的15年里实现了机床生产制造能力的显著提升,2011年韩国的机床产量达到了历史最高值。如今造成韩国无法重现2011年产量水平与中国经济发展减缓有关。韩国2016年机床设备的产量与2011年相比,下降了21%。 同样地,中国台湾行业数据也出现了较大下滑,产量总值从2015年的37亿欧元下降到2016年的34亿欧元。据悉,瑞士也经历了相同的情况。这个全球排名第八的机床制造商,在2016年的机床产品总值为26亿欧元,而这一数据在2015年为28亿欧元。 中国以216亿欧元的消费总量,目前成为机床产品的最大消费国(产量减去出口量加上进口量)。德国机床产品全球出口冠军 在机床产品出口方面,日本不得不承认德国制造商的实力,德国制造商在2016年拿下了全球机床产品出口冠军的头衔。由于亚洲市场的疲软,日本机床产品出口额下降了18%,而德国机床产品出口额为76亿欧元,略微下降3%,德国也因此占据了全球机床产品出口量第一的位置。意大利以30亿欧元的出口额,名列第三。 在机床产品的进口与消费方面,美国是全球第二大市场,机床产品消费总量不及第一名中国的三分之一。2016年美国的机床产品消费总额下降了1%,跌至78亿欧元。与此同时,美国机床产品的进口量也下降了8%,这一点令德国的出口商相当失望。从2015年到2016年,美国机床产品进口量从47亿欧元下降至43亿欧元。在美国,主要是国内机床产品的销售额支撑机床产品市场,机床产品在美国国内的消费额占据国内机床产品总产值的60%。尽管如此,自2012年以来美国机床产品市场的营业额始终保持着较高的水平。 意大利国家计划正逐步收获成效 意大利机床、机器人与自动化制造商协会(Ucimu)指出,意大利机床行业取得了令人欣喜的发展。这向机床、机器人以及自动化领域的专业协会提供了各季度的订单指数,数据结果显示意大利2017年第一季度的机床订单总量较同期相比增加了5.1%。 与2016年同期相比,绝对指数值稳定在187.7,远高于2010年的平均值100。据协会告知的信息,国内市场的需求量出现强劲增长,订单量增加了22.2%。但是据了解,国外市场的情形仍大致保持不变,相应指数值增加了0.3%。 Ucimu注意到了意大利工业4.0国家计划的实施,对全国机床行业所带来的积极发展作用。据所获信息,在经历过2016年第四季度的走低之后,意大利对设备生产系统的市场需求目前已经得到了明显的复苏,这也印证了意大利国内市场出现了积极发展的趋势,而这也可进一步利用一些重要的税收优惠政策,例如政府税收大幅度减少。 在全球最大机床生产国的世界排名中,意大利得以超过韩国跻身到第五名的位置。意大利南方邻国的全球机床设备生产总值为50亿欧元,占据全球总额的7.4%。根据德国机床制造商协会(VDW)的数据,意大利机床产品的消费额也实现增长,占据全球机床产品消费额的4.7%(同样也处于第五名的位置),仅超出韩国100万欧元。 在成型制造技术领域,意大利位列全球第三的位置。机床生产以及配件市场中的绝对领军者仍然是中国。 墨西哥、印度以及俄罗斯的机床技术行业现状,VDW的一项市场研究报道称,墨西哥的机床行业进口额也实现了增长。墨西哥重点发展汽车工业,且该国机床设备的进口额从20亿欧元增加至21亿欧元。在机床产品的消费方面,墨西哥以22亿欧元的消费额占据全球第七的位置,排在韩国之后。 在印度,与意大利的情况类似,其国内改革初见成效。印度机床产品的消费量从15亿欧元增加至17亿欧元。 俄罗斯是2016年全球机床市场竞争中的失败者。俄罗斯机床产品的消费额持续走低,下降16%,消费额为13亿欧元左右。相比之下,该国在2014年的机床产品消费额为18亿欧元。俄罗斯在全球十大机床市场中排名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