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_在COVID-19病例中针对过度炎症的免疫抑制是一把双刃剑》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 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0-03-27
  • 1.时间:2020年3月23日

    2.机构或团队:伦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皇家布朗普顿和哈里菲尔德NHS信托基金

    3.事件概要:

    3月23日,The Lancet期刊在线发表了来自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研究团队的题为“Immunosuppression for hyperinflammation in COVID-19: a double-edged sword?”的通讯文章。

    该文章指出,Mehta等人的研究中假设如果存在过度炎症,则可以考虑使用皮质类固醇或Janus激酶(JAK)抑制剂等方法[1]。病毒性疾病患者不宜进行广泛的免疫抑制。应当权衡有益的抗炎作用与免疫抑制的潜在危害。根据人和动物的多项研究结果表明,皮质类固醇的免疫抑制对于一系列呼吸道病毒均会削弱抗病毒I型干扰素的诱导作用,可能在COVID-19的情况下也有用。预计JAK抑制剂的选择性疗法具有相似的作用。JAK-STAT信号传导是I型干扰素途径的主要组成部分。托法替尼已被证明能抑制人体内干扰素的产生。干扰素或其他介质(例如白介素6)的抑制也可能促进继发性细菌感染,并使疾病进程进一步复杂化。从药理学来看,是否应对COVID-19危重患者采取免疫抑制仍然是一个难题。应认真权衡减轻炎症可能产生的有益效果以及免疫抑制的潜在危害。

    4.附件:

    原文链接https://www.thelancet.com/lancet/article/s0140-6736(20)30691-7

    [1] Mehta PM, McAuley DF, Brown M, et al. COVID-19: consider cytokine storm syndromes and immunosuppression. Lancet.2020;(published online March 16.)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0)30628-0

  • 原文来源:https://www.thelancet.com/lancet/article/s0140-6736(20)30691-7
相关报告
  • 《在COVID-19病例中针对过度炎症的免疫抑制是一把双刃剑》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4-05
    • 3月23日,The Lancet期刊在线发表了来自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研究团队的题为“Immunosuppression for hyperinflammation in COVID-19: a double-edged sword?”的通讯文章。 该文章指出,Mehta等的研究中假设如果存在过度炎症,则可以考虑使用皮质类固醇或Janus激酶(JAK)抑制剂等方法[1]。病毒性疾病患者不宜进行广泛的免疫抑制。应当权衡有益的抗炎作用与免疫抑制的潜在危害。根据人和动物的多项研究结果表明,皮质类固醇的免疫抑制对于一系列呼吸道病毒均会削弱抗病毒I型干扰素的诱导作用,可能在COVID-19的情况下也有用。预计JAK抑制剂的选择性疗法具有相似的作用。JAK-STAT信号传导是I型干扰素途径的主要组成部分。托法替尼已被证明能抑制人体内干扰素的产生。干扰素或其他介质(例如白介素6)的抑制也可能促进继发性细菌感染,并使疾病进程进一步复杂化。从药理学来看,是否应对COVID-19危重患者采取免疫抑制仍然是一个难题。应认真权衡减轻炎症可能产生的有益效果以及免疫抑制的潜在危害。 相关参考文献: [1] Mehta PM, McAuley DF, Brown M, et al. COVID-19: consider cytokine storm syndromes and immunosuppression. Lancet. 2020; (published online March 16.)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0)30628-0
  • 《4月3日_儿童COVID-19及其针对病原体的不同炎症反应》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0-04-04
    • 1.时间:2020年4月3日 2.机构或团队:都柏林大学、圣詹姆斯医院、美国彩虹婴儿和儿童医院、凯斯西储大学 3.事件概要: 都柏林大学等机构的科研人员在Pediatric Research上发表文章“COVID-19 in Children and Altered Inflammatory Responses”,探讨了儿童COVID-19与炎症反应改变。 文章指出,虽然影响所有年龄组的COVID-19大流行在儿童中似乎没有那么严重,18岁以下的患者仅占重症患者的2%。但是,如果儿童没有症状并脱落病毒,他们仍然可以成为病毒传播媒介。Dong等描述了2143名疑似感染儿童的队列,34%确诊感染,但危重症很少,有1人死亡。婴儿患病的比例似乎更大,可能与并发的细支气管炎相混淆。Chen H等人还表明,没有证据表明孕妇有垂直传播的证据,尽管这种可能性仍然可能存在。成人和儿童之间严重性差异的可能原因可能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受体的差异以及对病原体的炎症反应改变有关。 文章提到,中国正在进行一项临床试验,其中包括接受托珠单抗治疗的严重影响的IL-6升高患者。这项研究已经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并显示出迄今有20名患者的症状改善。Tocilizumab靶向IL-6受体,是一种单克隆抗体。它被批准用于巨细胞动脉炎和类风湿关节炎。但是,在诸如青少年免疫性关节炎之类的疾病中,似乎仅靠IL-6阻断不足以控制炎症级联反应,特别是在那些体温低细胞计数和铁蛋白水平较低且肝酶较高的患者中。皮质类固醇可阻止炎症,但世卫组织目前的临时指南建议不要使用皮质类固醇,原因是缺乏有益的证据以及由于免疫抑制和继发性细菌或真菌感染而造成伤害的风险。 由于人体对全身感染有反应,败血症被描述为两个不同的阶段。首先是一个深刻的初期促炎期或细胞因子风暴,然后是一段可能延长的免疫抑制期。免疫抑制阶段失调是败血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败血症所致的免疫抑制和机能失调是败血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这一阶段进行的抗炎治疗将是有害的。这表明关于个体化免疫应答的进一步信息将有助于启动诸如抗IL6的疗法,并且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监测促炎和抗炎反应将是有价值的。另外,已知败血症的定义和反应在儿童和新生儿中是不同的,因此,有几个原因导致儿童感染COVID-19可能会更容易好。另外,进一步了解不同年龄组的免疫反应差异对于靶向免疫疗法也很有价值。 4.附件: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90-020-0881-y_reference.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