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除野生型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生物安全后果。》

  • 来源专题:实验室生物安全
  • 编译者: 张虎
  • 发布时间:2018-11-05
  • 临床医生和科学家,特别是病毒学以外的学科,可能不了解根除脊髓灰质炎的努力取得的进展。 实现这一目标可能对病毒学以外的实验室的各个方面和工作类型产生生物安全影响。缺乏天然动物水库脊髓灰质炎病毒具有有限且相对短暂的环境生存,实验室将成为人类传播中断后病毒的唯一剩余来源。 因此,世卫组织建议,在分离出最后一种野生脊髓灰质炎病毒1年后,应提高生物安全水平(BSL),以便与野生脊髓灰质炎病毒(包括参考菌株)或可能含有野生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样本进行实验室工作。

  • 原文来源: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40673601053995?via%3Dihub
相关报告
  • 《基于脊髓灰质炎假病毒的简单且安全的抗体中和测定》

    • 来源专题:实验室生物安全
    • 编译者:苑晓梅
    • 发布时间:2018-10-28
    • 评估基于Sabin菌株的灭活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sIPV)的免疫原性需要在中和测定中使用野生菌株来评估抗体的潜在交叉反应性。包括野生和萨宾菌株在内的活病毒株必须在3级生物防护实验室进行处理。为了开发不使用活病毒的替代测定,我们通过将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插入完整的衣壳蛋白中来构建Mahoney,MEF-1和Saukett假病毒。然后,我们开发了基于假病毒的中和试验(pNT)并评估了特异性和可重复性。我们通过pNT测试了sIPV疫苗临床试验的血清样本,并将结果与常规中和试验(cNT)的结果进行了比较。两种方法之间观察到强烈的相关性,所有三种类型的IPV疫苗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82(p <0.0001)。通过pNT获得的几何平均滴度(GMT)值大约是cNT的四倍,揭示了pNT的更好的灵敏度。总之,pNT是一种安全,快速和灵敏的定量检测方法,有可能成为评估脊髓灰质炎疫苗效力的替代方法。
  • 《脊髓灰质炎根除后和遏制要求的进展情况。》

    • 来源专题:实验室生物安全
    • 编译者:张虎
    • 发布时间:2019-05-16
    • 野生脊髓灰质炎病毒(WPV)已接近根除,只有三个国家从未中断过WPV传播(巴基斯坦,阿富汗和尼日利亚)。 WPV2最后一次检测于1999年,并于2015年被宣布根除。自2012年以来未发现WPV3。自2016年以来,仅在两个国家(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检测到WPV1,2017年仅报告22例,12例 报告于2018年(截至7月10日)。 由于WPV2的根除以及继续使用三价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而出现2型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的风险,2016年全球协调努力将三价OPV替换为双价OPV(1型和3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