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银浆供需研究:2022年全球总需求量将突破4000吨》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4-27
  • 近期发布最新研究报告《太阳电池导电浆料年度报告2022》。报告指出,光伏产业持续增长的前景、高速增加的全球新增装机量和N型电池的崛起,大大鼓舞了浆料企业研发与产能建设的热情。全球2021年正银需求量约为2802吨(不含背银和TOPCon/异质结银浆),相比2020年增长31.3%。

    受全球光伏市场强劲增长,以及TOPCon/异质结电池产量大幅增加的影响,预计2022年全球银浆总需求量将突破4000吨(包含背银和TOPCon/异质结银浆)。光伏浆料市场竞争趋于激烈,原料供应、技术革新和浆料品质具备优势的企业才能保持盈利能力。

    主要数据

    《太阳电池导电浆料年度报告2022》显示,2021年全球正银需求量约为2802吨。其中,中国正银需求量达到2655吨。国产正银全球市占率快速增长至约70%,已在光伏浆料界占据重要地位,预计2022年国产正银市占率将会继续上升。

    2022年是TOPCon和异质结电池的发展元年,亚化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底中国TOPCon电池产能将达40GW,产量有望突破21GW;而异质结电池产量将达10GW左右。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银粉进口国,2021年,中国全年银粉累积进口3240.61吨。其中,从日本、美国、韩国进口银粉的占比分别为91.48%、6.81%和0.86%,其他地区进口量占比0.85%。进口银粉中超过一半用于生产光伏银浆。

    N型电池的发展给光伏导电浆料行业带来新的市场机遇。2022年中国TOPCon银浆需求量预计达到438吨,HJT银浆需求量预计为260吨。

    政策驱动光伏市场需求爆发

    自2022年以来,国家能源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住建部发布了一系列利好政策支持光伏产业发展,稳步扩大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利用,加快推进大型光伏发电基地建设。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有多个国家下发了针对光伏在内多种可再生能源的相关激励政策,旨在促进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亚化咨询展望,在政策倾斜推动光伏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有望超过220GW,对应光伏电池需求量为286GW。光伏装机需求增长将推动光伏银浆市场需求扩大。

    光伏银浆需求稳步提升,N型电池银浆占比扩大

    目前光伏行业最受关注的主流N型电池是TOPCon和HJT。TOPCon极限效率高,产线改造成本低,或成为未来2-3年电池技术发展方向;HJT量产效率高,降本路线清晰,或将成为更长期的电池技术。2021年,TOPCon和HJT电池相对成本较高,量产规模仍较小,市场占比约为3%。

    2021年通威太阳能金堂基地1GW HJT项目、无锡尚德2GW TOPCon电池、中来1.5GW大尺寸TOPCon电池智能工厂投产;2022年初,晶科在安徽合肥、浙江海宁已投产16GW TOPCon电池。TOPCon与HJT电池产能的加速释放,标志着2022年将会成为TOPCon和HJT电池发展与推广的元年。

    N型电池的爆发为浆料企业带来了新的市场,亚化咨询分析,2022年中国TOPCon银浆需求量将达到438吨,HJT银浆需求量将达到260吨。N型电池的发展在给导电浆料行业带来新的市场机遇的同时,也对浆料行业提出了更高的技术和性能要求。浆料企业需紧跟不断更新迭代的高效电池的特殊需求来设计所需的新型浆料,助力电池效率进一步突破。

    光伏银浆行业国产化大幅提升,龙头集中度进一步增加

    银浆是光伏产业链中尚未完全实现国产化的一环,但银浆的国产化率持续提升。国产正银市场份额已从2015年的5%提升至2021年的约70%左右,聚和股份、帝科股份和苏州晶银是国产浆料三大龙头企业,其2021年合计出货量超过1636吨。随着龙头企业产能建设的加速和产能利用率的增加,预计行业集中度还将进一步提升。

    激光转印、铜电镀及银包铜的研发,助力光伏电池持续降本

    异质结和TOPCon电池正在迈向25%+量产效率,其占领市场的关键是如何持续降低银浆耗量。主流异质结电池企业和设备厂商都在探索银包铜浆料的应用,银包铜浆料的国产化和电池的长期可靠性是行业关注的重点。

    激光转印技术采用激光图形化扫描,将浆料从柔性透光材料转移至电池表面形成栅线。激光转印可以实现25μm以下的线宽和更优的高宽比。2021年4月,迈为公布已经研发完成一种特殊的转移印刷设备,有望节省银浆40-50%。2021年6月,帝尔宣布已完成激光转印量产化技术储备,与下游龙头企业紧密推进产业化进程。

    铜电镀技术也被光伏行业寄予厚望。2021年9月,澳大利亚SunDrive公司联合迈为,用无种子层直接铜电镀工艺在M6单晶异质结电池上创造了25.54%的效率纪录。2021年10月,金石能源发布无需低温银浆与焊带的铜栅技术和栅线互联技术。2021年11月,海源复材与苏州捷得宝签约合作铜栅线技术,捷得宝表示,包括TOPCon和HJT在内,全球有12家客户与其持续进行铜栅线验证。

相关报告
  • 《东方日升异质结耗银量取得重大突破!》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4-01-28
    • 近日,东方日升宣布成功降低异质结伏曦组件纯银用量,达到了每瓦小于7mg的领先水平,不仅显著优于PERC(约7.82mg/W)和TOPCon(约10.24mg/W),也是目前异质结技术中的佼佼者。 银浆使用量的突破,突显了东方日升践行‘推进光伏解决方案’的承诺,叠加刚刚通过的由T?V南德颁发的3倍IEC测试证书,也预示着异质结伏曦已逐步‘进化’为更具成本效益、更高效率和更高可靠性的光伏组件产品。 根据世界白银协会的数据,自2016年以来银矿产量一直在下降,2023年白银产量约为8.421亿盎司。而自2016年以来,白银需求却随着工业发展一直在增长,2023年增加到11.67亿盎司。不平衡的供需关系推动白银价格持续走高,根据伦敦期货数据,2023年白银价格曾达到26.11美元/盎司的高点,此后价格基本维持在25美元/盎司上下浮动。而大量研究报告指出,目前光伏用银已经排到电子电气、银投资、珠宝之后的第四位,并且增速在放大,高耗量叠加低产量与高成本,降低纯银用量是异质结组件降本关键方向。 作为全球领先的头部光伏企业之一,东方日升已积累了许多相对成熟的技术,覆盖了当前市场所有热门技术路线,推动异质结降本增效已成为东方日升重点聚焦领域。继2022年底异质结伏曦组件投入量产后,公司针对异质结开发的低银浆料、0BB电池技术、‘昇连接无应力互联技术’、210超薄片等技术成果正逐步显现,持续推动度电成本下降。 目前异质结伏曦组件转换效率最高可达23.9%,碳足迹数值达到了376.5kg eq CO2/kWc。进入高银价时代,在最新纯银用量<7mg/W优化加持下,伏曦已成为当前市场上极具收益优势的低碳组件,低银技术与‘昇连接无应力互联技术’持续进步,收益优势将越来越大,未来有望重塑异质结技术量产、出货格局。 在光伏行业追求降本增效的底层逻辑下,东方日升正积极发挥开拓者作用,持续不断寻求经济可行和可持续的光伏解决方案,以伏曦为代表的高效组件突破创新,为更绿色、更健康的未来铺平道路,助力碳中和目标高质量实现。
  • 《2024年印度煤炭产量将突破10亿吨》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12-30
    • 据印度媒体12月24日消息,印度煤炭部长普拉哈德?乔希(Pralhad Joshi)周三表示,印度煤炭产量将在本财政年度(2023-24财年)突破10亿吨,他对此充满信心。 印度确定的2023-24财年的煤炭产量目标是10.1214亿吨。 在第九轮商业煤矿拍卖的启动仪式上,这位部长表示: “今年我们的煤炭产量将超过10亿吨。” 印度预计本财政年度煤炭需求为11.966亿吨。他说,到2030年,印度电力需求将翻上一番、增加一倍,因此煤炭产量也要相应大增,以满足国家电力对煤炭供应的需求。 第九轮商业煤矿拍卖合计将出售31座煤矿。被拍卖的煤矿分布在贾坎德邦(Jharkhand)、恰蒂斯加尔邦(Chhattisgarh)、 中央邦(Madhya Pradesh )和南部的特兰加纳邦(Telangana)等四个邦。随着第九轮拍卖的完成,将有100个煤炭区块的销售工作告一段落。 据悉, 2022-23 财年印度煤炭产量为 8.93 亿吨。印度政府业已制定雄心勃勃的煤炭产量增长目标,计划到 2027 年,煤炭产量将提高至 14 亿吨/年;到 2030 年,年度煤炭总产量将进一步提高到 15.8 亿吨。 印度煤炭产业将逆势发展 在全球煤炭产量增长逐渐放缓的同时,印度正在将自己与其它国家区别开来,雄心勃勃地大幅增加产量。 印度是世界第二大煤炭生产国,2022-23财年(截至2023年3月31日)煤炭产量为8.93亿吨,比上年增长14.8%,而在更前一年煤炭产量增长了8.7%。目前印度煤炭产量占全球煤炭产量的10%以上,仅次于中国。 煤炭进口对印度来说至关重要,而且进口一直在稳步增长。印度政府一直在努力减少对煤炭进口的依赖,实现一个“自力更生的印度”。2022年煤炭进口占印度煤炭消费的24%,而2010年这一比例仅为12%。为了实现自力更生,印度政府正致力于在2023-24财年将国内煤炭产量提高到10亿吨以上,到2029-2030年再提高到15亿吨以上。 燃煤发电仍然是印度电力生产组合的一个关键因素。预计2023年,印度燃煤发电将占总发电量的72%,到2030年可能将略微减少到64%。而届时,全球煤炭发电在总发电量中所占的比重可能仅为27%。 尽管印度2021年在格拉斯哥 COP26全球气候论坛上承诺“逐步减少煤炭”,但这并不意味着整体煤炭需求减少。预计印度煤炭总需求将从2022-23年的11亿吨左右,上升到2029-30年的16亿吨以上,其中发电用煤占总需求的三分之二。到2030年,印度在全球燃煤发电中的份额预计将从2023年的13% 跃升至18%。 印度的钢铁行业用煤也在增长,而且与电力行业一样,也更依赖进口。2022-23年,印度冶金煤产量为6077万吨,占煤炭总产量的7%。而冶金煤需求量几乎是这个数字的两倍。世界钢铁协会(World Steel Association)的数据显示,印度钢铁业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已成为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钢铁生产国,2022年印度粗钢产量达到1.247亿吨。它也是2022年世界前九大钢铁生产国中唯一一个实现增长的国家,比前一年增长了5.5%。它还雄心勃勃地计划将钢铁产能从2023年的1.5亿吨提高到2030年的3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