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 捕捞油脂和肉类导致深水鲨鱼和鳐鱼不可逆的缺乏》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 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3-13
  • 2024年3月7日,新西兰国家水与大气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Fishing for oil and meat drives irreversible defaunation of deepwater sharks and rays的文章。

    深海是人类活动无法触及的最后一个自然生物多样性庇护所。深海鲨鱼和鳐鱼是最容易受到过度捕捞影响的海洋脊椎动物之一。三分之一受威胁的深海鲨鱼受到有针对性捕捞,一半受到有威胁物种的国际肝油贸易的威胁灭绝。由于代际生长时间长、恢复潜力低以及几乎没有管理措施,数量急剧下降很难逆转。在实施捕捞限制、减少捕获副作用以及国际贸易管理的同时,深度和空间限制捕捞活动可能有助于改善保护情况。深海鲨鱼和鳐鱼需要立即实施贸易和捕捞规定,以防止不可逆转的物种灭绝,并促进这一受威胁的大型生物群体的恢复。

    该研究揭示国际捕捞油脂和肉类贸易正在推动深水鲨鱼等生物资源的快速耗竭,为保护深海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提出了警示。该研究指出,尽管存在广泛的监管变化,但全球鲨鱼捕捞死亡率仍在持续上升,强调了对于保护鲨鱼资源和海洋生态系统的紧迫性。

  • 原文来源: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e9121
相关报告
  • 《数以百计的鲨鱼和鳐鱼被塑料缠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19-07-11
    • 埃克塞特大学的科学家们搜索了现有的已发表的研究和Twitter上鲨鱼和鳐鱼被塑料缠绕的事件,他们发现了至少超过1000只被海洋塑料缠绕的鲨鱼和鳐鱼,真实的数字可能还要高得多,因为很少有研究关注鲨鱼和鳐鱼被塑料缠绕的问题。 研究表明,这种缠绕主要是由于丢失或丢弃的渔具。虽然对鲨鱼和鳐鱼的“威胁要小于商业捕鱼”,但缠绕会导致痛苦甚至死亡。 康沃尔埃克塞特Penryn校区生态与保护中心的 Kristian Parton提到,研究中的一个例子是短鳍鲨鱼,其周围紧紧缠绕着钓鱼绳,鲨鱼在缠绕后继续生长,因此用藤壶覆盖的绳子已经挖到了它的皮肤并损坏了它的脊柱。尽管缠绕不被认为是对鲨鱼和鲨鱼未来的主要威胁,但了解这些物种面临的威胁范围非常重要,这些物种是海洋中受威胁最严重的物种之一。共同作者也是该大学海洋战略协调员Brendan Godley教授补充道,由于直接过度捕捞鲨鱼和鳐鱼以及“兼捕”(在捕捞其他物种时意外捕获)的威胁,塑料缠绕也许有些不为人知。 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利用Twitter收集数据,并对学术论文回顾发现,有557条鲨鱼和鳐鱼缠绕在塑料中,包括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在内的34种物种。这些动物中有近60%是斑点较少的鲨鱼、斑点鲶鱼或多刺鲨鱼。 在Twitter上,研究人员发现了74个与塑料缠绕的相关报告,涵盖了26种鲨鱼和鳐鱼,两个数据来源都表明,迄今为止最常见的缠绕物是那些被丢失或遗弃的网、线和其他设备等渔具,其他还包括用于包装的捆扎带、聚乙烯袋和橡胶轮胎。 这项研究确定了似乎使某些物种面临更大风险的因素:生活在开阔海洋中的鲨鱼和鳐鱼似乎更容易被缠绕,生活在海底的那些物体,如载满死鱼的蚊帐等材料会吸引捕食者,而捕食者又会被卡住;长距离迁移的物种出现更容易遭遇塑料垃圾;就身体形状而言,鲨鱼似乎比鳐鱼更危险;具有不寻常特征的物种例如蝠鲼,姥鲨和锯鳐也面临更大的风险。 研究人员表示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他们与Shark Trust合作创建了一个在线报告表格,以收集鲨鱼缠绕数据:https://recording.sharktrust.org/entanglement/record。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濒危物种研究》(Endangered Species Research)杂志上。 (编译 刁何煜) 图片源自网络
  • 《Science:白垩纪-古近纪鲨鱼、鳐鱼和鳐鱼大规模灭绝的全球影响和选择性》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23-03-06
    • 最近一次生物大灭绝发生在大约6600万年前(Ma),标志着白垩纪—古近纪(K-Pg)边界。这一事件导致大量进化枝在全球发生大规模灭绝,并消灭了大型后生动物脊椎动物群。全球对多样性丧失的估算主要是根据海洋无脊椎动物进化枝的属或科级数据推断的,这些数据可能无法反映K-Pg边界处灭绝模式的复杂性。使用偏差校正方法对海洋脊椎动物中的K-Pg灭绝模式进行全球物种水平分析的研究相对较少。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CNRS)在全球范围内使用超过3200处化石和675种跨越晚白垩世—古新世间隔的物种,对白垩纪末期事件导致的板鳃类动物(鲨鱼、鳐鱼和鳐鱼)物种形成、灭绝和生态变化进行了量化。Elasmobranchs在白垩纪-古近纪边界减少了>62%,并且在古新世没有完全恢复。白垩纪末期事件引发了异质性的灭绝模式,鳐鱼和硬食性物种达到了最高的灭绝水平(>72%),而鲨鱼和非硬食性物种受到的影响较小。具有较大地理范围和/或仅限于高纬度环境的分类群显示出更高的存活率。由此,论文认为白垩纪-古近纪事件彻底改变了海洋生态系统的进化史。(熊萍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