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绝缘体上硅晶体管集成的III-V光电探测器》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 Lightfeng
  • 发布时间:2020-03-01
  • 韩国的研究人员实现了砷化铟镓(InGaAs)光电二极管(PD)和绝缘体上硅(SOI)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的单片集成。

    研究人员发现,与最近在使用碳纳米管、过渡金属二卤化物等的装置上进行的实验室研究相比,由于InGaAs材料工艺知识的成熟,单片三维(M3D)工艺更具优势。

    III-V材料不仅可以对可见光和短波长SWIR做出响应,而且可以使用基于Sb的材料和II型能带排列结构来响应非常长的波长区域。这工作是未来高分辨率多色成像仪实现的重要一步。此类设备可用于自动驾驶汽车、飞行时间感测和工业监控中。光电二极管/ MOSFET的组合应允许在图像信号处理器(ISP)层的顶部实施读出集成电路(ROIC),从而创建更紧凑的3D器件。

    实验的过程是在室温下进行的,在350°C进行的类似处理不会导致性能下降。目前发现在漏极电流和亚阈值摆幅方面,9μm栅长MOSFET的性能几乎不受键合和光电二极管制造工艺的影响。

    InGaAs光电二极管的正向/反向±1.5V偏置暗电流比为104。当用10.4μW1550nm激光照射时,该器件在反向偏置下显示出清晰的响应。785-980nm范围内的较短波长也显示出合理的线性响应,1500nm的响应更强(0.7A / W)。拟合幂律电流-功率关系也表明线性行为具有接近统一的指数。在1550nm的光照下,外部量子效率(EQE)为60%,没有抗反射涂层,其性能可与常规InGaAs光电二极管媲美。MOSFET-光电二极管组合被连接在一起,形成典型的ROIC配置,与SFD操作有关的-0.5V和-1.5V之间的负栅极电势对器件响应的影响很小。

相关报告
  • 《硅基单片集成UV LED /光电探测器》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Lightfeng
    • 发布时间:2021-03-14
    • 光电探测器以类似于光电晶体管的方式工作,在一对欧姆接触之间使用6μmx100μm的p-GaN光学栅极。30μmx100μmLED通过p-GaN阳极提供的空穴的复合产生光子,并从在AlGaN / GaN界面附近形成的二维电子气(2DEG)产生电子。在HEMT和HKUST光电探测器结构中,2DEG构成了可以通过外部手段控制其电阻的通道。 制造顺序为:制造用于LED阳极和光电探测器栅极的p-GaN图案;制造用于LED阴极和光电探测器AlGaN触点的钛/铝/镍/金欧姆接触沉积;氟离子注入隔离器件;用50nm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二氧化硅(SiO2)钝化;在LED p-GaN阳极上进行透明的镍/金欧姆接触沉积和退火;厚的镍/金接触垫沉积。 在5V偏压下,该光电检测器在商用LED照明下(功率为0.024mW / cm2、波长为365nm),暗电流为3.9x10-7mA/mm,光电流为0.43mA/mm。研究人员将光暗电流比为1.1x106描述为“出色”。低暗电流归因于AlGaN / GaN界面处2DEG的耗尽,尽管施加了5V偏压,但仍在p-GaN层下方形成了高电阻率沟道。 UV照明在栅极下方创建了导电的2DEG通道。光电探测器的“超高”响应度为3.5x105A / W。 这些功能使光电探测器能够对芯片上小型LED光源的信号进行高灵敏度的光检测,即使其输出功率相对较低的也是如此。 LED具有约4.65V的高导通电压,由于横向进入区域的缘故,正向偏置下的电流注入往往会在约10V的高偏置下饱和。在10V下注入的电流为267A / cm2。LED的光谱峰值约为360nm波长,半峰全宽(FWHM)为7nm。 LED光电检测器组合在某种意义上以类似于晶体管的方式进行操作,其中LED偏置为栅极电势,光电检测器电流为沟道。在5V光电检测器偏置下,耦合效率(PD / LED电流比)为0.022,与已报道的其他器件相比非常好。 在使用Si MOSFET向LED注入电流的电路中测试了LED-PD系统的“频率响应”。对方波信号的响应的上升和下降时间分别为0.41s和0.36s。估计光电检测器的电阻电容延迟约为100ns,主要延迟因素似乎是AlGaN / GaN异质结构中的持久光电导效应。该团队计划优化p-GaN蚀刻步骤和钝化,以消除陷阱效应,从而提高响应速度。研究人员还建议,向光电检测器的p-GaN栅极增加偏压可能是获得更快响应的另一条途径。
  • 《氮化镓晶体管的单片光电集成》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Lightfeng
    • 发布时间:2019-12-22
    • 根据《IEEE电子器件快报》,南京邮电大学首次将发光二极管(LED)和增强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集成到硅基氮化镓(GaN)外延晶片上。该研究小组还展示了MOSFET在同一平台上控制氮化铟镓(InGaN)LED的能力。研究人员希望这种单片式光学电子集成电路(OEIC)可以实现智能照明、显示器和可见光通信(VLC)之类的应用。 硅衬底III型氮化物结构包括一个250nm InGaN / GaN多量子阱(MQW)层,该层夹在n型和p型GaN之间,用于发光二极管中,晶片的直径为2英寸,厚300μm。使用n-GaN作为源极和漏极形成晶体管,而沟道穿过未掺杂的GaN层。绝缘层和栅极电介质由100nm二氧化硅(SIO2)组成。通道长度为20μm,凹环中心的半径为135μm。蚀刻去除p-GaN和InGaN / GaN层。使用PECVD施加SiO2并通过反应离子蚀刻进行图案化。 在1V漏极偏置下,亚阈值行为非常差,研究人员希望通过四甲基氢氧化铵(TMAH)或氟处理来改善亚阈值行为,以减少凹槽侧壁的表面粗糙度。相比之下,阈值电压为6.01V,峰值跨导为3.78μS/ mm,导通电阻为7.96Ω-m,漏极偏压为0.1V。栅极和漏极泄漏电流分别为120nA / mm(0V漏极,12V栅极)和5μA/ mm(5V漏极,0V栅极)。 在直流测试中,在12V栅极电势下的最小导通电阻为5Ω-m。该团队评论说:“尽管与一些已发布的基于GaN的FET相比,其输出电流相对较低,但MOSFET仍可以满足众多低功耗应用的要求,尤其是用于电流从几微安到几百微安的微型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