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图书馆学与开放知识》

  • 来源专题:数智化图书情报
  • 发布时间:2023-10-21
  • 近期美国大学和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宣布出版了由Maria Bonn、Josh Bolick和Will Cross编辑的《学术交流图书馆学与开放知识》(Scholarly Communication Librarianship and Open Knowledge)。这本开放教材和从业者指南收集了来自近80位学术交流和开放教育专家的理论、实践和案例研究。


    学术交流图书馆与开放教育的交叉点为扩展学术传播主题在教育和实践中的知识提供了独特的机会。开放资源有助于填补教育和学术交流中的鸿沟,包括教学和研究环境中的版权、学术出版、新兴学术模式和影响力评估等,同时提高资源获取和实现教育和学术交流的公平参与。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深入探讨了学术交流的经济、社会、政策和法律等各方面,以及开放获取、开放数据、开放教育和开放科学及基础设施。什么是学术交流?学术交流与开放文化来自现场声音:观点、交叉点和案例研究从业者深入探讨了大学出版社与学术图书馆之间的关系,将馆藏发展定义为学术交流运营的一部分,并讨论了开放获取在晋升与终身教职方面的挑战。

    《学术交流图书馆学与开放知识》是一份全面的指南,旨在加强学术交流和开放教育问题和实践的教育,以便图书馆工作人员能够不断满足学生和教师不断变化的需求。它还代表了我们对未来的愿景,并对高等教育中不断侵蚀的工业化、商业化和资本主义趋势提出挑战。


相关报告
  • 《国际图联发布《2024年学术图书馆国别趋势报告》》

    • 来源专题:数智化图书情报
    • 编译者:程冰
    • 发布时间:2025-07-29
    • 当地时间2025年5月26日,国际图联学术与研究型图书馆组(Academic&ResearchLibrariesSection)发布《2024年学术图书馆国别趋势报告》(ARLCountryTrendReport2024)。这是该专业组每年的传统,借助全球成员的广阔视野,收集其对于所有时区内学术与研究型图书馆发展趋势的见解。以下为《2024年ARL国别趋势报告》中所确定的六大趋势:趋势1:开放科学与开放获取开放获取和开放科学倡议是全球学术和研究型图书馆的主导趋势,表明了向更易于获取和更透明的学术交流方式的转变。这些倡议旨在减少信息获取的障碍、促进出版领域的公平性,并提高研究成果的可见度。趋势2:人工智能与技术整合人工智能与先进技术的整合是全球学术图书馆的一个重要趋势。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因其易用性而广受欢迎。图书馆通过举办会议、工作坊和网络研讨会等方式,积极提升用户的人工智能素养,教导用户如何负责任地使用这些工具。此外,图书馆还关注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确保用户了解负责任的使用方法。图书馆也正在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各种挑战,包括作者权益、数据保护以及偏见问题。此外,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相关的可持续性和能源成本也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除了促进人工智能素养外,图书馆还在研究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来提高图书馆馆藏和服务的可及性。趋势3:馆藏开发与资源共享有效的馆藏开发和资源共享对学术图书馆的可持续性和保持相关性至关重要。趋势4:职业发展与员工留任持续的职业发展以及有效的员工管理对于学术图书馆的成功与韧性至关重要。随着图书馆逐渐适应由新兴技术及不断变化的社会政治形势所塑造的环境,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不断接受培训、重新培训以及提升技能,以保持与时俱进和高效运作。然而,工作人员的保留问题日益引起关注。高退休率、补偿金不足、士气低落和倦怠使得留住熟练的图书馆员变得困难。这些挑战不仅影响服务质量,而且威胁到图书馆业务的长期可持续性。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员工福利、有竞争力的薪酬以及明确的职业发展和认可途径方面进行战略投资。趋势5:合作与伙伴关系合作和战略伙伴关系对加强图书馆服务和扩大图书馆服务范围日益重要。这些合作促进了创新,促进了成功实践案例的交流,并使图书馆能够在快速发展的信息环境中协力应对共同的挑战。趋势6:文化与社会学术图书馆正越来越多地参与文化与社会方面的活动,这些活动旨在应对更广泛的社会问题并促进包容性。《2024年ARL国别趋势报告》侧重于学术和研究型图书馆的发展,而《国际图联趋势报告(2024版)》(IFLATrendReport2024)则提供了全球各图书馆部门的更广阔视角。但两份报告有两个共同的关键趋势,即都强调了人工智能和新兴技术的变革性影响,以及随着技能要求的快速演变,持续专业发展正变得日益重要。
  • 《《图书馆的发展脉搏》报告》

    • 来源专题:数智化图书情报
    • 编译者:程冰
    • 发布时间:2024-10-31
    • 英国伦敦,2024年9月9日—— 科睿唯安今天首度发布《图书馆的发展脉搏》(PulseoftheLibraryTM)报告。报告显示,图书馆正处于部署人工智能(AI)的早期阶段。图书馆员正在考虑应用人工智能来支持图书馆达成使命,特别是在加强内容发现和提高团队效率方面。然而,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比如缺乏人工智能专业知识和有限的预算。报告收集了对全球1500多名图书馆员的调查反馈和定性访谈,涵盖学术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除可下载的报告外,还可以通过报告微网站的动态互动数据可视化功能根据地区和图书馆类型进行快速比较分析。报告的主要发现:大多数图书馆已制定或正在实施人工智能计划:超过60%的受访者正在评估或计划使用人工智能。采用人工智能是首要技术任务:43%的受访者表示,为图书馆用户和读者提供人工智能驱动的工具是未来12个月的首要技术任务。人工智能正在推进图书馆达成使命:评估或部署人工智能的主要目标包括支持学生学习(52%)、推动卓越研究(47%)和提升内容发现(45%),这与图书馆的使命密切相关。图书馆员对人工智能技术持谨慎的乐观态度:42%的图书馆员认为人工智能可以将日常任务自动化,从而使图书馆员有更多的时间专注于从事战略性和创造性活动。乐观程度因地区而异.人工智能技能差距和预算缩减是最受关注的问题。与隐私和安全问题相比,缺乏专业知识和预算被视为更大的挑战:预算缩减:近一半(47%)的受访者认为预算缩减是他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技能差距:52%的受访者认为人工智能对就业的最大影响是需要提升技能,但近三分之一(32%)的受访者表示无法获得培训。人工智能的发展将由IT部门主导:通过将IT主管的专业知识与高层领导的战略投资和指导相结合,图书馆可以在未来几年内从当前的考虑部署人工智能进入到实际部署阶段。地区优先事项各不相同:图书馆员对可持续发展、多样性、开放存取和开放科学等其他关键议题的看法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