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表明,在猿类开始进化出各自特征的200万年中,黑猩猩和倭黑猩猩至少跨物种交配了两次。虽然尚不清楚所获得的基因最终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但这一发现加强了跨物种交配在猿类进化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观点。
倭黑猩猩(Pan paniscus)居住在刚果(金),穿过刚果河就居住着它们的近亲黑猩猩(P. troglodytes)。黑猩猩遍布非洲西部和中部,体型更大,是一个以雄性主导的群体。由于森林砍伐和狩猎造成猿类种群萎缩。黑猩猩现以分散的小群体为生,之间已经有明显差异,可以分为四个亚种:西部、东部、中部和不常见的尼日利亚喀麦隆黑猩猩。1930年以前,倭黑猩猩被认为是黑猩猩的一个亚种,但研究人员根据体质差异认为,这些小体型猿的独特性足以自成一类物种。
尽管经典观点认为物种不能成功地跨种交配,但倭黑猩猩和黑猩猩间却可以。哥本哈根动物园保护遗传学家Christina Hvilsom和她的同事检测了来自10个非洲国家的75个黑猩猩和倭黑猩猩的完整基因组,并证实这一点。为保护动物,他们比较了尽可能多的猿类基因组。探寻遗传差异有助于确定被截获没收猩猩的地理起源,以识别非法狩猎的发生地。不过,Hvilsom对2010年在人类基因组中发现尼安德特人的DNA也感到好奇,她想看看人类的近亲是否也会跨物种交配。
用发现人类有混交的检测方法,Hvilsom和同事鉴定出中部黑猩猩1%的基因组是倭黑猩猩的DNA。遗传分析表明,近亲交配发生在两个时间段:150万年前,倭黑猩猩的祖先和东部及中部黑猩猩的祖先混交;20万年前,中部黑猩猩获得了倭黑猩猩的基因。相比之下,西部黑猩猩亚种没有倭黑猩猩的DNA,这表明只有生活在靠近刚果河的黑猩猩有与倭黑猩猩混交。黑猩猩有倭黑猩猩DNA的痕迹表明,两个物种的融合是个挑战。因为这两个物种都不喜欢游泳,所以刚果河是一个主要障碍。
紧跟这一发现的将会是能显示物种之间基因流的其它基因组分析,诸如狗与狼。深入研究基因组将会有更多发现,科学家们预测物种间的基因交流将是普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