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龙2”号大洋队完成阿蒙森海潜标回收和布放》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liguiju
  • 发布时间:2024-01-21
  • 北京时间16日,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雪龙2”号大洋队完成阿蒙森海海域潜标回收和布放作业。

    “雪龙2”号大洋队队长陈超介绍说,本次阿蒙森海海域待回收和待布放的潜标共计10套,除1套潜标周围海冰密集,有一座长约12海里的冰山,不满足回收条件,需等待下一队次回收外,其余潜标均成功完成回收与布放,且无一仪器设备受损或丢失。

    据介绍,本次潜标回收和布放任务密集、时间紧张,考察队克服了诸多困难,在3天内完成其中8套潜标的回收与布放,所获取的连续的、长时间序列的数据有助于加深对阿蒙森海冰间湖及开阔大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的认识。

    此次考察队在阿蒙森海布放了我国在极地的首个生态潜标,该套潜标的主要生态传感器依托重点研发项目自主研发,通过光学和声学方式对上层海洋磷虾进行长周期探测。

    此外,在潜标回收作业中,考察队使用无人机协助回收潜标。该无人机针对极地等特殊作业区域研制,具有大负荷、高机动、抗低温等特点,能够实现高效安全回收潜标,比传统利用小艇回收的方式节约70%的时间。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由自然资源部组织,依托“雪龙”号、“雪龙2”号和各考察站开展一系列综合调查和科学研究。

  • 原文来源:https://www.mnr.gov.cn/dt/hy/202401/t20240118_2821476.html
相关报告
  • 《"雪龙" 号完成中国在南极最长海洋断面观测》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mall
    • 发布时间:2018-03-14
    • 中国第34次南极科考队搭乘“雪龙”号极地考察船11日在南极阿蒙森海及附近海域完成一次海洋断面观测,其跨度长达1420公里,是中国南极考察有史以来最长的全深度海洋断面综合观测。   自3月3日起,“雪龙”号克服强风雪和高涌浪等恶劣海况天气,完成了2个近岸陆架海域浮冰区站位的观测、5个西风带海域站位作业、8个南纬65度附近站位作业。科考队在8天时间里开展了物理海洋、海洋化学、生态学和地质学等多项调查,获取了大量宝贵的样品和数据。此次“雪龙”号沿西经126度行进,完成了从南纬60度至南纬72度的海洋断面观测。这次断面观测的跨度超过12个纬度,长达1420公里。   据悉,此前中国南极考察完成的最长海洋断面观测是在南极普里兹湾海域,从南纬62度至南纬69度,跨越7个纬度,长约780公里。 .
  • 《我国第34次南极科考队乘“雪龙”号起航.》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wuyw
    • 发布时间:2017-11-22
    • 科技日报北京11月8日电 (记者陈瑜)我国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8日乘坐“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离开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前往南极执行科学考察任务。本次考察的一大重点任务,是开展我国第五座南极考察站建设前期工作。 据了解,本次考察将充分利用船基、冰基、海基、陆基、空基、站基等平台,通过陆地—海洋—大气—冰架—生物多学科联合观测,实施国家南极观/监测网建设、海洋环境保护调查、站区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以及“向阳红01”号船南极航次、物资运输和工程建设、固定翼飞机考察等工作。 本次考察队由来自80余家单位的334人组成。“雪龙”号搭载考察队员途径新西兰、南极罗斯海到达中山站,随后将进行普里兹湾、戴维斯海和罗斯海科考作业,在停靠新西兰补给后,前往阿蒙森海作业,总航程约3.6万海里,预计2018年4月中旬返回上海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