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疱疹的抗病毒方法为治疗无法治愈的病毒感染铺平了道路》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网络监测与评估
  • 编译者: yanyf@mail.las.ac.cn
  • 发布时间:2020-08-04
  • 瑞典隆德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治疗人类疱疹病毒的新方法。新的广谱方法以病毒基因组的物理特性为靶标,而不是先前的病毒蛋白质。治疗方法包括新分子穿透病毒的蛋白质外壳,防止基因离开病毒感染细胞。它不会导致耐药性,并且不受病毒基因组突变的影响。研究结果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病原体》杂志上。

    疱疹病毒感染是终身的,在复发再激活之间有潜伏期,这使得治疗困难。主要的挑战在于,所有现有抗病毒药物治疗疱疹病毒导致阻力患者免疫系统的快速发展,需要疱疹治疗是最大的(如刚出生的孩子、艾滋病患者、癌症或进行器官移植)。病毒的分子和物理特性决定了感染的过程。然而,研究人员Alex Evilevitch表示,到目前为止,这些物质的物理性质还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我们有一种新的、独特的方法来研究基于病毒特定物理特性的病毒。我们的发现标志着抗病毒药物研发的一个突破,因为它不针对会迅速变异的特定病毒蛋白,从而导致耐药性的产生——这是目前用于治疗疱疹和其他病毒的抗病毒药物尚未解决的问题。我们希望我们的研究将有助于对抗迄今无法治愈的病毒感染,”隆德大学副教授和高级讲师Alex Evilevitch说。他和他的病毒生物物理学研究团队已经发表了这一新发现。

    这种病毒由一个薄的蛋白质壳,一个衣壳组成,在它里面有它的基因组,也就是基因。Alex Evilevitch之前发现疱疹病毒内部压力很大,因为它与遗传物质紧密相连。

    “这种压力是20个大气压,比香槟瓶的压力高4倍,这使得疱疹病毒在进入细胞后,通过将其基因高速喷射到细胞核中来感染细胞。然后细胞被诱骗成为一个小病毒工厂,产生新的病毒,可以感染和杀死组织中的其他细胞,导致不同的疾病状态,”Alex Evilevitch解释说。

    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临床前研究的帮助下,他发现了能够穿透病毒、在不破坏细胞的情况下“关闭”病毒基因组压力的小分子。这些分子被证明具有很强的抗病毒效果,比使用阿昔洛韦治疗某些类型疱疹的标准治疗效果要高好几倍,也对阿昔洛韦不起作用的耐药疱疹病毒株有效。这种方法防止了病毒感染。

    由于所有类型的疱疹病毒都有相似的结构和物理特性,这种抗病毒治疗对疱疹家族中的所有病毒都有效。

    “目前可用来对抗病毒感染的药物都是高度专门针对病毒蛋白的,如果病毒经常发生变异,药物就会失效。然而,如果你成功地开发出一种治疗方法,可以攻击病毒的物理特性,比如降低疱疹病毒外壳内的压力,那么使用同一种药物就有可能对抗同一病毒家族内的许多不同类型的病毒感染。此外,即使病毒发生变异,它也能起作用,因为变异不会影响疱疹病毒的内部压力。

    “目前的研究结果是朝着开发药物的目标迈出的第一步,我们已经有积极的初步数据表明,疱疹感染可以阻止所有类型的疱疹病毒,包括耐药菌株。”

相关报告
  • 《乙肝病毒感染和抗病毒治疗对鼻咽癌临床预后的影响。》

    • 来源专题:实验室生物安全
    • 编译者:张虎
    • 发布时间:2019-11-29
    • 抽象 目的: 调查鼻咽癌(NPC)和伴随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临床特征,以及HBV感染和抗病毒治疗对预后的潜在影响。 方法: 我们对2010年12月至2014年12月的所有NPC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图表审查。在收集病历并对患者进行随访之后,总共纳入了876名合格的NPC患者。对于每位患者,都要检查病历。使用对数秩检验和Cox回归分析比较了预测结果的因素。 结果: 在876名参与者中,有106名(12.1%)患者是HBV感染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HBsAg(+)]组的CD4 + T细胞计数低于HBsAg(-)组(P = .048)。在I / II期NPC患者中,HBsAg(+)组的5年总生存率(OS),无病生存期(DFS),无复发生存期和远处无转移生存期(DMFS)为82.5%。分别为70.7%,87.7%和76.6%,而HBsAg(-)组的分别为91.4%,86.0%,93.8%和92.1%。两组之间在OS,DFS和DMFS上存在统计学上的显着差异(分别为P = .017,.018和.004)。多元分析表明,HBsAg状态和N期是影响NPC患者OS,DFS和DMFS的独立危险因素。抗病毒组(90.0%)和无抗病毒组(70.0%)之间的5年期DM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43)。 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早期NPC的独立危险因素,与HBsAg(-)组相比,其可能与免疫功能降低有关。抗HBV治疗可能会改善HBV感染的NPC患者的预后。
  • 《新型药物能够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angcui
    • 发布时间:2018-02-26
    • 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者们发现一类小分子能够清除HSV-1对眼角膜细胞的感染那,而该药物的作用方式与以往的药物并不相同,这使得产生药物耐受性的患者拥有了新的治疗选择。 研究者们称该药物治疗HSV-1对嘴部的感染以及HSV-2对生殖器的感染同样有效。或许还有助于治疗HIV的感染。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 HIV是世界上最严重的人类病原体,影响了全球范围内90%的人类健康。HSV-1主要感染嘴部以及眼部,而其对生殖器的感染也则逐渐上升。 该病毒能够通过体液传播,而且如果在慢性感染期整合到神经细胞中后会造成终身性的感染。利用抗病毒药物能够暂时抑制眼部的感染,但眼角膜的炎症反应会永远存在,从而需要激素类的眼药水辅助治疗。 目前治疗HSV-1感染的药物主要是核算类似物,其作用方式是抑制病毒产生复制所需的蛋白质,而随着这种药物的不断使用,病毒的耐药性也在逐渐上升,眼部的感染最终会导致青光眼的产生。 作者等人发现一种叫做BX795的小分子能够帮助清除HSV-1在眼角膜细胞中的感染,小鼠实验也证明了该药物治疗HSV-1眼部感染的效果。 BX795是一类TBK1抑制剂,该酶参与了天然免疫以及神经炎症的发生。当TBK-1活性被抑制时,往往会促进感染的发生。但研究者们给细胞加以高浓度的药物刺激后,发现病毒的感染得到了清除,这似乎是不可思议的结果。 此外,作者发现BX795仅仅会作用于受到HSV-1感染的细胞,对于正常细胞来说则没有负面效果。 针对这一结果,作者希望他们的发现能够应用于临床中HSV-1感染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