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个亿!六合区雄州污水处理二厂PPP项目线下公开招标》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治理
  • 编译者: 王阳
  • 发布时间:2018-11-20
  • 南京市六合区雄州污水处理二厂PPP项目正式公开招标。该项目污水处理总规模为12.0万m3/d,总投资为62097.17万元。招标公告如下:

    第一章 资格预审公告

    采购编号:NJZC-2018R039

    1.前言

    六合区雄州污水处理二厂PPP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经南京市政府采购部门批准,拟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择社会资本。南京市六合区水务局为本项目实施机构和采购人,现采购人委托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就本项目进行公开招标资格预审,邀请符合资格条件的申请人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

    2.项目概况

    2.1项目区位

    项目建设地址位于南京市六合区龙池街道四柳村,六合区雄州污水处理一厂工程东侧、北侧和西侧预留地块。

    2.2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本项目分三期,采用一次采购、分期实施方式,近期实施一期,远期实施二、三期。一期中水工程缓建,建设时间由南京市六合区水务局决定;二期和三期工程建设时间由南京市六合区水务局根据届时污水处理厂进水量及已建部分的负荷情况确定。本项目总投资62097.17万元(详见表1-1)。

    表1-1 项目基本情况

    01.png

    注:本项目一期工程不含中水工程投资额为33622.18万元(初设概算)。

    考虑到本项目污水处理总规模为12.0万m3/d,部分构建筑物土建按照远期12.0万m3/d建设。土建建设内容包括:污水处理厂单体构筑物、地基处理、基坑围护、总平面布置、厂前区及附属建筑工程等。设备及安装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工艺设备、电器设备、仪表及自控设备、暖通设备、除臭设备、运输和化验设备以及相关安装管配件等。

    2.3合作模式

    本项目采用PPP模式中的BOT(建设-运营-移交)运作方式。由南京兴禹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政府授权出资人)与社会资本方共同出资成立PPP项目公司,南京兴禹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占股比例为5%,社会资本方占股比例95%。项目资本金比例为一期总投资的35%,二期、三期注册资本不再增减(二、三期项目资本金均按各期总投资的35%到位)。运营期满后,项目公司将项目所有资产以及权益无偿移交给政府方或其指定部门。

    2.4合作期限

    本项目特许经营期为30年,其中一期工程建设期2年,运营期28年。二期、三期特许经营权与一期工程特许经营权同时期满终止。

    2.5回报机制

    本项目的回报机制为可行性缺口补助。自来水公司代收的污水处理费全部作为使用者付费,使用者付费不足以满足项目公司成本回收和合理回报时,由政府给予项目公司一定的经济补助,以弥补使用者付费之外的缺口部分,使本项目具备经济可行性。本项目污水处理服务费全部通过绩效考核支付。

    2.6采购需求

    选择有污水处理项目投资、建设、运维实力的社会资本方,与政府授权出资人合资成立PPP项目公司,PPP项目公司成立后负责六合区雄州污水处理二厂PPP项目的投资、建设、运维等工作。

    2.7采购预算

    本项目估算总投资为62097.17万元。

    以上所述事项最终以公开招标文件的约定为准。

    3.申请人的资格要求

    除符合《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外,申请人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3.1经营要求

    3.1.1申请人为依法成立并有效存续的境内外企业法人。

    3.1.2申请人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保的良好记录(境外申请人提供其在境内的项目公司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保的相关材料)。

    3.1.3单位负责人为同一人或者存在控股、管理关系的不同单位企业,不得同时作为不同主体参与投标。

    3.1.4受同一母公司控股的申请人,不得超过2家,超过2家(3家及以上)的,其申请全部作无效投标处理;受母公司控股的申请人须获得控股母公司授权。

    3.2资质要求

    申请人必须具备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或以上资质(若申请人为联合体,则联合体任一方满足本条件即可)。

    3.3信誉要求

    3.3.1申请人未被“信用中国”网站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和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未被“中国政府采购网”列入“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未被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公布与查询”(http://shixin.court.gov.cn)列入失信被执行人行为名单(若申请人为联合体,联合体任一方均须满足本条件)。

    3.3.2申请人参加本项目政府采购活动前五年内所有运营项目均未发生过重大安全和质量事故;无因自身违约或不恰当履约引起的污水处理类合同仲裁或诉讼记录。

    3.4联合体投标

    本项目接受联合体投标,联合体须满足下列要求:

    3.4.1联合体成员不得超过2家,联合体组成中牵头方必须是污水处理运营企业。

    3.4.2联合体各成员单位须共同签订联合体投标协议,联合体投标协议应明确联合体各成员的出资比例,授权联合体牵头方代表联合体各成员参加本项目投标活动,编制、递交资格预审申请和投标文件,中标后合同的谈判、签约和履行,处理与本项目有关的一切事务,各联合体成员均应无条件执行。

    3.4.3联合体各成员不得再以自己名义单独投标,也不得再与其他单位组成新的联合体或参加其他联合体在本项目中的投标。

    3.4.4联合体中标后,其成员不得变更。

    3.4.5资格预审申请文件以联合体牵头方签字盖章为准,但申请文件封面、联合体投标协议必须经联合体各方盖章。

    3.5其他

    本项目不限定参与竞争的合格社会资本的数量。

    4.采购招标资格预审文件发布信息

    本资格预审公告发布媒体为“南京市政府采购网”和“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有意向的申请人请自行在“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采购公告栏下载资格预审文件(申请人应登陆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用户平台进行注册登记,否则,影响中标公告发布,注册登记地址:http://ggzy.njzwfw.gov.cn/njhy/login_07.aspx)。如资格预审文件需要修改、澄清、更正或采购事项发生变动,采购人或集中采购机构将在原公告发布媒体进行公告,各拟参加资格预审的申请人在递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截止时间前注意查看“南京市政府采购网”和“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采购公告栏,如未查看或未及时查看,其后果由申请人自行承担。

    资格预审文件发布时间:自资格预审公告在“南京市政府采购网”和“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发布之日起至递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截止时间止。社会资本如确定参加资格预审,请如实填写《供应商参与资格预审确认函》并按要求于2018年11月22日17:00前电子邮件和传真回复(电子邮箱:biqingyun@ktrue.com;传真号码:025-86510582)。如申请人未按上述要求发函,其资格预审申请文件有可能被拒绝。

    《供应商参与资格预审确认函》格式如下:

    供应商参与资格预审确认函

    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本单位将参与六合区雄州污水处理二厂PPP项目的资格预审,并已从“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下载了该资格预审文件,特发函确认。

    单位名称(盖单位公章): 联系电话:

    法人授权代表(投标代表): 联系电话:

    年 月 日

    注:若申请人为联合体,则由联合体牵头人填写《供应商参与资格预审确认函》并按要求传真回复。

    5.资格预审申请文件接收信息

    资格预审申请文件应字迹清楚、内容齐全、不得涂改。如有修改,修改处须加盖申请人公章,并由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理人签字。

    资格预审申请文件应按照资格预审文件规定的顺序,统一用A4规格幅面打印、胶装装订成册并编制目录,由于编排混乱或未按要求装订导致响应文件被误读或查找不到,后果由申请人自行承担。

    资格预审申请文件纸质版份数:壹份正本,肆份副本,另须提供存储与纸质资格预审申请文件完全一致的电子文件WORD版和PDF版的U盘1只。每份纸质申请文件须清楚标明“正本”或“副本”并按要求盖章密封,U盘单独密封于信封中。

    接收开始时间:2018年12月5日9时10分

    接收结束时间:2018年12月5日9时40分

    接收地点: 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一楼1235室(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265号)

    逾期送达、未送达指定地点或密封不合格的资格预审申请文件,采购人不予受理。

    6.资格审查及确定潜在投标人方法

    本次资格预审采用合格制,本项目不限定参与竞争的合格社会资本的数量。所有通过资格预审的社会资本均作为合格的申请人,具有获取本项目的招标文件及参加本项目投标的资格。未参加本次资格预审或未能通过资格预审的申请人不得参加后续的公开招标的投标。

    7.本次资格预审联系事项

    采购人:南京市六合区水务局

    联系人:张先生

    电话:025-57675570

    咨询机构:北京金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联系人:毕女士

    联系电话:15268028946

    传真号: 025-86621077

    地 址:南京市建邺区嘉业国际城3栋1102室

    集中采购机构: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联系人:胡雁

    联系电话:025-68505898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265号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8.资格预审文件发布信息

    8.1资格预审文件提供:资格预审文件在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上免费下载。

    8.2公告期限:自资格预审公告在“南京市政府采购网”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

    8.3有关本次资格预审的事项若存在变动或修改,敬请及时关注“南京市政府采购网”、“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发布的信息更正公告。

    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2018年11月

相关报告
  • 《预见2019:《2019年中国污水处理产业全景图谱》》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治理
    • 编译者:郑春晓
    • 发布时间:2019-05-14
    • 一直以来,我国水资源短缺,水污染问题严重,同时废水排放量居高不下,水环境亟待改善。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水十条”、“十三五”等一系列支持性政策的出台给污水处理行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未来几年在PPP模式进一步规范和专项行动持续加码、打好“碧水攻坚战”以及环保大会召开的背景下,污水处理的市场需求将加速释放,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污水处理产业链及历程概述   产业链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产业链中大量存在着上下游关系和相互价值的交换,上游环节向下游环节输送产品或服务,下游环节向上游环节反馈信息。   我国污水处理行业产业链包括上游污水处理科研、规划设计,中游污水处理设备制造、采购及工程建设以及下游的运营、管理、监督和维护。   回顾中国污水处理的发展进程,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中国开始自行投资兴建一批污水处理设施和污水处理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污水处理厂全部为国有事业单位,运营能力差,绝大部分污水厂为一级处理,污水处理厂运行专业人员极度缺乏。   2002年以后,中国城市污水处理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建设部陆续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文件,为国内外投资人提供了明确的政策预期和法律保障,为城市污水处理市场各类主体规定了行为准则。   中国污水处理市场化改革在探索中前进,2014年以来,污水处理行业的PPP模式逐渐兴起,该模式以“利益共享,风险分担,长期合作”为基础,促进政府和公司在污水处理设施方面的基础建设。   人均水资源稀少,水污染问题严重   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严峻。根据水利部发布的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水资源总量27960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为2004立方米/人,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联合国13个贫水国之一,特别是北方和部分东部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严重偏低。   我国水资源污染严重。根据2017年中国水资源公报,全国河流优良(Ⅰ-Ⅲ类)水质、Ⅳ-Ⅴ类水和劣Ⅴ类的占比分别为78.5%、13.2%、8.3%;全年总体水质为Ⅰ-Ⅲ类的湖泊有32个,Ⅳ-Ⅴ类湖泊67个,劣Ⅴ类湖泊24个,分别占评价湖泊总数的26.0%、54.5%和19.5%;全年总体水质为Ⅰ-Ⅲ类的水库有920座,Ⅳ-Ⅴ类水库120座,劣Ⅴ类水库24座,分别占评价水库总数的86.4%、11.3%和2.3%。综合来看,水资源污染问题较为严重。   污水排放量巨大,生活污水成主要来源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用水量持续增加。近年来,我国的总用水量基本维持在稳定水平,从2014年6095亿立方米变动为2018年的6110亿立方米。同时,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作为最主要的用水方式近5年的用水量在缓慢降低。而生活用水量则相反,近年来逐年递增,从2014年的768亿立方米持续增长至2018年的850亿立方米。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废水排放总量为699.7亿吨,较2016年稍有下降,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污水处理工作刻不容缓,2018年随着我国总用水量的增加,废水排放总量将会有所上升。在2017年的所有废水排放中,工业废水排放量181.6亿吨,占总排放量的26.0%;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517.8亿吨,占总排放量的74.0%,城镇生活污水占比逐年升高,已经成为污水的主要来源。   政策扶持力度大,处理能力持续增强   近年来,政府对环保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推出了很多支持性政策,这对环保行业的发展来讲无疑是特别有利的。作为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水环境治理同样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陆续下发,积极开展水污染治理行动。   最近几年来国家不断推出政策加强环境保护力度,作为环保行业中的重要内容,污水处理行业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近几年发展态势较好。根据住建部发布的《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显示,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从2011年的11303万立方米增加到2017年的15743万立方米。污水处理厂座数也相应地从1588座增加到2209座,7年增长了39.1%,增长迅速。   县城污水日处理能力也从2011年的2409万立方米增加到2017年的3218万立方米,污水处理率从70.41%增加至90.21%,污水处理厂座数也从1303座增加到1572座。   区域分布差异明显、四川居全国榜首   截至2017年底,全国累计建成污水处理厂8591座,其中城市建成2209座,县城建成1572座,全国建制镇建成4810座。从全国污水处理厂区域分布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2017年底有3065座(城市703座、县城332座,建制镇2030座),约占全国污水处理厂数量的35.68%;其次为西南地区,2017年底有2111座(城市281座、县城286座,建制镇1544座),约占全国污水处理厂数量的24.57%。其他区域分布情况如下:   从污水处理厂具体省份分布情况来看,截至2017年,全国污水处理厂数量最多的为四川省,达到942座,其中建制镇拥有720座,占比76.4%;江苏省和山东省分别以871和861座位列第二和第三。其他地区均在700座以下。   PPP模式逐渐兴起,政策规范利好民营企业   为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推进市场化进程,2014年起财政部和发改委开始大规模推广PPP模式,从2014年至今,PPP经历了快速的扩张。同时,从2014年12月开始,财政部陆续公布了四批PPP示范项目,总数目达到1093个,总投资2.6万亿元。其中,2018年2月最新公布的第四批PPP示范项目共396个,其中污水处理项目达到36个,占比9.09%,比例达到新高,总投资约150亿元。随着这些项目的逐步开展,将带动大批社会资本投入到污水处理行业中,有利于污水处理企业的发展壮大。   2017年7月,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政府参与的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全面实施PPP模式的通知》,要求政府参与的新建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全面实施PPP模式,有序推进存量项目向PPP转型,PPP模式将继续深化并加速落地。   作为环保产业的重要内容,污水处理行业近年来发展状态良好,势头强劲,在PPP模式催化订单加速释放和社会资本投资力度不断增强的驱动力下,行业内公司业绩保持稳步增长,特别是博世科和国祯环保,2018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速均高达50%以上。   国有企业把持,拟在建项目规模巨大   近年来,中国污水处理业迅速成长,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目前中国规模以上的污水处理企业有336家,行业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激烈。   目前,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和其他性质企业数量占整个污水处理行业企业数量的比例达到96%。从中国污水处理行业的竞争格局来看,国有企业目前市场份额(按销售收入)最高,其次是其他性质企业,不过国有企业在中国污水处理市场近几年的份额略有所下降。   根据市场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第三季度,市场共发布 846项,总投资约3077.37亿元,其中污水处理拟在建项目数量最多的为广东、四川和贵州,分别为86、79、60个,其余地区均在60个以下。以第三季度投资情况来看,我国污水处理是一个万亿级的投资市场。   投资额方面,辽宁省位列第一,合计为738.74亿元,主要受“兵器工业集团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项目”投资额巨大影响,单个投资额达到了695亿元;广东省和湖北省则分别以244.96亿元和220.01亿元为例第二和第三,其余省市则均在200亿元以下。   市场竞争激烈,并购整合之风日盛   在国内,随着领先企业实力不断壮大,通过投资兼并重组来抢占市场份额已成为龙头企业的做大做强的重要手段,行业并购整合之风日盛。与此同时,国有资本也开始进入该领域。   由于污水处理行业目前比较分散,尚未出现标杆性的龙头企业,它们需要借助并购整合迅速成长。近年来,专业化水务公司以其运营效果佳和优良服务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的市场认可,污水处理市场的区域壁垒呈现松动迹象,一些龙头水务公司逐渐走出本地市场进入其他地区。而在全国攻城略地的过程中,一些公司还结合自身优势逐渐打造出污水处理企业并购重组的不同模式。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模式分析如:   国内污水企业近年来正处于整合阶段,兼并和重组类案例较多。   随着环境监管及消费结构的变化,污水处理行业的“黄金时代”刚刚开始。显然,无论是资本还是水环境治理企业都意识到,该领域跑马圈地的黄金时代正在到来。能够抢占先机而后立稳脚跟的行业翘楚,正在定义污水处理领域新的排行榜。未来3-5年,污水处理行业的整合、重构必然会成为趋势,恒者恒强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城镇污水处理接近饱和,乡镇污水处理成蓝海   城镇污水处理率接近饱和。截至2017年底,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为94.54%,距离“十三五”规划的目标95%已非常接近,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0.21%,“十三五”规划的相应要求基本已实现,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率均已达到较高水平,所以增加污水处理率已经不再是污水处理行业的主攻方向。   乡镇污水处理成蓝海,高速增长阶段即将开启。与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情况不同,我国乡镇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再加上环保意识不强,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使得乡镇污水处理率偏低。在2017年,全国建制镇的污水处理率仅为49.35%,与“十三五”规划中70%的目标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集中处理率也仅为39.56%。在全国所有的建制镇中,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数量仅占总数的47.06%,污水处理覆盖率较低。在乡村中,这一情况更为严重,全国污水处理率仅为17.19%,通过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的比率只有8.20%,污水处理厂个数也只有874座。从数量上看,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乡村仅占25.13%,污水处理能力严重不足。   国家高度重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在政策以大力支持。在2017年2月生态环境部联合财政部印发的《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十三五”规划》中,明确表示到2020年,新增完成环境综合整治的建制村13万个,结合水质改善要求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十三五”期间,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点为“好水”和“差水”周边的村庄,涉及1805个县(市、区)12.82万个建制村,约占全国整治任务的92%。
  • 《“十三五”海南省将新建115座污水处理厂》

    • 来源专题:生活污水治理
    • 编译者:王阳
    • 发布时间:2017-09-13
    • 记者11日从省发改委获悉,根据海南省发改委、省水务厅近日印发的《海南省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十三五”期间海南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注重向提质增效转变,注重由“重水轻泥”向“泥水并重”改变,计划新建115座污水处理厂及推进污水管网等建设,总投资超过100亿元。 《规划》明确,到2020年,新建115座污水处理厂(新建98座,扩建17座),新增污水处理监测站9个,以上建设项目规划总投资101.03亿元。 “十三五”期间,海南省重点建设设市城市、县城、重点镇及百个特色产业小镇的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海南省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发展不平衡,为合理安排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新增能力,建设重点由设市城市、县城和主要的重点镇逐步向一般建制镇及较为迫切的农场与林场倾斜,依托交通区位和资源条件加快推进100个特色产业小镇与1000个美丽乡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海南省优先解决已建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不足的问题,抓紧补建配套管网;根据排水系统的建设和实际运行情况,相应调整污泥处理处置设施规模,重点解决37座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出路。 《规划》提出,到“十三五”期末,力争全省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海口市基本实现污水全部收集和处理;三亚市、儋州市污水收集率达到95%以上;6个设市城市(三沙市、文昌市、琼海市、万宁市、东方市、五指山市)及10个县城污水收集率明显提高,达到85%;人口集中、污水产生量大、具备条件的重点镇与建制镇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34个重点镇污水收集率达到65%左右;建制镇、林场与农场污水收集率得到进一步提高;逐步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全省再生水利用率达到15%以上。